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国各地实施课堂改革,在向课堂要效益,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响彻教育界背景下,在全体骨干教师经过广泛的调研、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凝练出了新的课堂模式——“三反馈两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利用“学教案导学”进行物理教学的课堂基本结构是:创设情景,激学引欲→借助学教案,自主学习→暴露问题,合作学习→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分层练习,共同发展→梳理反思,形成网络。这六个环节均需教师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调控、引导等主导作用,实现教与学的合一。
关键词:学教案导学;基本结构;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0
在全国各地实施课堂改革,在向课堂要效益,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响彻教育界背景下,在全体骨干教师经过广泛的调研、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凝练出了新的课堂模式——“三反馈两拓展”的课堂准入教学模式。
课堂模式的实施流程为:
“三反馈两拓展”课堂分三部分:1,预习部分分交流和反馈环节,通过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直接掌握基础内容,使教师了解学情,及时调整课堂内容。2,活动探究部分通过生生活动交流,教师通过引导、点拨、拓展、收集反馈信息促进探究结果的有效达成,整个活动不是封闭的,也不是简单的循环,是围绕知识要求和问题的拓展不断地螺旋上升。3,练习部分主要使基础练习与拓展练习有效结合、分层推进,增加课堂的达成度。
在实施“三反馈两拓展”课堂模式中,最主要的教学互动载体是“学教案导学”。
“学教案导学”是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它要求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把主演位置让给学生,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那么在利用“学教案导学”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由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真正做到以学教案为载体,使课堂形散而神不散,使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能得到有效而且有形的体现,做到导和学的和谐发展?下面结合我们开展“学教案导学”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物理教学利用“学教案导学”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利用“学教案导学”进行物理教学的课堂基本结构是:创设情景,激学引欲→借助学教案,自主学习→暴露问题,合作学习→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分层练习,共同发展→梳理反思,形成网络。这六个环节均需教师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调控、引导等主导作用,实现教与学的合一。具体表现为:
一、创设情景,激学引欲,进行预习反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利用教学情景能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或让学生发现问题。因此,利用学教案实施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一个合理有效的物理情景引入课题,这就等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借助学教案,自主学习,交流反馈
在学生产生了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后,教师顺势让学生运用学教案这个主动学习的工具,独立自学教材。根据物理新授课的内容特点,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借助学教案阅读自学,二是动手实验探究。
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问题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条主线,所以学教案中,教师要給学生提供必需的导学问题和必要的材料;设计具有一定隐蔽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组建者”。2.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教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精读并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3.教师要不断巡视,督促学生看书思考,帮助学生控制时间和进度,对自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三、暴露问题,合作学习,问题反馈
完成“学教案自学”步骤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好“兵教兵”的组织协调工作。通过兵教兵这种方式,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兵兵受益,共同进步的目的。对交流中暴露出的问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间的交流,全班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就要及时搜集起来,为下一步教师的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教师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不能过分追求场面的热烈,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真的在讨论,讨论是否有意义,讨论的内容是否偏离主题太远。讨论交流中学生往往各执己见,甚至争执、辩论,乱作一团,以至于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更不用说如何达成共识。因此,教师要善于控制合作交流学习的进程,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成为无头苍蝇自己做旁观者,亦不能流于形式,使师生间、生生间彼此在知识、情感等层面都不能产生碰撞与共鸣。要及时纠正偏见,消除误解,预防冷场和过度依赖个别同学或老师,更要关注学习消极的学生。
教师对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还要做好两个方面的指导:①合作技巧的指导。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无法进行真正有效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合作技巧的指导:指导合作小组分配学习角色;指导小组成员辅导同伴;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共同讨论;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交流;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②学习困难的指导。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也是合作者,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交流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及时、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问题拓展
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精讲应揭示规律性。
五、分层练习,共同发展,练习拓展
六、梳理反思,形成网络,自我总结反思
综上所述,实施“三反馈两拓展”课堂模式中,“学教案导学”的核心是“导和学”,关键是教师,根本在课堂。“主导”者,主要在“导”。导的形式多种多样,多姿多彩。需要教师导以目标,导以兴趣,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规律,导以能力,导以创新……。“学教案导学”模式促使“教”围绕着“学”转,但以学定教,不是对教的全面否定,而是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学教案导学”这一模式,教师只有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导和学的矛盾,才能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登堂入室引路人的角色,实现教和学的双赢。
关键词:学教案导学;基本结构;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0
在全国各地实施课堂改革,在向课堂要效益,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响彻教育界背景下,在全体骨干教师经过广泛的调研、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凝练出了新的课堂模式——“三反馈两拓展”的课堂准入教学模式。
课堂模式的实施流程为:
“三反馈两拓展”课堂分三部分:1,预习部分分交流和反馈环节,通过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直接掌握基础内容,使教师了解学情,及时调整课堂内容。2,活动探究部分通过生生活动交流,教师通过引导、点拨、拓展、收集反馈信息促进探究结果的有效达成,整个活动不是封闭的,也不是简单的循环,是围绕知识要求和问题的拓展不断地螺旋上升。3,练习部分主要使基础练习与拓展练习有效结合、分层推进,增加课堂的达成度。
在实施“三反馈两拓展”课堂模式中,最主要的教学互动载体是“学教案导学”。
“学教案导学”是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它要求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把主演位置让给学生,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那么在利用“学教案导学”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由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真正做到以学教案为载体,使课堂形散而神不散,使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能得到有效而且有形的体现,做到导和学的和谐发展?下面结合我们开展“学教案导学”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物理教学利用“学教案导学”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利用“学教案导学”进行物理教学的课堂基本结构是:创设情景,激学引欲→借助学教案,自主学习→暴露问题,合作学习→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分层练习,共同发展→梳理反思,形成网络。这六个环节均需教师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调控、引导等主导作用,实现教与学的合一。具体表现为:
一、创设情景,激学引欲,进行预习反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利用教学情景能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或让学生发现问题。因此,利用学教案实施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一个合理有效的物理情景引入课题,这就等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借助学教案,自主学习,交流反馈
在学生产生了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后,教师顺势让学生运用学教案这个主动学习的工具,独立自学教材。根据物理新授课的内容特点,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借助学教案阅读自学,二是动手实验探究。
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问题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条主线,所以学教案中,教师要給学生提供必需的导学问题和必要的材料;设计具有一定隐蔽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组建者”。2.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教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精读并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3.教师要不断巡视,督促学生看书思考,帮助学生控制时间和进度,对自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三、暴露问题,合作学习,问题反馈
完成“学教案自学”步骤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好“兵教兵”的组织协调工作。通过兵教兵这种方式,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兵兵受益,共同进步的目的。对交流中暴露出的问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间的交流,全班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就要及时搜集起来,为下一步教师的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教师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不能过分追求场面的热烈,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真的在讨论,讨论是否有意义,讨论的内容是否偏离主题太远。讨论交流中学生往往各执己见,甚至争执、辩论,乱作一团,以至于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更不用说如何达成共识。因此,教师要善于控制合作交流学习的进程,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成为无头苍蝇自己做旁观者,亦不能流于形式,使师生间、生生间彼此在知识、情感等层面都不能产生碰撞与共鸣。要及时纠正偏见,消除误解,预防冷场和过度依赖个别同学或老师,更要关注学习消极的学生。
教师对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还要做好两个方面的指导:①合作技巧的指导。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无法进行真正有效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合作技巧的指导:指导合作小组分配学习角色;指导小组成员辅导同伴;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共同讨论;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交流;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②学习困难的指导。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也是合作者,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交流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及时、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问题拓展
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精讲应揭示规律性。
五、分层练习,共同发展,练习拓展
六、梳理反思,形成网络,自我总结反思
综上所述,实施“三反馈两拓展”课堂模式中,“学教案导学”的核心是“导和学”,关键是教师,根本在课堂。“主导”者,主要在“导”。导的形式多种多样,多姿多彩。需要教师导以目标,导以兴趣,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规律,导以能力,导以创新……。“学教案导学”模式促使“教”围绕着“学”转,但以学定教,不是对教的全面否定,而是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学教案导学”这一模式,教师只有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导和学的矛盾,才能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登堂入室引路人的角色,实现教和学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