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BM-VECM的京津冀能源效率差异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388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被提升为国家顶级战略,京津冀作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之后的第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迅速,而因能源的过度消费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能源开采严重、三地间差距逐步扩大等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协同发展的重要瓶颈。开源、节流和增效是解决京津冀地区能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然而新能源的投资、开发、利用需要很长的建设周期,抑制能源需求实现节能的同时也抑制了经济增长,因此,现阶段只有整体提高能源效率,缩小三地间能效差异,才是解决能源供求矛盾,有效改善环境,进而实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故客观的测算京津冀地区整体及各自的能源效率,分析其差异性,并探究其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及影响程度,对于缩小京津冀地区差异,实现能源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探究及理论方法研究,结合京津冀实际,首先构建了基于非期望产出的DEA—SBM能源效率测度模型,并运用所构建模型测算了1990-2012年京津冀各自及整体的能源效率,北京、天津、河北以及整体的平均能源效率分别为0.907、0.703、0.630和0.671,三地间能源效率差异较大;并对三地的能源效率进行了无效率分解及差异性分析,其中,非能源投入和非期望产出的无效率水平对京津冀三地的能源效率影响较大;其次,分析了能源效率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规避了影响因素间的重叠与相关性,选出关键影响因素为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能源消费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同时构建了基于VECM的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并运用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对京津冀三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寻求到各影响因素对京津冀三地各自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在长期、短期及地区间都存在差异;最后,针对京津冀各自的实际情况,从整体及长远效益的角度出发,基于不同背景探究了协同发展下的京津冀能源效率发展策略,以期为京津冀相关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实现在京津冀整体能源效率提高的基础上缩小地区间差异,最终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成为具有全面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高尚道德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本文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提高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的实用性,达到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关键字]初中数学;现代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筑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也十分严峻。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中工程重大危险源施工安全事故较多
中图分类号:G423.07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新教材的投入使用,教育教学的方式得到了更新,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已逐渐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流。因此,初中化学学习方法必将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同时,注入新鲜血液,才能划上时代的烙印,体现与时俱进思想。也就是传承与创新问题。  一.历史精华的传承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引领下,课堂教学主要以“
中图分类号F129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属于《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复习的内容。复习的内容穿插在第二、三、六、八、十、十一单元和第十二单元的课题3,涉及的知识点贯穿在整个九年级教材的始终,但是知识点比较分散,要求层次也不一样,不利于学生全面学习和形成系统性知识体系。本节课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对本主题的内容进行整理并作适当拓展,使学生对其有个全面的认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条理
中图分类号:G633.91  教材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了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认识了蛋白质这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了解了认识生物大分子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让学生完成对糖类和脂质的学习,这对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而且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些都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新课的因素。  教学策略:  教师提供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