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增强以及逻辑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分析和探究,希望可以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120-02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 education"
  (The18th Primary School of Xixia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China)XIA Hui
  【Abstract】Mathematics is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in elementary education,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nhance‐ment of students’calculation abilit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logical thinking.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 education",hoping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front-line educators.
  【Keywords】Internet education;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Classroom teaching
  数学这门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一直难以得到提升,教师对此也是深感头疼。随着“互联网 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提出,这种教学现状得到了很大改善,不仅學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更不用说了。基于此,本文就“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具有一定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 教育”的内涵
  (一)“互联网 教育”的基本内容
  “互联网 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互联网技术和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但“互联网 教育”不仅仅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更多是应用互联网的思维,将教育教学工作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下去,以此获得教学质量的提高。就目前比较流行的MOOC、翻转课堂、云课堂等都是“互联网 教育”的成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互联网 教育”的特点
  “互联网 教育”具有两大特点:其一,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并且,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供学生自由选择的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以及学习内容,真正做到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学生不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地学习。其二,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在“互联网 教育”模式下,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网络中丰富的知识为学生信息资源的获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互联网获取想要学习的知识,引导其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数学这门学科,其中涉及很多难点内容,学生往往学习起来相当吃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便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很多偏远落后的地区,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未能将新课改内容完全落实,导致其教学方法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围绕教师为中心展开的,“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听”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教学质量也有些差强人意,长此以往,很容易让学生形成一种数学只是背公式、记原理的过程,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非常不利。
  (二)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拥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高度的热情及积极性去探索未知的事物。因此,在新时期,教师不能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还应当注重教学课堂趣味性的构建,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教学内容枯燥,知识呈现方式单一,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出来,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互联网 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助信息技术,课堂直观形象
  数学教学内容中,一些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通过自身的认知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学习成绩一直得不到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容以图片、动画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章节的时候,学生通过课本很难想象到物体不同面的形状。为了让学生对物体有一个深入的认知,教师可以先在讲台上用模型对学生进行演示和讲解,以便学生进行直观观察。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及信息技术,将几何体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拼组、拖曳、旋转等操作,让学生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组成物体不同的面。这样一来,抽象的内容就变得具体,学生更容易接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效率,这是传统口述和板书教学方式不能比拟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马来西亚电影《光》讲述了自闭症患者文光与弟弟的日常相处。忙于生计的弟弟时常忘却倾听哥哥内心的需要,但依旧会尽力地照顾哥哥。影片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马来西亚华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孝悌忠信”的价值观、“兼容并包”的文化观、传承文化的使命感上。这也是马来西亚华人电影在华人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光》 中国传统文化 马来西亚华人 影响  与类似主题的美国电影《雨人》一样,马来
摘 要: 赛珍珠为其父母所写传记《战斗的天使》和《异邦客》记述了这对传教士夫妇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之旅,他们活动的主要区域即在以镇江、苏州、杭州、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作为这一地区社会变迁的观察者与亲历者,他们目睹了国家积弱、民众赤贫,也能发现中国之美及其发展潜能。江南曾经自古繁华,近代以来的百年中却屡蒙劫难,如今它重新崛起辉煌,这值得欣慰。过去的岁月不应忘记,每一个历史印记都值得细读、深思。  关
摘 要:20世纪初英国戏剧舞台上演出的中国故事《武先生》,讲述了传统中国人武先生反对女儿与英国男孩相恋并将她处决,之后向英国人一家复仇最终自我毁灭的悲剧故事。剧中多处出现对中国文化的误读现象,如对中式场景、孝道、“礼”等的误读,其实质是有意无意地迎合一些西方人的“中国想象”,是“西方中心主义”的隐喻性表达。笔者认为,除了作者本人局限于本民族文化视野去理解异质文化导致误读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西方为建立
摘 要: 宋春舫是清末民初时期留学西方、自主研习西方戏剧的译介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后,他为应对文明戏的衰落和问题剧的弊端,将当时西方戏剧界推崇的九部意大利未来主义戏剧介绍到中国剧坛。透过相关史料,发现他误读了该类戏剧的内容主旨和形式意义。探究此种现象的成因时,应将其放置于所处的现实语境。事实上,他认知不足受到“救亡图存”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宋春舫 未来主义戏剧 接受  宋春舫(1892—1
摘 要: 通过研究多多孤独的诗歌写作历程,探究多多“冷语”与“热情”之间的张力,讨论多多四十年写作生涯中一以贯之的孤独、搏斗与诗人的骄傲。这三个特质,共同构成了多多诗歌不可复制的独特性。  关键词:多多 孤独 语言 克制 骄傲 自我意识  多多,原名栗世征,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1972年开始写诗,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9年出国,旅居荷兰十五年,创作不懈。迄今为止,
摘 要: 汤显祖的《紫钗记》是在《霍小玉传》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本文将着重从两个文本中的李益形象进行探究,尝试分析不同文本中李益形象刻画上的交叉性和相异性,并试归纳李益形象相异性背后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李益形象 交叉性 相异性  唐传奇作为小说的新样式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的成熟,更是因其丰富的故事内容为后世的话本、戏剧提供丰富的改编素材。《霍小玉传》描写了士人李益和霍小玉
摘 要: 晚清巨儒俞樾一生致力于经学研究,诗文创作丰富,但其词作创作时间短,数量不多,有《春在堂词录》三卷存世。尽管后学者多有批评之辞,但俞樾遵循“词之道尊”的词论,其词作坦露真性情,毫無矫饰之感,也别有情趣。  关键词:俞樾 春在堂词录 “温柔敦厚” 词风  晚清巨儒俞樾(1821—1906)“精研朴学,旁及艺文”a,经学研究成果丰硕,有《春在堂全书》五百余卷。坚持“忧时感事”的论诗主张,坚守现
摘 要: 王继光发现陈诚的《竹山文集》后,开展了系列研究,笔者通过研究学习王先生相关文章及著作,得到了几点启发和认识:1.王先生为学界进一步廓清了陈诚西使的版本系统,厘清了陈诚西使著作的源流,纠正了传统史观对陈诚西使的误断;2. 《竹山文集》为研究陈诚生平事迹特别是仕途的坎坷提供了最为翔实可信的一手资料;3.对研究西域乃至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4.《竹山文集》的整理研究,对
摘要:在机械工业时代,人类在享受物质丰厚与舒适的同时,不得不付出精神伊甸园失落的代价。如何用文学的方式来呈现并回答这个问题是晓航的隐秘追求。本文从非凡的想象力、娴熟而精致的语言以及叙事技巧的出神入化等角度,解读小说文本的内在涵蕴,并展示晓航的非凡创造力。关键词:晓航想象生命语言叙事诗意  晓航的小说向来以卓尔不群的叙事技巧和神秘莫测的哲理闪光而让人耳目一新,击节赞叹。中篇小说《努力忘记的日落时分》
摘 要: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一经问世即引起轰动,曾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流传。本文从译者性别出发,对比傅东华先生和李美华女士所做的两个中文译本,分析性别因素如何影响一个译者的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以及女性译者在翻译女性作家具有女性主义特色的作品时,所占据的独特优势,力求为《飘》这一世界名著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关键词:译本对比 性别因素 翻译过程 翻译结果 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