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历与操作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1234567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感受、体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实现过程性目标,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充分发展。”在此,笔者以“大数目估算”和“千克的认识”教学片断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数学。
  案例一:
  教学“大数目估算”一课,教师让学生估算一碗黄豆大约有多少粒,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教师发给学生每小组一碗黄豆,先让学生猜猜这碗黄豆有多少粒,再让学生自由发言。当学生有了结果后,教师问:“有没有办法验证?能不能估算一下这碗黄豆到底有多少粒呢?”
  活动准备:
  每组一碗黄豆、小棒、勺子、天平、量杯、尺子等。
  活动要求:
  ①讨论出估算步骤,再操作;
  ②动手实验时合理分工;
  ③做好汇报准備。
  通过学生的实验估算一碗黄豆有多少粒,本节课可能出现以下七种方法:
  1.黄豆倒在桌上铺成长方形,用小棒平均分隔成若干份,数其中一份,再估计总数。
  2.用勺子平平地盛一勺,数一数有多少粒,再看一碗黄豆有几勺,就可以知道大概有多少粒了。
  3.天平称1克黄豆有多少粒,再称一称一碗黄豆有多少克,也能估计出总数。
  4.一人一堆分别数,最后合起来。
  5.将黄豆排成排,用尺量,数一排有几粒,量出长度就可以估计出总数。
  6.抓一把黄豆数有几粒,再用同样的方法抓同样多,看一看一碗黄豆可以抓几把就能估算出大约有多少粒。
  7.黄豆倒在学具盒中的正方体里,数一数有几粒,看看一碗黄豆共倒几次再估计。
  学生对每一种方法进行评价,最后达成共识:第4种方法麻烦,是计算不是估算;第2、第7种方法最好;第6种方法不用借助学具就能估算,很方便。
  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和对不同方法的研究,掌握了估算的方法,形成了估算的技能。
  案例二:
  教学“千克的认识”时,课始,教师出示一台秤,问:“你见过台秤吗?台秤怎样称物品的重量?”通过与学生谈话,唤起学生有关台秤的生活经验,接着让学生认识台秤及其使用方法,组织学生以4人为一组,称1千克的苹果。学生有的说1千克苹果有4个,有的说有5个,有的说小个的有6个(每组称1千克苹果的个数不一)。然后让学生用手掂一掂1千克苹果有多重,有的说拎1千克苹果觉得沉甸甸的;有的说有股力量在向下拉;还有的说把它放在手上感觉到压力……这时,教师拿出一些袋子,说:“在这些袋子里装多少东西就可以达到1千克的重量了?看谁猜得准。”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寻找身边的物品(事先准备的),然后讨论交流。
  生1:我猜可以在袋子里装10本数学书和2个铅笔盒。
  生2:可以在袋子里装2个空书包。
  生3:在袋子里装我一天吃的米。
  生4:在袋子里装4个苹果。
  生5:在袋子里装40本数学练习本。
  生6:在袋子里装2本词典。
  生7:在袋子里装100枝铅笔。
  生8:在袋子里装18个鸡蛋。
  ……
  师:你想验证一下刚才所装的是否是1千克吗?如果不是1千克,你有办法将它变成1千克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并填写1千克重的实物的表格(见下表)。最后,学生展示汇报各小组的成果,教师给猜测正确或接近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反思与启迪:
  上述教学片断,教师尽量避免将“法则”“方法”作为一种静态的结果直接进行灌输,让学生机械地记忆,而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在充分体验中经历学数学的过程。
  (一)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数学就是以一种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来主动构建数学知识,它强调数学学习应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所以,要将小学数学学习真正地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关注他们关心的是什么,经历了什么,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即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让学习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尽可能地将数学学习纳入他们的生活背景之中,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去发现、去探究,进而认识和掌握数学。
  我们发现,低年级学生经常错误地认为一个鸡蛋重50千克、一个小朋友的身高是145米(或分米)等,这反映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千克”这一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学生缺乏实际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教师精心组织了学生的实践活动:1.称出1千克的苹果,数一数大约有几个,并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受这1千克的实物拎(压)在手上感觉如何,让学生借苹果的重量来体验1千克究竟有多重。这种感受是一种直接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会生存”所具备的本领。2.当学生有了“千克”重量的表象后,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1千克”的实物活动。这样,在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数一数等数学活动过程中,既加深了对千克的认识,又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的材料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会使他们情绪高涨,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对新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因此,在“大数目估算”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精心创设了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提高学生估算的技能,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学数学强调自主地探索与发现过程的经历,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情感体验。如在“千克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在学生初步感知1千克的苹果有多重的基础上,让学生猜想:袋子里装多少东西正好是1千克?猜想是探究问题的前提,是一种最直接、快速、初步的感悟与体验。这一情境的创设,给学生造成了悬念,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引向最佳状态,学生急切盼望着进行验证。教师大胆采用小组合作验证的方法,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小组合作中“称一称”的反复尝试、小组成果“1千克重实物细目表”的展示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经验共享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实际体验,培养了他们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从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获得了怎样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是否经历了获得经验的全部过程,是否获得了对数学价值认识的体验。只有让学生亲历尝试、操作、观察、探究、发现与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深化用数学思想方法思考问题的意识,他们才能从“学会”走向“会学”,才有可能学会自主地发现与获得数学知识。
  (责编黄桂坚)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曲线曲面重构问题中的基于平面有序离散点的特征点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曲线的特征点选取的个数和准确性直接决定拟合曲线的连续性和精确性。通过对拟二分法和贪心算法的MATLAB程序实现,分析了两种不同算法在选取特征点上的算法优劣及在不同数量的样本点上的结果展现,为工程上进行曲线重构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基础。
时间同步系统是智能化变电站的关键设备,同时也是通信支撑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电网的时钟同步设备存在着分散独立、缺乏统一标准和精度低误差大等问题,制约着智能电网的发展,需要加大力度开展高精度统一时钟系统的技术研究。
为了能够了解导体内电荷的分布概况,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电场积分式,令其电场强度与闭环回路(或封闭空间)的积分和为零的理念,建立坐标模型和数学模型进行运算求得分布概率结
我国经济在不断的进行提升,互联网领域同样在进行迅速的发展,随着互联网领域迅速的发展,诞生了智能终端这个新型产品。但是纵观现在智能终端的领域,却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因此在此篇论文中我选择智能终端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智能终端现在的情况,其次是介绍了智能终端的安全威胁,再次是分析了智能终端未来的发展趋势,总是根据智能终端的情况提出结论。
在二十一世纪,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正式来临,中等专科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建设也成为了校园发展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但是在这其中,由于计算机网络具备较广的开放性,所以中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时难免会受到很多安全的威胁。本文通过对中等专科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所存在的安全威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运用复变函数法,在Biot波动理论的基础上,对饱和土中的圆形衬砌结构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引入3个势函数将饱和土的Biot波动方程解耦成3个Helmholtz方程,将衬砌结构看作是弹性均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提升了电力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效率。本文对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及其典型技术进行探讨,然后对该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
教学片断:“用字母表示数”  师:字母虽小,作用却大!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说一首儿歌,好不好?  生:好!  师:《数青蛙》大家一定耳熟能详,谁来说一说?  出示:( )只青蛙( )只嘴,( )只眼睛( )条腿。  生1: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生2: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生3: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  师:能说得完吗?  生4:说不完!  生
案例:题目:有一个容积是6000立方厘米的纸箱,这个纸箱的长是50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6厘米。把6盒长是9.5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19厘米的饼干筒装入这个纸箱里,能装下吗?解法一:9.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成功的导入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直接指向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那么,如伺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导入呢?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