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教育是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教学工作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能否在美术教学中很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教育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情趣,给学生以情感的陶冶,使学生在认识自然与社会、掌握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与能力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美术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教师们努力挖掘美术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在课外随时随地适时熏陶,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形象直接地感染学生、激发情感,恰当地进行爱家乡、爱国主义教育,则会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特别是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作为T作重点,重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锻炼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重在创设各种实践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情感成长,收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一、在新课导入中生动形象地渗透德育。
  
  教师授课,首先要抓好“导课”这一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和富有感情的语言,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使他们受到了生动的爱国教育。在新课美术鉴赏中《古代园林艺术》: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学生们均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自告奋勇地介绍家乡的著名园林:留园、拙政园、网师园等。通过学生们的踊跃发言,特别是谈到拙政园的《梧竹幽居》。大家都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在拙政园的园林主要景色之后,还可以远眺远千米之外的北寺塔,中间竞没有一处建筑的遮挡,成功的运用了借景的造园手法,达到了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同学们情不自禁的感叹太美了,仿佛第一次看到似的,纷纷感慨中华先人造园艺术的精湛,一股对家乡的的自豪感油然而起。
  
  二、在美术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美术课不是政治课、品德课,不是靠理论说教和标语口号式的教育,而是靠视觉艺术形象或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感染、熏陶,使学生等到启迪,领悟道理,受到教育。在美术教材中,每幅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如诸多美术教材都是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好内容;教材还命题创作。培养学生美好生活的教育。在教学到现代绘厕中介绍大画家徐悲鸿,学生们都提到徐悲鸿画的马很有特色,而且是最有名的,他运用酣畅奔放的墨色渲染头、颈、胸、腿的部位,又以干枯笔法扫出鬃尾。在介绍到他的《奔马图》从这幅面的题跋上看,此《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垒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戒。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这种浓浓的爱国之情也深深地的感染了学生,使得学生在艺术鉴赏当中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抓住美术教育的情感调节功能。生动具体地渗透德育。
  
  美术教育属于情感教育,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米勒的《拾穗者》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麦穗,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地劳动着,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特别对“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拾穗》的艺术魅力在于通过刻画劳动的美,表现出一种淳朴自然的情感,用坚实而凝练的笔调描绘出农妇朴实、勤劳、诚挚的品格。
  现实主义的作品赏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作品所隐含的深刻思想。对美术教学中的鉴赏不难体会到,劳动者的身躯和脸庞都因为劳动而别具光彩,整个民族是劳动者在滋养,整个国家是劳动者在缔造,千百年来他们的劳动之心不曾犹豫,因此以劳动者为主题的绘画总能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人们内心情感的流动。学生们一定会身临其境地从作品中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情感调节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象与道德观念就自然地水乳交融结合在一起。
  
  四、在美术技能训练和实践活动中。自觉地渗透德育。
  
  美术技能训练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技能素质、文化修养和个性特长的重要形式。在纯技法训练课上,严格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美术创作,以培养锻炼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有时搞一次集体创作,还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他们学会了顾全大局、团结合作,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美术实践是美术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实践中渗透德育,使美术课教学具有育人功能。如为了配合校德育处组织的热爱解放军的主题活动,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亲手绘制的一幅画或一件小制作送给可敬可爱的人,既深化了主题活动,又使学生形成了强烈的热爱解放军叔叔的思想感情,从而激起学生对解放军的崇敬和向往之情,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保卫祖国的信念。
  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以生活德育、情境德育总体思路为指导,以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突破,用美术的形式切实开展了各种德育活动,收到了一定的育人效果。寓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于美术教育,才能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开出美丽的花朵!
其他文献
导语,在教学过程中,也叫开课语,课引子,导人新课等。指在上课开始时,教师讲述的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标的话语。  那么,导语在教学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又该如何巧妙地设计课堂导语呢?    一、吸引学生的注意    任何学习活动都始于学习者的注意。注意是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而在初上课时,有的学生在讲小话,看课外书籍,做其他学科的作业等。因此,导语的设计和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分析目前我国少年篮球运动员培养的策略,发现篮球意识训练在少年初期篮球训练过程中重视不足,因此文章对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与作用,以及篮球意识的定义、构成分类,不同意识的训练方法作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贡献一点力量。  [关键词]篮球运动;篮球意识;少年运动员;培养与训练    篮球比赛是一项集体对抗性质的竞技项目
[摘要] 目前,各高校普遍采取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是辅导员制度。辅导员的职责主要是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状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针对学生身上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I导,化解矛盾冲突,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等。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背景;辅导员;心得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管理的学生人数通常有四五百、至少两三百。工作压力之大,任务
【摘 要】本文结合德育新认知及实践经验加以探讨,以求进一步梳理我们工作上的困惑,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班级管理 培育心智 情感教育    教育是一门培育心智的综合艺术。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决定了它必须训:究思想、科学和艺术。讲艺术,就是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教育的技巧,具有教育机智,具有灵活性。知道传授的渠道在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的现象非常普遍。现实需要我们这些为人
兴趣、知识和能力是现代小学生最需要的,也是英语教师所追求的。英语学习对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死板、单一、枯燥乏味,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营造英语氛围,激发兴趣    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没有英语环境,教师就要刻意创造英语环境。  如:It’s time to start now .Open your books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向学生强调要点,给学生表达机会,了解学生心理活动过程和掌握知识的反馈等多种功能。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设问质疑及反馈。  [关键词]设置疑问;创设情景;激发;引导      创设问题情景在文科教学中用的较多,在理科教学特别是物理教学中恰当的创设问题情景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很大。俗话说的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是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
【摘要】据对席桥中学124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有29.1%的男生;37.4%的女生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上不上体育课无所谓。所以体育课堂教学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本文就如何提高学体育课质量的途径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提高;体育课堂质量;途径    一、晓之以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欲望    教师应该对学生采取多方面
[摘要]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的阅读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与体悟。教师在阅读教学文本解读从阅读视野、历史视野及教学的视野中,坚持浃洽兴起策略、以意逆志策略、深入浅出策略,才能最大发挥文本的价值功能,实现文本的的现实意义及审美存在,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理性智慧及人格建构。  [关键词] 阅读教学j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摘 要】本文主要从体验阅读文本,确立主体意识和“套板效应”,多焦度解读文本两个方面来探讨怎样用好文本资源,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关键词】文本资源 人文素质 体验 语文    当前大学教育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推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机油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又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语文课堂应是主渠道。用好
在课堂上,如何将身边的物理现象引入课堂,让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转化为对物理知识探究的动力,激起他们对物理规律的探究兴趣。笔者从事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二十多年,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身边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思考与实践。    一、利用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兴趣    笔者所在的农村的一些地方,素有“中国绣球之乡”美誉,大多数的农村妇女都会刺绣,很多的女学生由于家庭生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