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解释合理吗——对一道运用面积求功问题的讨论

来源 :中学物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w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版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中P69功和功率一节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坐标原点处的一个小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x轴方向运动,拉力F随物块所在位置坐标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图象为半圆,则小物块运动到x0处时F做的总功为A.0 B.12Fmx0C.π4Fmx0D.π4x20题给解答:F是变力,但F-x图象包围的面积在数值上表 The P69 power and power section in the 2014 step-by-step review note has a question: As shown in Figure 1, a small object resting at the origin of the coordinates on a smooth horizontal plane, with horizontal pull F acting along the x-axis Movement, tension F along with the location of block coordinates as shown in Figure 2, the image is a semicircle, the small piece of movement to x0 when the total work F done doing A.0 B.12Fmx0C.π4Fmx0D.π4x20 title to Solution: F is variable, but the area enclosed by the Fx image is numerically related
其他文献
近日,阅读了发表在《中学物理(高中版)》2013年第12期上的《机械波概念心理模型的建构与异构》一文(下文简称《异构》),联想到平时教学当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觉得有关机械波的
当前高职学院的办学导向,已由计划经济时期的资源导向型,转为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来设置专业,尤其是近年来热点经济的出现,对大批相关专业技术熟练劳动者的需求,为
学生对多用电表中的欧姆表的使用,以及其内部电路和工作原理,往往有诸多疑问,各位教师也都尽其所能为学生答疑解惑.不久前在本刊的2014.4的第7期中,拜读了江苏无锡的周孝明老师的《欧姆表使用过程中的最易滑过的几个问题》一文,觉得文章的题目十分风趣,对疑问的解答也很详实.但是,对“单电源是如何实现欧姆表的多倍率?”的解答,我有不同看法,希望能与周老师、以及对此课题有兴趣的同行们交流探讨.  周老师的原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化的学习时代,人的学习迫切需要从获取知识向学会学习发展,学会学习已成为信息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成为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学习力作为培养人学会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判断标准,它潜在影响着学习活动的进行,是学习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学习力现正成为学习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学生学习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的关注焦点和最终诉求,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永和先生提出提升学生学
《中学物理》2014年第7期刊登了许敬川同学的文章《运动学中一个被大家漏选的选择题》,笔者对原文作者的钻研精神和求知欲望所折服,但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原文中对C点速度计算可能存在问题.以下是笔者的分析过程,文中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并逐步走向深入.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怎样适应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活化物理课堂,让我们的物理课堂更加高效,已经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不能不回答的问题.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当今社会中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及知识基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做好以下四个“走向”.  1 从“生活”走向“物理”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物理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高校建立双重约束办学机制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多数社
翻转课堂的英语描述为Flipped Classroom,它是教师指导学生看教师发布的教学视频,然后以此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1 在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重要意义  谈到翻转课堂的概念,有些物理教师会感到很困惑,他们会问:目前非常流行的微课堂不也同样是引导学生看多媒体视频吗?那它和微课堂有什么区别呢?微课堂和翻转课堂虽然同样是用引导学生看多媒体视频完成学习的教学方式,但
1问题的提出  《物理教师》2012年第2期刊发的《电磁感应中的双动式导轨模型》一文中,个人认为,有道例题解答所附的图象值得商榷,提交该刊不[TP1GW95.TIF,YX#]知何故复审未过.故借本刊一角,也让同仁议议孰是孰非.  题目如图1所示,竖直放置的两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置于垂直于导轨平面里的匀强磁场中,两根质量相同的导体棒a和b,与导轨紧密接触且可自由滑动,导轨电阻不计.先固定a,释放b,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