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提问营造优质课堂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x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提问设计是否巧妙、合理,教师应在备课时围绕教学目的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同时还要注意提问的方法的灵活运用。也就是课堂提问常用技巧。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巧妙地运用如下几种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效;提问;营造;优质;课堂
  一、悉心锤炼提问内容
  课堂提问的内容应当紧扣教材大纲,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突破的要求展开。课堂提问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如旧知复习性提问、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知识梳理归纳性提问、拓展提高发散性提问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目标设计相应问题,安排好提问顺序。所提问题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每一次提问都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对旧知识的回顾,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通过这一问题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还是引导他们获得新的知识,教师必须心中有数。那种只为渲染气氛盲目提问会让学生感到不着边际和无所适从,起不到应预期的作用。设计提问内容要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并能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如“是不是”、“好不好”的简单问题,或学生完全不加思索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提问要能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同时,还要设计一些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知识提高和思维发散的问题,并且问题和学生要对号入座,避免简单问题对优等生没有挑战性,过难的却挫伤的学困生的积极性。
  二、适度把握提问时机
  教育家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提问。当学生还在“发愤”求“知”,但又不能立刻“知”,思维处于“困惑”之时,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人,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火候”,及时进行“解惑”。课堂提问如果问得过早,学生思路跟不上而感到突然,问得过晚,就如同“马后炮”起不了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学生的表情和反馈信息,及时地提出问题。一般来讲,教师提问有课前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的提问、课间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和课后总结性提问。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不宜过多,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一般课前应设计好,提问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水平来。当同学们在听课中流露出迷惘神情时,教师应及时提问,便于发现问题,采取果断措施,对症下药。一节课中,不可刻意追求课堂气氛热烈,一味地问个不停,使课堂教学变成提问式教学,其效果必将适得其反。一个单元、一个课时都有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所在。只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其他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因此,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课堂提问没有固定的程式,在导入、授新、讨论、练习等诸环节中都可以组织提问,或者说带着问题进行;课堂教学有时是千变万化,难以预料的,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所要提的问题,事先周密地考虑到、设计好,并根据课堂上教与学的发展情况,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策略,一旦问题出现,这时就要灵活地根据教学活动中的情况,当场设计出一些提问,以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活动。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有错误是正常情况,教师应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的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从而灵活地提出针对性强的新问题。
  三、精练提问语言
  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都表述精炼,每一个字均有深刻含义。因此,在提问时,要注意关键字和词的运用。例如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在关键字词“只有”处提问学生为什么,学生就會引起重视,经过思考明白“只有”的含义,进而理解了定义的内涵。
  四、抓住提问规律
  教学时抓住教材的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变难的提问。如在教学“分数小数互化”时,老师先让学生将几个分数如5/10.17/30、13/20、1/4.5/9.2/25.2/23化成小数,再观察结果、寻找它们规律,然后教师提问:①在这些分数中哪些分数的分子能被分母除尽?②把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你能找到 分数化有限小数的规律吗?通过这样一步步的提问,就可引导学生找到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
  五、合理应用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当你设计好了提问内容,把握好了提问时机,选择好了提问对象,那么,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而这东风就是提问技巧。提问形式要多样,由于问题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的不同,课堂提问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教师不管采用什么形式提问,都应先提问,然后再请学生回答,这样多数学生觉得自己也有可能叫来回答问题,使之保持高度注意力,积极思考。提问语言要明确,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形成符号化,教师提问语言既要顾及数学这种特点,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用自然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比如:“观察这两列数列,发现了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学生不好回答。究竟是问每列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是指两列数列对应项之间的数量关系呢?还比如:“看到此题,你能想到什么?”这样的提问,学生也不好回答。教师发问时,问题要只说一遍,尽量做到长话短,如果问题太长可用文字呈现。教师把问题说出之后,就不要再复述问题,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教师发问的习惯。倘若某个学生没有听到教师所问的问题,教师可另行指定一个学生回答。不过学生若不明了问题的涵义,而要求教师解释,教师可以用更明白的词句,把问题再说一遍。
  上一堂课简单,上好一堂课却并非易事。课堂环境如黑夜行走在陡峭的山坡,高效的提问则为前方亮起了一座灯塔。我们不能将课上到完美至极,可只要不断实践,努力探索,细心总结,勤于反思,相信我们每天都可以打造一堂优质课。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的实践育人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较为缺乏,很多高校教师意识不到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实践育人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对高职院校的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较为优良的风气,同时实践育人的观念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试对实践育人理念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义进行探讨并从中思考实践育人对高校的影响和认识。  关键
期刊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而家访则是连接这两方面的重要桥梁。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家访故事,交流我在家访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一、家访——想说爱你不容易  随着时代的飞快发展,“家访”这个曾经充满温情的教育名词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听起来那么熟悉而又那么陌生,对于班主任来说行动起来那么不情愿又那么的尴尬。因为教师家访这一传统的教育方式,逐渐被现代通信方式所取
期刊
摘 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同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低段学生会认1600个--1800个生字,会写800--1000个字。新教材的学习中,低年级学生一节课要会认10--12个生字,会写8--12个生字。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这个目标,总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提高低段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小学语文识
期刊
摘 要: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来自学习、人际关系、青春期发育等方面带来的诸多心理问题,中学图书馆利用其优雅的环境和丰富的馆藏资源,可有效帮助学生们解决这些问题,中学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可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其在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图书馆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身心迅速成长、自我意识和人格飞跃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期刊
摘 要: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推进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步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是形势发展所趋。合作学习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对语文教学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意义。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价值。  关键词:合作学习;语文合作学习;初中语文  在我们的周围,处处可见合作。在平时的教育中,教师之间的合作也比比可见。既然生活中处处有合作,合作学习的出现也是必然的。但当今的世界充满着竞
期刊
摘 要:积累在语文学习中起着最基础的作用,只有不断的积累,才能有助于实现语文知识的整合、运用、提升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积累,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如果没有积累,语文素养就无从实现。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积累学习的主体性、内隐性、构建性特征。  关键词:高中语文积累学习;积累内容;特征研究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形成,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期刊
摘 要:通过多年教学,发现偏科生学习动机不明显,学习兴趣不浓,不积极参与课堂,不愿意做作业。本文在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思想指导下,从数学教学的准备、数学教学的实施和数学教学的评价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偏科生;数学教学策略  绝大部分高中数学偏科生基础差,不勤奋,缺乏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与课堂学习无关的场景,作为数学教师应在教育教学理论、数学会考的指导下,帮助学生改
期刊
摘 要:微课视频案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教学实践和学习情境,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分析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微课视频案例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师的授课效果,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合作精神以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重点对基于微课视频案例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以及与传统讲授式的比较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对微课视频案例的教学应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微课视频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设计;教学
期刊
摘 要:儿童视角是以儿童或者成人转换而成的儿童作为叙述者,以儿童的口吻客观地呈现儿童的印象和感觉,做出符合儿童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评价。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视角,以及儿童视角缺失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教材;儿童视角;对策  1 对教材中儿童视角的分析  1.1 初中语文教材来自少年儿童生活的选材不多  在七年级至九年级的 213 篇文章中,只有 37 篇文章的选材来自或接近少
期刊
摘 要:《我很重要》,将“理”与“情”融会在一起,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既有智慧,又有情愫。其中充满了哲理诗一般的思辨色彩和干净利索的语言表现力。本文在论述在授课过程中从哲学美、结构美、修辞美三方面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从而使学生获得人生的有意启迪。  关键词:表达技巧;分析;情境交融  《我很重要》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模块工科类)的一篇现代文,作者毕淑敏是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