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多媒体的几点思考与做法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21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模式再也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那样神秘,许多科目的老师已开始把多媒体教学作为自己的教学特色。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既优化了课堂教学,又提高了课堂质量。这种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大大减轻了老师们的板书负担,成为他们的“看家法宝”。然而,这种教学手段是不是在每堂课都必不可少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下面我想结合同仁及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谈自己对多媒体教学的看法。
  一、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一般很重视这节课的教学知识容量,也就是说课堂效果与课堂知识容量有着重要的关系。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这两者速度的局限性限制课堂信息含量,使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我在教学《捕蛇者说》时,把“蛇”的异,通过制成flash,给学生以感性认识,通过把文章几处的“对比”列成一张表,把学生对文本的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较好的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同时通过投影让学生掌握本文的知识点,大大节约了给学生板书的时间,让学生一目了然。
  二、影音图文并茂,创设轻松氛围
  传统教学中信息的传播依赖于老师的语言和板书,再会调动课堂气氛的教师也有疲惫的时候。而多媒体教学中影音媒体的应用却大大调动了课堂气氛。
  例如我在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放映了贝多芬克服失去听觉而创作《命运交响曲》的卡通片。学生被贝多芬的顽强不屈精神感染,从而在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了挫折中奋起的种子。这样的渲染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气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趣味
  在教学中遇到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时,单凭老师的讲解会显得枯燥乏味,或有些知识凭老师的叙述,学生无法清晰的理解。这时候课件教学却能收到奇特的效果。
  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时,我分别制作了“少年闰土”、“中年闰土”和“老年闰土”的flash图片,制作了“青年杨二嫂”和“老年杨二嫂”的动漫影像,并适当增加了一点忠实于原文的情节,具有趣味性和可观赏性,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图片及flash影像资料,加以比较,进一步把握人物性格在不同时空的变化,进而使他们加深了对文本主题的理解。这样,学生阅读文本时,再也不会感到枯燥,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多媒体在教学中显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不能处处依赖它,不能患上“多媒体综合症”,否则,对我们的教学只有“百害”而无“一利”,而且学生也很反感,高频率的使用多媒体,对学生的视力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从而产生视觉疲劳,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立足本课,服务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许多地区学校还是刚刚起步,许多老师也充分意识到它的优越性,在实践教学中加以尝试使用。但是无论教育的手段多么先进,其实作用都不过是在教学中发挥着辅助作用,如果过于夸大了其作用,或者不能适时适量的使用,都不可能收到期望的效果。
  例如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把一些名师讲解过的视频片段放映给学生,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教学的环境是不同的,名师的授课对象与本校学生在学习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以至于很多学生不能对所学知识有充分的理解掌握,思想上不能引起足够的共鸣,因此这位老师使用课件就宣告失败,这也就充分说明课件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过于依赖课件教学,否则,就会“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五、过犹不及,适可而止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度的原则。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那么好的事情也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多媒体教学虽然有一定的优点,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把握适度的原则,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一次公开课上讲授刘禹锡的《秋词》这首诗时,精心准备了图音文件,开始使用大量秋天的风景照片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之中,而且来放出一首美丽的音乐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分析这首诗的过程时,照片却一直不停地变换,音乐也在反复的播放。以至于学生只能不断地、被动地跟着画面,而不能集中精力深入到课文的分析中去,冲淡了教学的重点,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后来在教后的讨论中很多老师指出,所设计的课件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因此,课件的辅助作用也就没有能够得到体现。
  六、删繁就简,富有特色
  多媒体确实是教师的“得力助手”。但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应“因课而异”,切不可“滥用”,不是越多越好,更不可抱着“油多不坏菜”的念头,否则,会让学生觉得无所适从,削弱了教学效果。我曾经看到一个课件,是关于《捕蛇者说》的,图片及各种知识点足有一百三十多帧,这样的课件非把学生累死不可,哪里还有什么学习的乐趣可言?因此,我觉得好的课件应删繁就简,直观明快,富有特色,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它反映了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现代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元素,冲击了旧的教学理念,必将带来崭新的变革。但是,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不能一味的依赖它,要合理的运用它,使它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其他文献
【摘 要】和谐班集体的构建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更是一种对心灵的塑造。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使孩子们在良好班级氛围的熏陶下快乐地学习生活。班主任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德智体以及心理素质能否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能否得到充分的培育。因此,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和学校培养目标能否落实,事关学校德育工作的大局。  【关键字】 因材施教;教育新常态;和谐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那些除了语文书之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他们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他还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差,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现代
大陆泽滞洪区来水主要由洛河、沙河、七里河、牛尾河、白马河等洪水组成。七里河洪水于8月4日11时穿过京广铁路后,向东推进时大堤多处漫溢。8月4日23时.沙河以6042m^3/s的流量闯
【摘 要】 班级是整个学校里面重要的一部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好坏与学校的教育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对于整个班级的管理在学校教育里面非常重要。班主任不但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面会对学生健康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措施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现代化教育的理念被不断优化,从原来应试教育转变
考虑一类积分泛函,它的被积函数依赖于u的梯度和参数ε,并且满足某种非标准增长条件。本文证明该泛函的极小在所考虑区域G内局部有界;如果极小函数满足适当的限制条件,那么它在G内有
针对海面薄油层的回收问题,利用不同导电性能的流体在电磁场中因受力而分层的原理,提出将电磁流体技术应用于海面薄油层处置中,设计开发电磁流体海面薄油层回收系统,对系统的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会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会有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依据学生
通过溶剂热合成法,合成了两种具有左手性双螺旋链的钐配合物,Sm(HCO2)(SO4)(H2O)(1)和KSm(H2O)(SO4)2(2)。在没有添加任何手性配体的情况下合成了含有左手性螺旋链的钐配合物1:在添加手性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