让教师不再“怕”家访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xia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会是密切家校联系,了解学生情况的有效途径,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但当前有些教师逃避家访,为应付学校检查甚至以“家长会意见反馈表”代替“家访记录表”,扭曲了家访工作的初衷,念歪了家访“经”。
  老师怕家访、不愿家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家访的目的认识不够,二是学校制度僵化。解决这一问题可分两个层面进行。
  
  一、加强管理
  
  要求教师做到:(1)家访目的要明确。即每次走访,教师必须明确本次家访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也就是带着问题家访。(2)家访形式要多样。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因此要求教师家访也要多样化。除传统意义上的家访外,老师可根据学生、家长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如电话、校讯通、班级QQ群、博客留言等。至于究竟选择哪种形式,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家庭情况而定。有些孩子和家长非常喜欢老师能像朋友一样到家中坐坐、聊聊,老师最好上门家访;有些年轻家长不愿意老師走进家庭,就可采用电话访问、短信沟通、QQ聊天等形式,确实需要面谈的,可请家长来校或事先约定时间、地点,或在街头,或在公园、书店,只要达到沟通的目的就行;对于那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孩子的某些问题的家长,老师可以和其他家长、学生在QQ群里交流,可能其中的某些话题会给这样的家长一些启发和触动。家访工作只有形式多元,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3)家访的艺术性要提高。教师不但要善于与学生交往,还要深谙与家长沟通之道。在家访工作中教师能真诚并正确展示自身的亲和力,与家长、学生进行有效、坦诚的交流,这是一种精神状态和境界,更是一种教育艺术的体现。
  
  二、完善制度
  
  学校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1)从满足教师需求的角度进行管理。学校对家访工作的考核应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正面方式。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这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教师也不例外,因此学校可以从满足人的需求这一心理原理出发,把原来的扣分制变为加分制,以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2)取消家访次数、人数的规定,淡化记录,检查时主要看家访效果。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学校跟踪家访效果。如对同一个问题学生,教师可访几次或十几次,通过家访,只要该生较原来有进步,在考核中就给予教师加分奖励。(3)家访工作与年终绩效挂钩。工作与利益挂钩虽不是鼓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唯一手段,但也是重要手段之一。学校应充分利用好绩效工资制,把每个学期每位教师家访的考核成绩纳入绩效方案评比之中,使家访工作成为绩效体现的一部分,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做好家访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常平镇木棆小学)
   责任编辑 余志全
其他文献
有一年,班上的一位学生参加县电视台小主持人大赛,并通过复赛,取得了决赛资格。作为既是指导老师又是听众的我很是高兴。这时,一位旁听的政府部门领导好心过来对我说,你学生的主持稿子还需改,因为其中的诗朗诵《孩子,爸为你送行》中提到了“为什么政府部门不管不问”,另外文中提到的一些普遍的问题比如“假种子假农药假肥料假奶粉,还有假话假戏假新闻……”等等太尖锐,带“假”的字眼太刺耳,电视直播决赛时,恐怕会引发负
人物速描    邬冬星,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品德教研员,教育学硕士。现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研究会理事,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品德教学分会副会长、秘书长,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曾任教育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组成员,主编浙江省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小学四年级教材,担任教科版a国家课程标准《思想品德》教材副主编。在教育学术文集中发表《外国教育家评传——西蒙》(上海教育出版社)、《彼得斯的道德教
【摘要】英语的教学在近年来的国际化态势下显得愈发重要,教师们也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进行了更为多样化的尝试,情景教学模式便是其中一种。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模式有着极为强大的趣味性,若是得到有效利用便能够对学生们学习兴趣的产生起到极佳的催化作用,引导学生们将自己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来,保证课堂效率的提升。本文便对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应用策略提出了一些论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
王一春:主体性德育的悖论与转换    主体性德育是主体性思想在德育领域的反映。相对于被动、听话、灌输的传统德育,以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性为特征的主体性德育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但是,德育活动本身体现了社会规范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它在实施过程中既受到具体教育制度的影响,也受到整个社会环境的制约。而绝对主体性要求实现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对客体的支配,德育则反映着社会所希望达到的教育目标。从这个角度看,主
【案例】  语文课上,我刚写好板书转过身,就发现小伟在怒气冲冲地挠小宇。我立刻火冒三丈,他们居然敢在上课时打闹!小宇是班上有名的“插嘴王”,不管什么事、什么人,他都要说两句,而小伟则是个“闷葫芦”,任谁问他话,他都很少开口,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最厉害的一招就是“挠”。一想起这些,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但我若现在就处理这件事,那课就没法上了。怎么办?先冷一冷他们吧。于是我看了看小伟,还好他停了手,坐正听
“好孩子”这个词是家长最希望自己孩子得到的称呼。如果别人夸自己的宝贝是好孩子,他心里一定会美上好几天;如果老师表扬学生是个好孩子,同样也会让这个孩子美上好几天,还会让其他孩子嫉妒上好几天。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想成为父母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希望爸爸妈妈天天夸自己,希望老师天天表扬自己。在育才小学,孩子们的这个美好愿望就得到了实现——因为校园里有一个“好孩子俱乐部”。     好活动快乐好孩子    
【设计理念】  观察是人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大量的感性知识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观察力在儿童的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它与记忆力、注意力等构成智力的主要成分。观察力强的人在同一时间观察同一事物所获得的信息多于观察力差的人。巴甫洛夫曾深有感触地对他的学生讲:“应该先学会观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他的座右铭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  观察力的强弱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
爱是什么?初为人师时,以为“爱”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是严厉的批评,是高声的训斥,是深深的抱怨,并以此方式“爱”自己的学生。结果发现学生怕自己、恨自己,为此笔者很苦恼,开始思考:爱,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爱自己的学生呢?在以后的日子里,自己用心去体会,用情去感悟,渐渐明白了爱的真谛。    2008年2月20日  刚开学没几天,同学们手里的零花钱还有不少,就纷纷买起零食来,于是,校园里的果皮、瓜子壳又随
教学目标  1.情感: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激发民族团结的情感。  2.能力:尝试多渠道搜集相关民族的服饰、歌舞、风俗等资料,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知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着重了解身边的少数民族——畲族。  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歌曲,激趣导题  中国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各个民族就像盛开的鲜花,把花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考全面深化改革,对高中学生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主要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构思、英语书面表达、用词造句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性考查。本文主要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实施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实施途径  【作者简介】郝丽敏,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  高考改革之后,新增加了读后续写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