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退役运动员教师职业化的转换路径研究

来源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g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规定:“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的渠道,探索先入职后培训。”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退役运动员向体育教师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进行了发掘与分析,寻求退役运动员转换体育教师的最优路径。研究显示:体教融合背景下,退役运动员向体育教师职业转换过程中窘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退役运动员自身基本素养力有未逮;自身专业能力差强人意;不同运动员转换差距较大;职业转换意识落于人后;职前教育引导不以为意;不同运动员发展特征不尽相同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路径:融贯政策,充分完善体教融合激励机制;改革创新,转变思想意识与教育理念;开展培训,着重加强职业教育与职业素养;完善体系,补齐转业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完善教育制度,调整与适调教师考试合格标准。
其他文献
基于4,4’-联1,2,4三唑(BTz)的含能化合物的合成还未见报道。BTz的分解温度为285℃,热稳定性很好。同时,BTz分子内部具有多个N-N键,具有很高的生成焓。1986年Michael等人计算了3,3’,5,5’-四硝基-4,4’-联-1,2,4-三唑(TNBT)的含能性能,TNBT的计算密度1.99 g/cm3,爆压42.2 GPa,爆速9.5 km/s,含能性能优于TATB和HMX。因
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重要器官,其构型和生长发育机制等问题在发育生物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树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的抗逆生态适应性的遗传机理研究尚较为薄弱。开展胡杨根系耐盐性状遗传定位与基因解析研究,不仅可以揭示胡杨耐盐机制,还能发现耐盐能力强、根系发育稳定的优秀胡杨种质资源,对胡杨耐盐良种的筛选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为此,本研究对构建好的胡杨F1
自主游戏是幼儿教学活动中时常开展的一种游戏,其有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并通过多样化的材料让幼儿在快乐玩耍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因此,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正确进行材料的投放,确保幼儿有更多收获。一、投放简单的材料幼儿的年龄较小,在自主游戏中进行活动材料的投放,应当遵循简单化的原则,避免给幼儿投放过于复杂的材料。同时幼儿又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可以在自主游戏过程中给他们提供一些废旧物品,
期刊
本文面对滨水景观带地域精神缺失、场地活力不足等问题,以景观体验为切入点,从人景关系入手,重塑景观的互动性、主体性和个性化,重建人和景观间的联系。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归类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体验视角相关领域研究,将研究焦点聚集在以涞滩河为代表的山地城市滨水景观带设计。梳理和总结体验式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对涞滩河资源进行分类和总结、从微观和宏观上分析体验视角和山地城市滨水景观带的契合性,最后提出体
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各地乡村地区出现了“千村一面”、“村村像城镇”的现象,乡村传统民族聚落的建设方式逐渐被现代化、工业化建造方式所取代,乡村传统聚落的乡土景观面貌、生态平衡关系、人文民俗风情被不断被忽视、破坏,以至乡村原有的地域性特征逐渐消失。因此急需深刻认识到地域环境中传统民族的聚落营建的地域特征,及其与所处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未来同类型传统民族聚落的保护与特色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文
西北干旱区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煤矸山新构土体结构性差,保水保肥性能差,限制了矿区的生态恢复进程。为寻找适宜的矿区重构土体改良剂用量配比,采用模拟土柱和盆钵培养的方法,以宁夏灵武矿区的煤矸石和生土混合物作为煤矸石基质,研究混施生物炭(1%,2%和5%)和聚丙烯酰胺(PAM)(0.01%,0.02%和0.05%)对煤矸石基质物理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5%生物炭和0.02%PAM
本文以种植于河南原阳的一年至三年生灌木Larrea tridentata为研究对象,通过聚乙二醇溶液人工模拟水分胁迫和在自然条件下的渐进干旱胁迫等水分逆境,从种子萌发、形态解剖、生理生化等方面研究了该树种的抗旱性,得出以下结论:L. tridentata种子发芽过程可以在一定水分胁迫的干旱生境中完成,但是发芽过程所适应的水分胁迫范围不是很宽,水势达到-0.25Mpa以后发芽率就极低,已经基本不能适
本文以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观测的岩石、混凝土试件的变形场演化为出发点,研究了岩石、混凝土材料及结构的破坏问题。论文提出完整岩石、混凝土破坏过程中变形场演化的非均匀性指标(应变场方差)可以当作准脆性材料的损伤,基于此可建立这些准脆性材料的损伤本构关系。为了验证方法可行性,对一种岩石和一种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相对与传统的测量损伤变量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更方便地测量准脆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