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汉语情态动词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Langacker认知语法体系中的“发展动力模式”,“参照点”和认知构式理论等理论可以用于对情态动词“要”的解释。“要”既可做根情态,又可做认识情态。情态动词包含的描述场可以由其后的主动词具体化。“要”作为表达义务的根情态,可以与其他根情态连用。“要”所表达的否定概念通过“不”和”“没”实现;“不”可否定情态本身或者其后表达的行为或事件,否定主动词所表达的未来的行为或事件;“没”不能对情态本身做出否定,只能对情态其后主动词所表达的已发生行为或者事件否定。
  关键词:认知语法视角;汉语情态动词;“要”
  1.汉语情态动词的研究现状
  汉语情态动词研究属于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对汉语情态的研究大多数从功能语法、生成语法、语用学、语义学,甚至是结构主义的视角展开。这些视角当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新的视角看待问题。有部分学者(彭利贞,2007;宋永圭,2007;朱冠明,2003、2007)已经对情态做出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探索,他们对汉语情态动词和汉语语言学的理论非常熟悉,但是对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运用显得不够深入。另外,对认知语言学熟悉的英语语言界学者对汉语情态动词的研究关注并不多。数据显示仅有极少的文章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探讨汉语情态动词,比如李丛禾(2008)分析了情态动词的在线机制,但尚无学者运用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对情态进行研究。本文以“要”为例,通过Langakcer的认知语法理论对汉语情态动词做比较深入的探讨。所用例句均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提供的网络版现代汉语语料库。
  2.“要”在汉语情态中的归属
  Perkins(1983)与Palmer(1990)把情态分为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道义情态(deontic modal)和动力情态(dynamic modal)。与Coats(1983)的分类相同,Langacker(2004:272)将情态分为根情态(root modal)和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Langacker认为根情态包含过程实现的潜能,比如义务、允许、愿望或者能力等,而认识情态则表达过程发生的可能性。Langacker通過对比根情态和普通动词连用对根情态做了比较清楚的解释。他认为英语根情态动词与普通动词连用的区别是,在普通动词连用里,主语是界标过程(第二个动词表示的具体过程)所需潜能(potency)的所在(locus),这种潜能可以是物质的力量(physical force),也可能是精神的力量(mental force)。这一过程并没有实现,只是世界的构成使这一过程在合适的环境下可以实现。而在情态句中,背景或者与背景相关的实体是实现界标过程(情态动词后主动词表示的具体过程)所需的潜能的所在。这个背景可以是说话人,也可以是其他来源。Langacker用发展动力模式(evolutionary momentum)解释认识情态:“如果我们从整体上建构潜能所在,采纳最模糊的方式并进行最少的限定,我们可以把潜能的所在等同于世界及其发展。指定过程的实现不依赖于一个特定的力,而是一个泛指的力,因为世界有某种结构,所以现实以某种方式展开。认识情态判断世界发展势头是否可以使现实沿着合适的路线达到指定的过程。”(Langacker,273)此处世界是说话人头脑中的世界: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社会和精神的。Langacker将发展动力模式与Talmy的力量模式(Force Dynamics)相结合,提出世界的结构是动态的,在此结构中的指定过程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会得以实现,在不能克服阻力的情况下不会实现。
  Langacker对情态的划分和解释更加简洁。情态的类型呈家族相似性特征(维特根斯坦,2001),情态与情态的界限并不是界限分明的,而是模糊的。根情态与认识情态的差别相对来说大一些,而根情态内的动力情态与道义情态的差别较小,其界限很模糊,所以把根情态进一步分为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只是使情态划分更加复杂化,实际意义并不大。根据Langacker的划分,“要”既可以表示根情态,又可以表示认识情态。“要”表示根情态时,表示句子的主语有做某件事的义务。“要”其后的过程并没有实现,但是说话人脑中的世界构成方式使“要”后主动词表达的过程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可以得以实现,实现该过程的潜能在于说话者、社会规则和法律规定,等等。“要”表示根情态时,表示句子的主语有做某件事的义务或者意愿。“要”其后的过程并没有实现,但是说话人脑中的世界构成方式使“要”后主动词表达的过程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实现该过程的潜能在于说话者、社会规则和法律规定,等等。比如:“身为女人面对困难,更要不退缩,自信才能激发真正的能力。”不畏缩这一过程在该话语发出时并没有实现,而使该过程在话语发出后可能得以实现的是说话人脑中所构建的社会规则。“要”也可以表达认识情态,表示对事件发生与否的可能性进行主观判断。说话者根据头脑中的世界发展势头判断现实情况是否可能达到指定的过程。比如:“他们宣传说,清朝快要灭亡,将来会出现新的世界。”这句话里的“要”是认识情态。说话者根据自己对世界发展势头,判断清朝灭亡的可能性。清朝灭亡的过程势头在于阻止其灭亡的外界阻力的情况下,将会得以实现。
  3.“要”与主动词同现的认知构式
  Langacker(351)另一个核心理论是参照点理论。他认为在一个语法结构中,语法的前置成分往往充当后面成分的参照点。所以语法的顺序本身就是具有意义的。情态动词相对于主要动词表示的动作而言,是一种心理空间上的推测和判断,情态动词做参照点是一种主观构建的视角,可以作为隔断使主动词表达的动作不再处于客观现实中。比如:“我们要去打听。”在该句中“要”表示主语在心理空间的意愿,通过“要”这个参照点说话人就可以让听话人进入主语视角下的非现实的心理空间。
  Langacker(467)的认知语法认为合成体(composite)的意义不是成分(component)意义的简单叠加,成分意义只是为合成体意义提供理据。成分与成分之间是阐述与被阐述的关系。在情态动词与主动词的关系中,情态动词是整个结构的核心(head),主要动词则是它的补足部分(complement)。情态动词包含一个阐述场(elaboration site),这个阐述场要表达的内容需要主要动词来填补。主动词是情态动词这个“射体”(trajector)的界标(landmark)。情态动词和主要动词共同的射体为主语。比如在“解放以后我哥哥要找我。”这句话中,“要”是整句话的核心,表达主语对某种过程(process)的意愿,在“要”这个结构中有一个阐述场,其内容是抽象的,需要通过一个具体的状态或过程来对其具体化,“找我”这一过程就具体化了,“要”所包含的阐述场。“应该”所表达的抽象过程及主动作所表达的具体的过程,其射体都为“我哥哥”。   4.“要”与其他情态动词的同现
  英语里的情态动词不能同现,比如不能说should will。汉语的情态可以连用,连用的原则遵循认识情态跟情态的先后顺序。Langacker的参照点理论也可以诠释两个情态之间的关系。第一个情态是第二个情态的参照点。比如根情态连用时,第二个根情态的所表达的义务或者能力都是第一个根情态表达的参照点视野下的能力或意愿。“要”在与其他情态动词连用时符合这一原则。“要”对主语提出了拥有第二个根情态表达的能力的义务。比如“要”在“护理人员不能只停留于提出问题,还要能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句中表示说话人根据社会规则对主语提出的能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义务。其后的“能”依然是根情态,表示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超过美国和一九八零年前建成共产主义的想法,本来也都不坏,但要可以做到才行。”这句话中是根情態,表达主语有义务具备某种能力,其后的“可以”是根情态,具体表达“超过美国和一九八零年前建成共产主义”这一能力。
  5.“要”与否定的同现
  “要”表达否定,通过“不”和”“没”来实现。“不”可以否定情态本身,也可以否定情态其后表达的行为或事件,可以对未来的行为都表示否定。比如“我们打退追敌,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此处否定是对情态表示否定。“身为女人面对困难,更要不退缩,自信才能激发真正的能力。”则是对“退缩”这一将来行为表示否定判断。“没”是对已发生的事件和行为的否定(吕叔湘,340)。“没”对情态其后主动词所表达的行为或者事件否定,一般不对情态本身做出否定。比如在“大兴城建开发物业管理公司经理高贵龙介绍说,公司成立以后,没要国家和总公司一分钱。”这个例句中,“要”是普通动词,不是情态动词,所以“没”不表达对情态的否定,在“病的十二分地严重,眼看快要没救了。”中,“没”是对“可以被救”这一将来状态表示否定。此处似乎与“没”是对已发生的事件和行为的否定这一特征矛盾。但是如果我们用Langacker的视角点(vantage point)观点来看,这一现象就可以得到诠释。“没有”虽然是表达对将来的行为的否认,但是如果我们从将来的这一视角点来看,主动词的事件就成为已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6.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Langacker“发展动力模式”,参照点理论等可以用于对情态动词“要”做出与功能语法和生成语法等理论不同的解释。根据Langacker对情态的定义,“要”可以充当认根情态,表示提出义务或表达意愿使未来发生某一事件或行为得以实现。又可以充当认识情态表示对主动词表达的过程或者状态进行可能性判断。情态动词“要”包含的描述场可以由其后的主动词具体化。“要”可以以根情态的身份与根情态连用。“要”通过“不”和”“没”来实现否定的概念。“不”可否定情态本身或者其后主动词表达的未来的行为或事件。“没”不能对情态本身做出否定,只能对情态其后主动词所表达的已发生的行为或者事件否定。
  参考文献:
  [1]Coats,Jennifer.The Semantics of the Modal Auxiliaries.London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现有的课堂教学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在政治理论课中引进实践环节,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增强政治理论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高校政治理论课 实践环节 基地建设 教学质量  高校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立志、树德、做人,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现有的政治理论教学中的问题颇多,集中表现为大学生以理想化
回首教学生涯,翻看这些年的教学成绩,我问心无愧。不管运用什么教学策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才是硬道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只要是适合的而不必是最好的。这里根据我从教经历从两个方面列举三个测评手段和大家分享。  一、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让教学取得最大实效  策略一:课堂分层教学,分层提问测评,实名记分制——巧用竞争燃激情,妙施分层保自信。  年轻的心怀揣希望步
摘 要: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多重因素对民族文化形成冲击,对其传承和转变产生巨大影响。有些民族文化甚至处于濒临灭绝的地步,然而摩梭文化在现今仍然屹立不倒,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终于在现代找到一块新的生存土壤。本文从现代摩梭文化形成的原因、特点与习俗,以及影响摩梭文化传承与转变的因素等方面分析现代化背景下摩梭文化的变化。  关键词: 摩梭文化 现代化转变 传承与转变  在中国云南
摘要:本文从高中物理课程目标出发重新审视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价值,深入探讨了物理科学方法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中进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两个统一”原则:方法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统一;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同“过程”的统一。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育;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价值;教学建议  1.引言  21世纪是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寓,寄也,寓言就是有所寄托的语言或故事。寓言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用比喻性的故事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就是用故事来说道理。寓言最早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初始于民间,后由文人整理并创作。其特点是:故事是虚构的,是为了讲道理而编造的;因为故事是编造的,所以表现手法喜剧性极强,通常用夸张、象征、比喻等手法;多为讥讽,目的在于教育人;语言精练,篇幅短小。基于寓言这种文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统计法及走访询问等方法,对谢坝乡的留守儿童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体育课及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很不乐观,影响因素包括学校设施不完善,家庭体育锻炼教育观念不够,留守儿童的体育活动经费短缺等。作者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角度分别提出了一些推动农村“留守儿童”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的建议。  关键词: 留守儿童 课余体
摘要: 本文从校园过街设施的设置过程出发,以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为例,分析目前国内大学新校区发展特点,阐述过街设施的比选设置过程中折射出的校园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联系与特点。  关键词: 大学新校区过街设施比选设置    一、我国国内大学新校区的特点  1.飞地式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在全国各大高校普遍扩招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对于学校基础设施也随之提出了要求,离开老校区,寻求新的发展场地,成为国
摘要: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将所要教授的知识传达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不再感受到教师的威严。这有利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利于教学更加有效,从而被学生接受。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学方法 拉近距离 关注学生 巧妙提问  英语课堂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
摘 要: 作者以皮格马利翁效应研究为切入点,结合当代大学生个性特点和自己教学实践探讨我国网络时代高校教育网络开发问题。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当代大学生    性格特点 网络时代 大学生教育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旧金山一所初等学校进行实验:从每个年级一个班中随机选出20%学生,告知任课教师,根据心理检测实验,这些被称为特殊儿童的学生
近十多年来,我院每年4月中旬给英语专业师范生进行微格试讲指导。学生在经过一学期英语教学法学习之后,以初中或高中英语教材中任意一个单元课文为试讲内容,设计规划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包括起承转合的完整过程,并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制作电子课件。通常每个指导老师每个单位时间都指导5名学生,每名学生讲授完一节课内容后,指导老师从语音语调、教态、导入手段、讲解、课堂互动、总结、作业布置等诸多方面对学生的讲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