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与“缪斯”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AODENV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舍伍德·安德森的作品中常常涉及到对男女两性关系问题的探讨。通过分析《林中之死》这一文本,联系作家的生平、创作思想等,对小说中存在的两性关系进行梳理,指出,作家通过叙述者“我”的成长与格兰姆斯夫人的死亡这一对照,表达了在男女两性关系上“天才”与“缪斯”的定位。
  关键词: 舍伍德·安德森 《林中之死》 两性 天才 缪斯
  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在美国文学史上享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被威廉·福克纳称为“我们这一代作家的父亲”,并且作为讲故事者的典范,对后一代作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代表作《林中之死》以“我”的口吻叙述了格兰姆斯夫人孤独悲凉的一生。由于丈夫和儿子的懒惰粗暴,她不得不独自为养活全家的人和牲畜而终日操劳。一天,她冒着风雪到镇上赶集,背着重重的粮袋回家,不料却因疲劳和衰弱冻死在了路上。然而在她死后,这位瘦小、衰老的妇人却变成了人们眼中年轻美丽的少女。这件事对叙述者“我”产生了莫名的影响,并促使“我”重新讲述,寻找其意义。
  这是一篇高质量的经典之作,因而历来学者也对其倾注了特别的关注。纵观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两种代表性思路。其一侧重从小说的艺术形式入手,分析故事独特的叙事艺术、文体风格等,指出《林中之死》是元小说的代表作。如论文《安德森的<林中之死>的元小说特征》认为“故事所要表现的不是寓意而是追求理解寓意的途径……安德森开创了一种新的小说模式,即把小说的形式作为自身创造的隐喻”①。这种观点偏向于认为《林中之死》是作家假借叙述者“我”自述人生经历和故事的创作过程,有鲜明的自传色彩。另一种观点则将故事中“我”所讲述的故事主人公格兰姆斯夫人作为中心,着重从其人物形象、悲剧的命运及原因等展开论述。如她“畸形的思想麻木的精神”②,从而批判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压抑和工业时代带来的冲击,或认为格兰姆斯夫人“丧失了爱与被爱、理解与被理解的权利……内心的渴望和憧憬无以言表,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③。还有的论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将格兰姆斯夫人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福克纳的艾米丽等进行平行对比。总的来说,这些论文对于《林中之死》的解读主要都围绕着故事中的格兰姆斯夫人,呼喊其作为女性所受到的种种不公平待遇,悲剧的命运及原因。虽然提及了丈夫、儿子对她的冷酷无情、残酷压迫,但从两性观的角度进行的阐释仍然有所欠缺。
  一、舍伍德·安德森与《林中之死》的创作
  《林中之死》的创作前后历经9年时间,最早见于安德森的自传性著作《讲故事人的故事》(A Story Teller’s Story,1924),书中提到了这个故事的内容梗概;两年后又在自传体《柏油:一个中西部人的童年》(Tar:A Midwest Childhood,1926)中作为一个章节出现。后又经作家反复尝试、修改,最终于1933年定稿,并且编入短篇小说集《林中之死及其它》(Death in the Woods and Other Stories,1933)。安德森本人对这个短篇故事评价甚高,认为这是自己“所有短篇中质量最高和最严肃的一篇”④。
  在《炉边少女》一文中安德森自叙了《林中之死》创作的始末。童年时期在窗外偷看的少女裸体对幼年的他产生了莫名的震动和深刻的印象,在一种美的震撼中,他打了怂恿他偷窥的男孩,并且跑开。渐渐的“火炉旁那个少女的身影同我曾见过的冻死在林子里、身上破旧衣服被一群饿狗撕下来的那个老太婆的身影,奇妙地在我心头融合在一起。”⑤当然,除了炉边的少女形象,作家的母亲也被视为故事中格兰姆斯夫人的一个原型。正如格兰姆斯夫人一样,母亲埃玛亦是整日辛苦劳作,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家庭,尤其是喂养孩子上。
  安德森对于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关注由来已久,尤其是在其代表性作品《俄亥俄,温斯堡》中大量涉及。在这部表面相互独立,内在却自成一体的故事集里,主人公乔治·威拉德可以说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他的成长与众多女性人物,如情人路易丝、母亲伊丽莎白、老师凯特、朋友海伦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安德森在另一篇故事《多种婚姻》(Many Marriages)中,他谈到:尽管生活在种种陈旧恶俗的社会影响下,每个人心田里其实都沉睡着健康、向善、向美的种芽,只需有人来唤醒它。对乔治·威拉德而言,温士堡镇上的女性即是这样“一个人”⑥。在他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历程中,她们以女性的无私及魅力为他创造了深入灵魂的交流,使他重新发现自己,认识女性,并最终领悟到艺术和生命的真谛。诚然,乔治在女性的帮助下获得了成长,迈向了成年男子和艺术家的康庄大道。那么,作家在《林中之死》中又是如何表达这一观点的呢?
  二、男性的成长与女性的死亡——“天才”与“缪斯
  笔者认为,当叙述者与故事的主人公并行出现在《林中之死》时,除了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亦可以从叙述者——一个由小男孩成长为成熟男性的“我”与坚持反复讲述故事中的格兰姆斯夫人这两个人物的性别角色寻找解释。笔者认为,作家之所以如此安排小说的叙述方式,正是在追求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同时,暗藏着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探讨。
  小说中格兰姆斯夫人最初是一个农场主家的契约奴,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她在农场辛苦劳作,做饭、喂牲畜,还得忍受农场主时不时的侵害和骚扰。这种两性关系毫无平等可言,女性完全处于被男性奴役的地位。结婚生子之后,她由少女变成女人,可是仍然无法逃开繁重的家务,丈夫和儿子更是对她没有丝毫的爱和尊重,反而是奴役和轻贱。对于命运的不公,格兰姆斯夫人却只是默默忍受,一生奉献于喂养牲畜和人。这种女性处于被奴役,毫无尊严和价值的两性关系,正如凯特·米勒在《性政治》中所说的那样:“如果公正地考察我们的两性关系制度,其结果必然显示,从古至今,两性之间就是一种……支配与从属的关系”⑦。对于这种支配与从属的两性关系,叙述者“我”也流露出了抵抗的情绪。如小说中“我”对于杰克这个盗马贼的一段心理揣测,“想起他那可怕的目光真使我感到毛骨悚然”。而对于弱者格兰姆斯夫人,“我”却充满了同情。小说中反复出现的疑问句即可看出“我”对她的关心,如“如果鸡都宰光了,她就没有鸡蛋拿到镇上去卖了,到那个时候她该怎么办呢?”,“拿什么去喂那些所有的牲畜呢?”,“这很舒服,但等会儿怎么站起来呢?”⑧。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叙述者始终为身处困境中的格兰姆斯夫人担忧,并对她的命运保持着深切的关注。毋庸置疑,在她与农场主、丈夫、儿子之间,“我”同情老妇人,而对农场主、杰克及儿子为代表的男性则表现出疑惑甚至是抗拒。他们贪婪、粗暴,吸血鬼一般榨取她的青春、期盼与爱,以至于结婚三四年,她纤细的肩膀便耷拉了下来。对于这种只有冰冷、压迫,毫无尊严和平等的两性关系,“我”站在格兰姆斯夫人一边,施予同情,同时也暗含着对男性的指责。无疑,这种支配与从属的两性关系也是安德森所反对和批判的。
  当然,除了叙述者故事中的两性关系之外,叙述者“我”与格兰姆斯夫人之间也存在一种两性关系。可以说,正如《俄亥俄,温斯堡》中为乔治·威拉德开启成长之路的众多女性一样,格兰姆斯夫人也为“我”的成长提供了某种指引。当幼年时候的“我”看到老妇人的尸体后,“我身上的一种奇妙神秘的感觉使我浑身颤抖起来,哥哥也在颤抖着……尸体看上去如此的洁白可爱,很像块大理石雕”⑨。可以说,正是格兰姆斯夫人给予了童年时代懵懂无知的“我”以性与死亡的巨大冲击,对“我”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此,叙述者“我”在讲述格兰姆斯夫人平淡无奇、终日劳作、凄凉孤寂的人生时,插入自己的一些人生经历和思考便顺理成章了。正因为“我”认为哥哥对于这件事的讲述没有讲到点子上,而“我”又坚信“一件如此完整的事情必然有它的奇妙之处”,使得“我”在多年以后仍然坚持重新讲述这件事。这件事的“奇妙之处”一直印刻在“我”的心里,慢慢地与自身的经历结合在了一起,如作家所说的,“那些零碎的片段,你看,已经在岁月里慢慢地缀合成章了”⑩。就连当初无法理解的事物,如狗群在月光下围绕着格兰姆斯夫人奔跑的场景,也在日后的经历中得到了某种证明和回应。
  这种存在于叙述者“我”与格兰姆斯夫人中的两性关系无疑是作家所赞同的,即认为男性应当尊重女性,且女性对于男性的成长具有不可或缺的影响力。在《俄亥俄,温斯堡》中,女性给予乔治的是爱、梦想和生活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促使他离开小镇,开拓新的生活。《林中之死》中的格兰姆斯夫人虽然与“我”关系并不亲近,甚至可以说是陌生的,然而她间接给予了“我”以长大成人的助力,正如激发天才灵感的缪斯。
  在西方的传统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女性常常以其温柔娴静、气质非凡的形象受到钟爱,而渐渐被诗化成了激发灵感的缪斯,如《神曲》中引导主人公走向天堂的少女贝阿特丽采。然而,安德森笔下所塑造的“缪斯”却并非全然是对女性的赞美和平等对待。作家承认女性在男性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的同时,也仅仅只是把女性当做启发男性灵感的人,即女性不过是“中介人,介于创造天才与普通人之间……女人是缪斯,而男人是天才”{11}。学者克莱尔·科尔奎特通过分析就认为,安德森所坚持的观念是:男性依靠艺术拯救自己,而女性通过生育寻找命运。作家也坦承自己在两性关系上传统而老派,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表示,自己打心底里不相信女性会对文学艺术有什么兴趣。而在另一封信中他又表示,每个艺术家的身体里都孕育这一个女人。就像怀了孩子的女人一样,他也要生产{12}。在《俄亥俄,温斯堡》的开篇“畸人书”中这样描述老作家,“他安然地躺着,虽然身躯已经衰老,已经没有多大用处,可是体内的某种东西却绝对年轻。他就像个孕妇,只不过体内孕育的不是婴儿而是个青年,不,不是青年,是年轻女郎,身穿铠甲,犹如武士。”{13}可以看出,安德森一方面对女性满怀同情,刻画了许多具有独特的爱与美的女性形象,而对于男性,则更多批评的笔墨,反对甚至是痛恨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和压迫。但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摆脱自己对女性的传统认识,在中西部小城镇,女性所扮演的是仅限于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的角色。因而他在承认天才艺术家所必须的女性因素的同时,却否认了女性自身成就天才创作的可能性。所以,在安德森的小说中,女性最终不过是给予男性灵感,激发男性走向成长成熟的缪斯而已。
  总结而言,叙述者“我”和格兰姆斯夫人都可以说都是小说的主人公,将这二者置于一个两性关系的对话里,既能更加完整地了解作品的意蕴,亦能更接近作家渗透其中的两性观。安德森用文字塑造了许多或是美丽、或是善良、或是满怀梦想的女性,努力展现出女性的美,反对男性对女性的奴役,这是其积极的一面。正如格兰姆斯夫人,虽然她始终沉默着,默默接受命运中的种种艰难和不公,但是当她死去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一位美丽、年轻的少女。然而,《林中之死》中所蕴含的男女两性观,终究不过是安德森一厢情愿地将女性视为男性成长成熟的一种助力,而否定了女性本身成就天才与艺术的可能性。如此,用“天才”与“缪斯”形容《林中之死》中的两性关系,也就有了一定的说服力,亦可引发出对安德森及其作品的新思考。
  注释:
  ①封一函.安德森的《林中之死》的元小说特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5).
  ②孙树芳.安德森《林中之死》中的女性映像.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2).
  ③周立利.个体生存的状态:爱的缺失与人性的隔离——《小镇畸人》与《林中之死》的女性形象解读.河南社会科学,2010(5).
  ④赵湜,编译.万国短篇小说精选.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138.
  ⑤舍伍德·安德森.舍伍德·安德森短篇小说选.方智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42.
  ⑥何征.女性:艺术家的摩西——评析《小镇畸人》中女性人物与乔治·威拉德的关系.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4).
  ⑦转引自刘岩,邱小轻,詹俊峰,编.女性身份研究读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12.
  ⑧舍伍德·安德森,著.方智敏,译.舍伍德·安德森短篇小说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248-251.
  ⑨舍伍德·安德森,著.方智敏,译.舍伍德·安德森短篇小说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254.
  ⑩同上:256.
  {11}珍妮薇·傅雷丝.两性的冲突.邓丽丹,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92.
  {12}Clare Colquitt,“The Reader as Voyeur.Complicitous Transformations in‘Death in the wood’”in Mordern Fiction Studies,Vol.32,No.2,1986:64.
  {13}舍伍德·安德森.俄亥俄,温斯堡.杨向荣,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2.
  参考文献:
  [1]何征.女性:艺术家的摩西——评析《小镇畸人》中女性人物与乔治·威拉德的关系.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4).
  [2]刘岩,邱小轻,詹俊峰编.女性身份研究读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孙树芳.安德森《林中之死》中的女性映像.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2).
  [4]珍妮薇·傅雷丝著.邓丽丹译.两性的冲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5]Clare Colquitt,“The Reader as Voyeur.Complicitous Transformations in‘Death in the wood’”in Mordern Fiction Studies,1986,Vol.32,No.2:175-190.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由于专业训练多,文化课学习时间少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英语学习效果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质量。要整体性提高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有必要积极探索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讲授策略,课堂活动组织策略,管理课堂策略,以及有效复习策略,为高校体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专业 英语学习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1.
摘 要: 南宋伟大词人陆游一生存诗近万首,其诗中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情怀震撼和激励了一代代人。陆游的身上似乎永远贴上了民族英雄的标签,殊不知这位铁骨铮铮的亘古男儿也有深藏于心的敏感与痴情,在追求功名的大半生里,抒发至死不渝的深情。因此,对陆游爱情诗的研究有助于对陆游的认识。  关键词: 陆游 爱情诗 新论  一  爱情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永恒的主题,不仅开启了文学长河的源流,更在这条长
摘 要: 《沉香屑:第一炉香》和《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笔下少有的以婚姻作为结局的小说,乔琪乔和范柳原也是经常在诸多评论中相提并论的著名的情场浪子。前者以个人婚姻的悲欢来衬托出时代的大悲剧,而后者则是以时代的悲剧来成全一对平凡男女的大团圆。本文将从男性形象的角度来解读两篇小说中不同的悲剧意味。  关键词: 倾城之恋 沉香屑:第一炉香 爱情 婚姻 个人悲剧 时代悲剧  张爱玲惯写雪月风花,爱情琐事;弄堂
摘 要: 提到西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另一则是“生平胯下能受辱,只是羞于哙等肩”的韩信。项羽未能成就其帝业,与其自身性格不无关系,“匹夫之勇”、“妇人之仁”①、“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②,而韩信到底因何而死?谋反?亦或是说,诬以谋反?  关键词: 谋反 诬以谋反 非艺术性考虑 悲剧性  自古天下初定或新帝上位,除了改国号以求天佑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横空
摘 要: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能否利用网路阵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是极大的挑战。辅导员利用人人网这一载体,通过与学生进行网上各类形式的互动交流,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如何维护好、利用好这一平台,也对辅导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网络教育 人人网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及
摘 要: 艺术设计中的各种图形符号是一种意向载体,它们的存在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从而传达特殊含义。“留白”作为设计中一个负空间的存在符号,在艺术设计中表达着独有的特殊意义。如今,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顺应潮流、时尚的设计作品已成为一种消费文化,它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美好追求。而这些五彩斑斓的设计作品让人们觉得过于浮夸,无暇审视。反而是设计作品中的偶
摘 要: 王小波是90年代颇具争议的一个人物,他讨厌生活的设置和安排,喜欢自由,追求乐趣。他承认自己是个自由派,他的文字里也充满了自由主义思想。本文尝试用叙事学的知识,对其小说《万寿寺》的叙述线索、叙述层次、元小说特征以及狂欢化语言进行分析,来探讨作者是如何在小说中表达其自由思想的。  关键词: 王小波 万寿寺 叙事学 自由思想  《万寿寺》是王小波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篇幅最长,迄今
摘 要: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方式得到广泛关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必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策略都能有效帮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形成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移。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自主学习 知识本位 能力本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
摘 要: 教师权威代表的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以及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服从,其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重要影响。在规则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教师通常要用权威约束和引导幼儿,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则,以保证幼儿的安全,维持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规范秩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幼儿自律能力的发展。但是幼儿教师对权威有矛盾心态,对法定权威
摘 要: 小说《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最成功、最伟大的硬汉式形象。小说刻画了老人的孤寂无助和凄惨命运,彰显了人类智慧和超凡勇气,同时引发了我们对人类悲剧性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示出人类对自身存在困境的精神超越。  关键词: 小说《老人与海》 桑提亚哥 孤寂无助 一无所获 精神超越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后期的巅峰之作。在众多硬汉式人物形象中,看似平淡无奇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