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实验探究式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147-01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探究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它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探究活动,是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的具体体现。由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以下就谈谈我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精心设计,使实验具有探究性
   在化学新课程中,“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环节受到高度重视。化学新课程中所倡导的化学实验问题,应“有探究价值”。所谓探究价值,是指化学实验问题一定要满足化学实验教学的主体─学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需要,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教师在设计实验探究问题时主要要考虑学生主体的需要,还要考虑学校是否具有实验探究的条件。
  “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硫性质实验前,对二氧化硫性质提出了几个问题:
  (1)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属于酸性氧化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实验室中你将怎样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对于问题(1)学生通过实验较快地得到了结论。对于问题(2)学生也能够通过实验用品红和酸性高锰酸钾进行鉴别,可是还有的学生也提出不少其他的方案,如:用闻气体的方法,用硫化氢来检验观察是否变混浊,溶于水后用PH试纸检验其酸碱性强弱,将气体先通过灼热碳层后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氧化铜是否变色等等,还有学生提出了用植物和动物来检验的方案。学生踊跃提出方案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硫化氢和灼热氧化铜的方案操作麻烦,还有污染气体产生;测PH值的方案现象不明显,最后小结实验室中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方法,用闻气体气味,用品红和用酸性高锰酸钾进行检验,至于用动物和植物检验的方法由于实验室条件所限没有进行验证。”
   总之,在这样的探究问题指引下,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强了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充分准备,为探究铺路架桥
   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媒介。课堂教学中,它是教师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供感性认识、启发积极思维和作出技能示范的重要手段。方法简单、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对于教材中现象不明显或者产生有污染性气体的演示实验,教师就应多动手、多动脑对这些实验进行改进和优化,或采用多媒体演示。例如:初中做探究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实验中,直接加热过氧化氢往往产生的氧气是远远少过水蒸气,在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时,得不到木条复燃的现象。这是可以用导管将产生出来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除去水蒸气后收集到氧气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就可以看到复燃的现象了。又如高中在浓硫酸的教学中,蔗糖与浓硫酸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硫,在实验的时候为了避免它对周围的污染,可以用一个大烧杯罩在小烧杯上,防止二氧化硫的扩散。同时,在下面放置一个装有氢氧化钠的大培养皿,用来吸收二氧化硫。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
  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用探究性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现实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现象和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使化学知识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至关重要。
   例如在讲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自来水厂用氯气消毒,日常生活中用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等消毒,但其中起到漂白和杀菌作用的物质及其原理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探究。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经验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在此基础上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保存漂白粉、怎样使用漂白粉才能使漂白效果更好等新问题,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体会科学方法对于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又如在有关硅酸盐知识的教学中,通过有色玻璃成为建筑装饰的一种潮流,指出有色玻璃装饰阳台、居室好吗?长期生活在蓝灰色、茶色等弱光环境中,对健康会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以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和兴趣,使学生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探究、讨论、合作,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132-01    肖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各有两种思想。”每个学生都有一些超越时空的思维空间,从中隐藏着许多新异的思维,常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合作学习可充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注重逻辑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数学 直觉思维 培养 观察力 直觉力 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139-01     数学新教材大纲把原来对学生要求培养三大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改为“思维能力”的培养,随只
摘 要:数学课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维,独立思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数学教学 独立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140-01    所谓的“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即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四个方面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教学支持为这种认知活动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关键词:构建 教学支持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145-01     课堂是学生和教师获得发展的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出生命活力。化学学科丰富的内涵及其广泛的应用使化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   课堂教学
将野生棉的一些特殊性状通过种间杂交转育到栽培棉,以培育优良新品种,这是近代棉花育种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棉属野生种中,绝大多数染色体是二倍体(2n=26),与目前广泛种植的
为了解决LTE网络所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覆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MPSO)的覆盖优化方案.该方案通过调整演进基站(e NB)的天线倾角(ATA)优化网络覆盖.e NB利用移
第一部分HSP90B1基因多态性和SLE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HSP90B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之间的关联。  方法
3月18日,第3届慕尼黑上海激光、光电展(LASER.WorldofPhotonicsChina2008)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的各级领导及企业界的嘉宾出席了开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144-01     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然而,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特点变化与发展时期,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是建立在兴趣之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牧草是家畜植物性饲料的重要来源。充分利用草原和人工草地来发展畜牧业是最经济的办法。国外畜牧业发达的国家,都非常重视草地资源利用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