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sh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数学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同时也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逻辑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与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同时,也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笔者将微课应用到具体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微课;初中数学;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001-01
  时代在发展,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有效地变革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微课的出现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下面,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分享在微课应用过程中的一点收获,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一点参考,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步伐。
  一、微课教学的主要特点
  微课最早起源于美国,其初衷是用于帮助那些无法正常到校上课学习的学生赶上课程进度。此理念提出后,便受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在不断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均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整体而言,微课教学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课程时长短。通常而言,微课的时长多控制在4至6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倘若时间過短,无法将知识内容讲解清楚;倘若时间过长,则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吸收理解,而且还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其次,内容精炼。课程时长短就决定了其内容一定要精炼,通常而言,每个微课视频是围绕单个知识点展开的。这样,每个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选择性地观看学习。
  最后,便于播放和传输。微课视频占用存储空间较小,学生既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下载到本地观看,从而使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微课在预习阶段的应用
  作为数学学习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前预习非常重要。良好的课前预习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新知识,从而更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同时在预习过程中也能够及时地发现自己存在疑惑的地方,使听课更具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但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初中学生课前预习现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课前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课前预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改变现状,笔者将微课应用在预习阶段。每次在开始新课学习前,会围绕新课内容制作一些微课视频供学生观看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例如,在开展《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一节内容教学前,笔者从时下热门的大数据为切入点,在微课视频中向同学们讲述了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天气预报、车次调度、广告推荐等等。同时也给学生分享了数据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数据在不同维度下的用途。学生们完成相关微课视频的学习后,在新课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课堂的氛围也更加高涨,每当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总会积极地响应,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微课在突破数学重点难点过程中的运用
  作为一门思维严谨,逻辑缜密的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难题。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使他们真正掌握这些内容,笔者将微课引入了进来。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数学教学中更是如此,数学教学不仅在于书本知识的讲授,更在于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例如,“动点”问题是一种非常经典的题型,其中既考察了学生的函数知识,也考察了学生的集合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考点。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这类题型的认知,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制作了一些列的动点微课视频,并由线及面,给学生讲解了单个动点问题,并由此展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两个动点、三个动点、动线问题。通过这种微课教学,不仅帮助学生突破了动点难题,而且还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三)微课在复习巩固中的应用
  受到课时安排的限制,一些教学内容无法在课堂中延伸展开。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课后巩固学习就显得非常关键。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后,笔者会根据教学大纲、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制作一些微课视频。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查漏补缺的过程,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复习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探究、实践与反思,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应用场景和应用方式仍有很多待拓展和完善的地方,希望广大同仁一道努力,让微课更好地为初中数学教学服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雯君.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重难点突破中的使用价值[J].考试周刊,2015(83):66.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知识都较为基础,其中最大的一种类型题目就是应用题,应用题的做题过程中并非仅仅是进行计算,中间还涉及阅读题目、分析题目、理解内容、将已学习的知识经验应用于解决问题之中,然后再进行计算最终解决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理解能力以及认知水平较弱,也因此在进行应用题学习与练习时学生常常感到很吃力,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解答应用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本文
摘 要 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进行一定的兴趣引导,从而有利于学生在初中、高中以及大学阶段学习更加深奥复杂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保持足够的兴趣,并且不断进步,加强自身理科素养。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数学;兴趣培养;理性思维;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A,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197-01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
摘 要教育在不断的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传授学生知识,还需要在教学中渗透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当前很多物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对此进行解决,实现物理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獻标识码:
摘 要纵观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大多是老师为应用者,而学生只是关注者;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历来有学生畏惧它、疏远它,对上数学课缺乏兴趣。本文表述了老师在线上教学期间,通过尝试让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当小演员录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放给全班同学看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了使学生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关注者转变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者,从畏惧数学、疏远数学转变为亲近数学,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最后还表述了老师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数学学科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初中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转折点,因此教师应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本文先对初中数学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再以此为基础,提出激发初中生数学思考潜力的具体策略,旨在为以后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思考潜力;数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1.1,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3-0178-02
摘 要少儿版画具有材料形式多变,作品效果出众等特点,让美术知识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文化,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文化素养,开发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更加快乐和健康的成长。然而,当下的小美术课堂教学传统,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影响了学生的美术学习以及实践,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创新。对此,本文综合分析当下版画的特点,并结合当下小学美术教材创新美术的教学,以此来提高学
摘 要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与推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中心。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认知语言、运用语言的基础学科,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对此,本文作者结合生本课堂的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3-01
摘 要 数学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基础学科,是影响学生逻辑能力、思维能力、数学素养与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开端,该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对其高年级学习和长远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因此,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学习以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成为当前每位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文章从促进知识生活化、调动学生多重感官与加强动手实践操作三方面出发,分析与探究小学数学
摘 要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记载了古代大量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生活习俗等,其中还隐藏着作者真实的情感。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中年级阶段,相较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古诗词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底蕴,对古诗词也有了初步的认知。由于,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缺乏教学手段,导致小学四年级学生古诗词学习得不到有效提高,影响了小学四年级学生古诗词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开拓教学方式,可以利用构建情景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各学科在不同学段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对于高中化学课程而言,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结合心、手、脑进行学习。通过参与实验,看到实验变化,感悟化学实验特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全面性,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阐述了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对其构建与实施策略进行了细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