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gsdf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入手,分析并归纳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进一步探究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信心,旨在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师角色师生关系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特征。合作学习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喜欢在一起交流和讨论问题,用共同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共同的方式探究新知。小组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都已经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本文就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做了如下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适宜于让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
  当今时代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体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目的就在于让中小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研工作者开展科研的情境和途径。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为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相关体验提供了基础。
  (2)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也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要求。小组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2.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能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另外,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3.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感悟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合作中探索、发现和发展。例如:在教比长短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内操作交流自己比长短的方法,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亲自参与比一比的过程,说出了很多比长短的方法。数学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创造的具有生动情感的一门学科。
   4.形成正确的评价、培养良好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参与者不仅充分表现自我,而且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信心
  学生只有对解决问题充满信心,才能使自己在探究过程中不论成功或是失败,都能精神振奋,勇往直前,不断克服探究的障碍,取得探究的最后成功。可让学生积累探究成功的体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探究的问题,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给予必要的探索时间,教师还可作适当的提示。例如,学习《曹刿论战》时,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讲起,介绍有关战争知识,甚至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未来战争的情景,总之,让学生有话可说……这样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又可以与今天的人类追求和平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就说,大胆表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地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对学生做出评价,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的探究问题的信心就会不断地在一次次成功的表达树立起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密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张扬,同时培养学生互助学习、取长补短的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徐蕾.对美术课程改革的反思[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 (01) :73-74
  [2]刘爱娟.初中思品课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与对策[J]. 江苏教育研究, 2010, (08) :40-41
  [3]刘福荣.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网络财富, 2010, (03) :77-78
  [4]李小金.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 发展, 2010, (04) :133
其他文献
一、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解  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思维和情感等特点,实现传递性、再造性、主体性、未来性、层次性的有机结合,通过施教者本身创新素质的提高和创造性优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变补短教育为个性充分发展的创新教育,相信人人都具有创造力。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  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它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厌
一、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了解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住宅是怎样建筑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了解蟋蟀是怎样建筑住宅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三、教具准备、   1、绘有蟋蟀的挂图或投影片   2、生字、生词
新课程标准的普及,犹如一阵和煦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为了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主交流合做探究的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以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为模板,实行“预习、展示、反馈”的教学模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与否,预习的效果如何,都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性。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落实新课改的关键,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那么,怎
关注生命,是21世纪的主题。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关注生命,就是让教学所蕴含的巨大生命力得到释放。因此,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进行体系,是我们一线教师所面临的更实在的任务。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对于算法多样化的教学,老师们还有诸多的困惑。即: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思维方式等不相同,所以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物理教学方面对各种能力的培养也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2009年高考江苏省单科卷第19题如下: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時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内容,正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管理应以引导为主,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实现教师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关键词】 自主发展 减负 评价促发展   新课程、新理念、新方式给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加强教师学习,建设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已成为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在实践中,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教师对新课改理念认识不深,学习不够;教师习惯于为完成任务而学习,缺少创新;教师的
毋庸置疑,德育工作是一个班主任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核心内容。可见,班主任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只有一个优秀的德育班主任,才能有效地展开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因此,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最为主要的就是要强化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提升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素养,不断塑造优秀的德育班主任。   那么,一个优秀德育班主任究竟是
诗歌是含蓄的,是跳跃的,需要读者绽放美丽的想象之花。雨果就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但是,部分高中的学生似乎已经丧失了想象的能力,课堂的毫无波澜,是没有艺术境界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是苍白无力的,无论是描述、抒情还是说理,都需要艺术境界,才能为课堂教学创造出无穷的生命力,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施展浑身解数,解放思维,为诗歌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一个艺术的境界呢?   一、形象描绘法    即用美
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是指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与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在教学时,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