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外一篇)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zz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晨,当公鸡打鸣的时候,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也不管是不是风和日丽,都挡不住勤劳的农民早起。这早起的人,注定不是懒惰的,也许,谁家的孩子要上学,就要早起做饭,害怕耽误孩子学习知识的时间;也可能是去田地里逛逛,这就是庄稼人打心眼儿里喜欢的土地。这土地有生命,也有感情。唯独一点,这土地不喜欢懒惰的主人,当人们在这黄土地上耕耘、收获,太阳和风就成了主题,地头的小水沟,说不定儿时的记忆都在这里,你看那河里的游鱼很少有穿梭十几年的,而自己却走过了十多个春夏与秋冬。
  年轻人,必须具有广袤无垠的心胸,至于多广,用几十亩地比喻就行,这样淳朴也很憨厚。家与地的距离是和干的活儿累不累成正比的。感觉远的时候就看看路旁的野花,那种不焦躁不起眼儿的花,却装饰了我的童年,直到后来,我去寻它,它却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眼前,它也没有出现在它最喜欢的初夏,或许它在别的地方安了家,对了,它的名字叫做——蒲公英,我的名字叫做浪子。
  儿时的我总想去远方,开启远方的视野和观望,长大后,第一次在火车上,第一次这么不想离开家,或许中国人的大多数思想就是落叶归根,而我在家就想去远方,在远方就想家,或许这又是某一个效应。毕竟植物都会光合作用,更何况一个人呢!男孩子喜欢花的应该很少,而我就与众不同,很想有一个后花园,哪怕没有皇后。后来,收集的野花都围成了一个圆,半径是越来越大,这个圆也变得五颜六色,最后这个圆成了我儿时唯一放学的思念。
  乡村的一片瓦,都寄托着对蓝天的渴望,一棵树都怀抱着对大自然的敬仰。所以,故乡的云是柔软的,故乡的土也是柔软的,恰恰是那种柔弱不堪的草却是最坚强的。老房子上面那棵草在瓦片和泥土中躲躲藏藏,仍不失为一株绿色,房子上的草总是在缝隙中生长。这是大自然所命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我却对草有一种情有独钟的情结。或许那情结只有我能打开,或许也只有我把它系上。雨过天晴,那棵草在雨水的滋润下,向阳光骄傲地显摆起来。那株绿色那株生命,不,那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一种带有“故乡”这个词儿的味道。
  九月的一天,我梦见了那棵草,它还是被太阳宠爱着,却也不骄不傲,依旧如故。在瓦片之间吸吮着地上没有的养分,时不时看着枝头的飞鸟,不知是不是想在树阴凉下跳舞。我想梦中的那棵草,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梦想,幻想着每天高一点儿再高一点儿,或许,又是想给我一个惊喜,在等我回家。让我夸一下那个不骄不傲的它。
  说起这棵草的感情,我不知从何说起,就像湛蓝的天空,也会有彩虹,彩虹不一定总是在风雨后。而草所需的水分却是在下雨后,太阳是个好人,雨也是个好人,我呢?顶多是个流浪的人,没有那棵草伟大,伟大到它只生长在高处。高处确实是不胜寒的,那棵草确实是孤独的,恰恰我也是,一个身在低处嫌弃热的人,却没有学会狗尾草的弯腰,或许这是种懦弱,而我却把这种懦弱看做一种草的信仰。
  一个尊重生命的人,不一定是个成功的人,但会是个善良的人。那么尊重春天的草,是羡慕那种生机吗?尊重枯萎的草是敬畏生命吗?我想是的,一个漂泊在外的浪子也会有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这种感觉压抑久了,便会睹物思人,而我却是思念那棵草,那棵草不知过得好不好,总之它没有沉醉于它脚下的土地,也没有流浪于它热爱的远方。
  后来,一年四季,风雨交替,风吹散了那长长思念,雨雕琢了那深深的记忆。一棵带有灵魂奔放的草,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怀揣梦想的人也注定是充实的,大海永远是蓝的,不像风,有时冷来有时暖,冷的时候是冬天,暖的时候是夏天。
  这棵草没有名字,它身上却有我的影子。一次偶然发现暴雨中的那棵草,变得越发葱绿了。我想,没有一个名字,不就是一场白白的旅行吗?后来我又回到家里,望着那棵草,给它取了个温暖的名字,叫故乡。
  云
  威海的云总是特别多,多到让你无法忘记,又让你无法想起。看那漂泊不定的云,那云的变幻,那云的图案,都有一种源于天空的湛蓝。这云哪,是自由的向往,也是雨前的彷徨,白云乌云都已承包天空,漫无目的地流浪,不知道像不像王羲之的书法那样潇洒,而我却说一定有海子那样的放荡不羁。
  云是天空的情人,情人的模样总是乖巧,这乖巧的云是最调皮的,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天空任它游走,因为知道云最向往自由,没有边界的漫游,逃不走的是天空的心头。
  威海的秋天忽冷忽热,云彩却没有断续过,当云恰巧挡住太阳的那一刻,我想起了鲁迅先生一文中的语句,换了事物就成了:真的云敢于面对炽热的阳光。多么有趣,又多么恰当。我不知道云的温度,却喜欢看它陪太阳升起,在海的那一边,云彩掺杂着阳光,显得火红,或许就在你一眨眼的时刻,太阳就从海的尽头、云的包围中蹦了出来。这个时候云的色彩最为丰富,也最为动人。
  当我在沉睡中,睁开眼看到云,这时一个幸福的场景就会浮现,这不是推崇,这是生活。天空像海,云像船。游走的云轻轻地,缓缓地划过天空这个海平面,风的力量支持着这艘船,让云聚集在一起,下一场农民和诗人最喜欢的雨。
  曾经记录过的云都走了,走得无影无踪,或许又以另一种形态在身边陪我。最难忘记的是雨天中的白云,那又似乎是一種矜持,不畏惧雨的侵袭,不畏惧雨滴穿身而过的悲愤,任自己等雨停了,再去寻找意中人。天空从不怕空旷,有飞鸟、有闪电、更会有云……
  我喜欢四季的云,也为此拍过很多云彩的照片,闲暇的时候也会盯着云走。能让云走的不仅有风,也会有思念。我注视着威海的云漂洋到故乡,故乡的云也来来往往,带来老家最温暖的凄凉。温暖的是故乡,凄凉的是流浪。有时候常常幻想用内心最真挚的想法,让威海的云带我回家。可是这自由的云太放荡不羁,我也不想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心怀故乡的云,走到哪里都是它的家。这云永远是天空的情人哪!近在咫尺,又仿佛远离天际,带不走的,只有回忆。
  万里无云的日子还是会有的,那时候的云总觉得特别稀有,好像没有它就不能活。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天空会更加明亮,伴随着浪漫的浅蓝色铺满了整个天空,与海水相互倒映,便成了此水应是天上水。
  相比而言我更加喜欢白色的云,尤其是那种和阳光处在一起的时候,变得浓烈,更加具有云的壮观。这洁白的云像极了诗人醉酒后的洒脱,也像歌手开场的独白。我热爱的云彩,我会用一生去眷恋我对云那无与伦比的挚爱。
  可是后来,天黑了,云也走了。
  作者简介:王贺,笔名不易,16岁开始文学写作,系菏泽市定陶区作家协会会员,新华书店建立80周年征文优秀奖获得者,作品曾在《青年作家》《陶风》《壹周刊》《威职故事》发表,《曹州文苑》签约作家。
  (责任编辑 王瑞锋)
其他文献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英语的学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英语。传统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新课改以后人们可以同时多种方式学习英语,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可能,本本主要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英语是高中课程必修学科之一,因此英语的学习非常重要,但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论教师的授课多么精彩,
与此同时,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的设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用电质量和用电安全。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从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过程之中可能出现的问
“不知”也是一种智慧rn米开朗基罗临终时讲过这样一句话:“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中国古人也讲“水满则溢,月盈则缺”的道理.生活的奥秘和真相,不总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乡下有个亲戚,因孩子考上了县实验中学,要把家搬到县城陪读。  亲戚在县城跑了好几个小区,看了十几栋楼房,都没相中。没想到的是,他来看望我的时候,居然相中了我家——世纪名苑小区,说是一进大门就被小区的环境吸引住了,非要在这里买一套房子不可。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亲戚本来没觉得买房子是啥困难事,可他围着小区转了四五圈,其间一直盯着各家各户的窗户,却没有一户贴着“卖房”,便有些失
期刊
摘 要:我们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要以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为立足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正确地解读每一个化学名词,教会学生用这些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质量,最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研究化学理论知识的重要前提,也是初中化学教学主要教学目标.只有当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 要“教会学生学习”就要以新思维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对自己学习语文过程中提出质疑,而不仅仅是机械的、被动的接受。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必须得先让学生学会反思,进行反思性学习。反思性学习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活动为思考对象,主动的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调控,是学生提高自我认知水平、促
本文从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学意义出发,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体心理发展的指导性作用,探索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做好基层
一、问题的提出rn卡门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被管理者被分成四个阶段,即不成熟的被管理者、初步成熟的被管理者、比较成熟的被管理者和成熟的被管理者.这些学校中存在着的
兴趣是学习的积极动力。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积极肯定的情绪。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真正的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