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道高考计算题的多种解法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m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2005年广东)如图1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间距s=2.88 m,质量为2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置于A板的左端,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0,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SX(]25[SX)]mg的恒力F,假定木板A、B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粘连在一起,要使C最终不脱离木板,每块木板的长度应为多少?
  分析首先要判断A和C开始一起运动的情况,接着分析当A与B相碰时在瞬间发生碰撞满足动量守恒,A与B碰撞完之后A与B粘在一起后在什么情况下C在AB上发生的相对位移最大s,这s就是我们要求的木板的最小长度.在AB碰撞后到最后C与AB发生的相对位移最大的这一物理过程,分析及处理的方法如果不同,本题则有不同的解法.
其他文献
1问题的提出  《物理教师》2012年第2期刊发的《电磁感应中的双动式导轨模型》一文中,个人认为,有道例题解答所附的图象值得商榷,提交该刊不[TP1GW95.TIF,YX#]知何故复审未过.故借本刊一角,也让同仁议议孰是孰非.  题目如图1所示,竖直放置的两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置于垂直于导轨平面里的匀强磁场中,两根质量相同的导体棒a和b,与导轨紧密接触且可自由滑动,导轨电阻不计.先固定a,释放b,当
2014版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中P69功和功率一节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坐标原点处的一个小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x轴方向运动,拉力F随物块所在位置坐
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以现代教学论的主体性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把书本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对教学的认知结构过程.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教就是为了学,而学习的效果要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参
探究式教学以问题和矛盾入手,力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识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在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坚持自主性和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先让学生进行不完全要素的探究,再按排完全要素的探究,循序渐进地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从学生聚精会神的眼光和争持不下的讨论氛围中,可以明显察觉出学生对物理抱有浓厚的兴趣,学习习惯也有所变化.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要
期刊
什么是相异构想?教育理论上把学生由感性认识得出的偏离科学现象本质和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想法称为相异构想.研究表明,学生正式学习物理前已形成大量的相异构想,相异构想的存在,使得学生难以用科学的眼光去看问题,遵循科学的思维去想问题,成了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重大障碍,造成物理教学的效率低下,发现并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转变这些相异构想,一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调查初中生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异构想,
题目(2014年江苏)如图1所示,生产车间有两个相互垂直且等高的水平传送带甲和乙,甲的速度为v0.小工件离开甲前与甲的速度相同,并平稳地传到乙上,工件与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乙的宽度足够大,重力加速度为g.[TP1GW108.TIF,Y#]  (1)若乙的速度为v0,求工件在乙上侧向(垂直于乙的运动方向)滑过的距离s;  (2)若乙的速度为2v0,求工件在乙上刚停止侧向滑动时的速度大小v;  (
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外作业“量多而质差”,使中、小学生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已是不争的事实,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难题,近年来,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但收效不大,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笔者进行了“课前无预习,课后零作业”的实验,并申报了课题,希望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
一、背景与社会条件1.实施农村教育工程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取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70%左右,农业产业经济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农村发展、农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