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化--一种返璞归真的“化归”

来源 :中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象思维中所指的“形象就是反映于人脑中的客体的映象,或称表象,这种映象可以用物化的形式再现出来,并被人感知.”[1]rn数学中的各种图形、图表、解析式等都是反映于人脑中的事物的映象,这种映象一旦以物化的形式再现出来,就是数学形象.
其他文献
贵刊2001年第7期《对“集合与简易逻辑”的教材分析与建议》一文在谈到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的区别时有下面这样一段话: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126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
目的:介绍自制低头架(专利号:201220284456.1)的制作,分析其应用价值,为家兔颈椎病的造模提供参考。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1组、模型2组和对照组,采用自制低头架对模型
[复习说明 ]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分析 ,进而对所获取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处理 ,是信息时代处理问题的实际需要 .高考紧扣时代脉搏 ,自1 998年全国高考出现“水瓶形状”图形信
A 题组新编1 .已知函数 f ( x) =3ax + 1 - 2 a,( 1 )若在区间 [- 1 ,1 ]上存在 x0 使得f ( x0 ) =0 ,则 a∈ ;( 2 )若在区间 [- 1 ,1 )上 f( x)的图象在x轴的下方 ,则 a∈
期刊
创设教学情境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和动机的激发,以形成学生能够主动自我发展的推动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而在于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尤其化学科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们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去启发和诱导学生积极地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几年的化学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在创设化学教学情境方面的几点经验。 
拙作《高考填空题中的创新题型剖析》在贵刊 2 0 0 1年第 2期发表后 ,先后收到各地同行的一些来信 ,这些热情而带有鼓励色彩的来信及教学的进一步实践促使笔者再次着手对高考
1.过 xy平面上的曲线 C:y =x3 上的点P引切线 ,将切线以 P为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4 5°得到直线 l.当 l与 C相交于相异 3点时 ,将P点范围用图表示 .2 .已知关于 x的方程式x5+ x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文[1]、[2]、[3]介绍了求rnS=n∑i=1 1/√i和S=n∑i=1√irn整数部分的一些不等式,从而设法求出[S].但是不论该不等式如何精确,总有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文[3]中最强的一个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