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本的多样性解读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aiyid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从体验阅读文本,确立主体意识和“套板效应”,多焦度解读文本两个方面来探讨怎样用好文本资源,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关键词】文本资源 人文素质 体验 语文
  
  当前大学教育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推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机油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又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语文课堂应是主渠道。用好阅读文本资源,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
  
  一、什么事人文素质
  
  我国学者钱穆考察,“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文化。人文素质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素质,就是以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为切人点的综合素质。包括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古典文化有相当的积累,理解传统,并具有历史意识,承认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于差异、不同、另类,甚至异端,能够报以宽容的态度,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轻视人文学科,必然导致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衰退,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叶朗《人文学科大有作为》)。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二、用好文本资源。提高人文素质
  
  语文课堂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几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现行的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大都实现了多元化和精品化,利用好这些文本资源,把文本阅读作为语文学习过程的起点,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寻求与阅读文本相关联的生活领域,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对生活的阅读,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
  1、体验阅读文本,确立主体意识。文本阅读,是阅读主体以自己的经验对文本进行阅读、体验和再创造的活动,是阅读主体对所经历的事件和生活得意中体认与感悟,是个体生命经验的结晶。其实历来文章大家在他们的创作中也是在体验他人的生命时,注入了自己的感悟,丰富着作者的创作。这些阅读文本凝聚著作者的文思和情结,涵盖着语文知识和技能,决不只是语言技巧和文字材料的简单堆砌,它不仅贯穿着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作者对生活得感悟和语用经验也高度优化于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是写昭君之怨,也是在寄托自己在政治上屡受挫折之后的感慨。诗人一生志高气洁,然而唐代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使他的抱负难以施展。任左拾遗时,因上疏救房绾,触怒皇帝,被迫辞官,奉旨还家,最后漂泊西南,其才高不遇,终而见弃的处境,与王昭君可谓千古同调。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对自己漂泊人生的感悟与体验;余秋雨“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独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哄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的感慨与世纪末之争的余秋雨冲出文化突围的切身体验不无关涉。文本的阅读就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文本创造性的鉴赏、评价,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人文素质。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历史,有他自己的个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而这一目的得实现程度取决于是否调动了学生对于学习活动体验与反省的积极性。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体验式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来实现的。教师应创造条件,启发引导学生进人文本,去体验文本的立意、内涵、意象,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所以杜威说教育是经验继续不断的创造。不能“泛政治化”、“模式化”、“功利化”,不能“认知趋同、答案统一,甚至唯一”,要尽量摆脱千篇一律的公式和套话,要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去寻求对文本的解读。不要指望解读有标准答案,不要指望解读有固定的模式,不要指望通过“捷径”来求得文本解读的“正解”。解读文本,要做到“人乎其内,出乎其外”,走的进去出得来,如何入,如何出,一切都产生于读者(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主要写策士冯谖焚券市义、游说惠王、戒立薛庙三件典型事件来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对于教师的施教,学生表现出很强的能动性和自由度,特别是“狡兔三窟”对于当今学生在选择设计人生道路方面的双重意义,更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感知思维方式和知识技能水平对阅读文本从不同视角与层次说出了自己真切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学生或把“狡兔三窟”与“精诚专一”的品行联系在一起,悟得“滚石不生苔”的真谛;或对当今社会上的“跳槽”现象有了新的认识,不再盲目地、一味地进行褒贬,而是把它看成职业发展的一把双刃剑,切实体会了复合型、通用型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急需,激发了努力学习,提高素质的积极性,或由文本想到要为自己建造精神的三间小屋:一间盛放着事业,一问盛放着爱和恨,一间盛放着自我。这种对文本的阅读体验不仅弘扬了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并且在体验文本中获得了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大有裨益。
  2、摒弃“套板效应”,多角度解读文本。“套板效应”是近代文艺心理学的术语,原指“一件事物发生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朱光潜《咬文嚼字》),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用政治的眼光来解读文学作品,学生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也逐渐形成了思维定势,对于文本的解读局限在预习提示和教学参考材料的现成的观点上,甚至上纲上线,导致人文性教育严重缺失,学生人文素质低,思维僵化,造成了文本资源的大量浪费。这是“套板效应”带来的弊端。
  《论语述而》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表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教育智慧。这个“愤”和“悱”就是指人们苦苦思索而未果的状态。这又标识着学生对于探索性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不是现成结论的简单展示,而是从“存疑”到“释疑”并在新的基础上“生疑”的过程。我们的教学必须努力营造并积极捕捉这样的状态。如果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是注重其“唯一的”社会意义,而是把文本中蕴含的知识内涵和人文内涵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引导学生合理地解读文本,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甚至化为自身的修养,那就是摈弃了“套板效应”,文本的多重意义就会向学生展开,学生的思维品质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传统的文本解读方法往往被锁定在“社会解读”这一层面上。人们习惯于(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社会解读法奉为金科玉律,以主题的解读代替作品文学性的品读与感悟。朱自清先生 在《荷塘月色》中用如诗的笔墨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如梦如幻之感,令人如痴如醉,但一句“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失意的情感”,就将文本中的画面美、意境美、语言美砸的面目全非,学生的审美隋感还如何培养?而文学作品的产生与作家自身所处社会背景、思想状态、写作时的瞬间心理体验密不可分。即使用社会解读法来阅读文本,也必须考虑到作品的时代特点。吴伯萧在1961年写过一篇散文《难老泉》,在描绘祖国五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轰轰烈烈时,这样写到:。这里矗立着多少厂矿的烟囱,浓烟弥漫,告诉人新兴的工业发达”。那时,我们新生的祖国百废待兴,人们也没有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发展工业不免以高消耗、重污染为代价,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今天我们队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眼光,从而分析作品的社会意义,是不是要戴上“科盲”的帽子?
  当然,文本解读的切入点除了“社会解读”外,还应包括“文化解读”、“人性解读”。
  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断魂枪》中的主人公沙子龙究竟是“识时务的英雄”还是“退缩软弱的狗熊”就很值得引导学生去领悟。沙子龙身上体现的“双重性”(白天形容猥琐地当客栈小老板,晚上独自威风凛凛地操练祖传秘技“断魂枪”)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断魂枪”喻指什么?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这必须结合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清朝末年)与文本材料(情节及载体——语言)进行分析。清朝末年,中国传统文化(武术是三大“国粹”之一)在与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明显处于下风,传统文化何去何从?老舍先生在文中是把“沙子龙“断魂枪”喻指为中国传统文化,沙子龙身上体现的正是“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市”的特征,也是传统文化“二重性”的特征。老合先生表现的对传统文化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假若用“社会批判”只能是难以领悟作品中体现的深层意蕴,或者是牵强附会,也是对阅读文本的肢解,达不到鉴赏的目的。
  《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被选人语文教材中,对于诗歌最后两句“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的传统解释为:别再提这件事了,还是努力加餐保养身体吧。这是思妇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想法。如果能把作品放在东汉这一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引导学生作出这样的解读:“加餐饭”应指思妇所想念的人。意思是说,时至今日(岁月忽已晚),你已捐弃我这样久,就不必再说了,祝你好好保养身体吧。这合于古诗的“温柔敦厚”之旨,且韵味委婉敦厚。再如《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正与此句意合。这就突破了“套板效应”的羁绊,强化了文本第一的意识。此外,在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给予关注的同时,还要抓住人文教育的大好时机。思妇被弃,理当对“君”满怀怨恨,但她依旧劝慰远人保重身体,这种宽恕处人的方法不正是我们今天推崇的宽容的美德吗?“对于差异、不同、另类甚至异端,能够报以宽容的态度”又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产生共鸣,实现由知识传授向提高素质的转化。
  再看“人性解读”。“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无疑是人们各种独特内心感受的外在体现,因此对文学作品进行。人性解读”也是十分必要的。《长恨歌》是白居易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是理解上矛盾十分突出的一篇。诗人本人的看法就很矛盾,一方面他贬低《长恨歌》:“时之所重,仆之所轻。”另一方面他又把《长恨歌》视为自己的代表作:“一篇长恨由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而后世评论家有人以为是讽刺荒淫,有人以为是歌颂爱情,有人以为兼而有之。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偏差,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不无关系,作者的儒家思想观念与作为诗人发自内心的情感之间存在着矛盾,形成了作品内容在国家命运和个人爱情之间的内在张力。
  鲁迅先生曾说过:“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位作家创作的作品,自面试之日起,就面临着各类读者的解读,每类读者群的解读应该是读者的权利,旁人是无权干涉的。学生是一个独特的阅读群体,他们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对文本的解读角度。教师就是要把语文课堂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主渠道,充分利用好文本资源,从多个层面解读作品,启迪智慧,丰富语文积淀,提升人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  我们该如何把握家庭作业的“质”与“量”。一、当前家庭作业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作业“质…量”问题的严重后果,三、如何把握家庭作业的“质”与“量”:一定先把作业量降下来。这样才能很快地减轻学生的负担,为作业的高质商效创造条件。对于“质”的问题整体的要求上应该是1、目的明确。2、形式多样。3、要求严格。  [关键词]  家庭作业;“质”“量”    又是一个周五,学生们又可以和爸爸妈妈
近几年来,中高考作文主要形式是想象型作文、评述型作文、感悟型作文和话题作文。这些形式大多适应于考生尽情发挥,具有开放性和辐射性,给考生很大的想象空间,题材灵活,立意多元化。  作文重在求新。构思、立意、形式、取材等都要创新,方能赢得读者的青睐。对于考场作文,一般人都有话可写有生活素材填充,但关键在看谁写得新,写得巧,写得深。作文教学也就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鼓励逆向思维,创新能力。不满足于一文体的
导语,在教学过程中,也叫开课语,课引子,导人新课等。指在上课开始时,教师讲述的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标的话语。  那么,导语在教学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又该如何巧妙地设计课堂导语呢?    一、吸引学生的注意    任何学习活动都始于学习者的注意。注意是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而在初上课时,有的学生在讲小话,看课外书籍,做其他学科的作业等。因此,导语的设计和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分析目前我国少年篮球运动员培养的策略,发现篮球意识训练在少年初期篮球训练过程中重视不足,因此文章对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与作用,以及篮球意识的定义、构成分类,不同意识的训练方法作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贡献一点力量。  [关键词]篮球运动;篮球意识;少年运动员;培养与训练    篮球比赛是一项集体对抗性质的竞技项目
[摘要] 目前,各高校普遍采取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是辅导员制度。辅导员的职责主要是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状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针对学生身上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I导,化解矛盾冲突,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等。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背景;辅导员;心得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管理的学生人数通常有四五百、至少两三百。工作压力之大,任务
【摘 要】本文结合德育新认知及实践经验加以探讨,以求进一步梳理我们工作上的困惑,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班级管理 培育心智 情感教育    教育是一门培育心智的综合艺术。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决定了它必须训:究思想、科学和艺术。讲艺术,就是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教育的技巧,具有教育机智,具有灵活性。知道传授的渠道在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的现象非常普遍。现实需要我们这些为人
兴趣、知识和能力是现代小学生最需要的,也是英语教师所追求的。英语学习对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死板、单一、枯燥乏味,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营造英语氛围,激发兴趣    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没有英语环境,教师就要刻意创造英语环境。  如:It’s time to start now .Open your books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向学生强调要点,给学生表达机会,了解学生心理活动过程和掌握知识的反馈等多种功能。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设问质疑及反馈。  [关键词]设置疑问;创设情景;激发;引导      创设问题情景在文科教学中用的较多,在理科教学特别是物理教学中恰当的创设问题情景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很大。俗话说的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是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
【摘要】据对席桥中学124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有29.1%的男生;37.4%的女生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上不上体育课无所谓。所以体育课堂教学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本文就如何提高学体育课质量的途径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提高;体育课堂质量;途径    一、晓之以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欲望    教师应该对学生采取多方面
[摘要]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的阅读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与体悟。教师在阅读教学文本解读从阅读视野、历史视野及教学的视野中,坚持浃洽兴起策略、以意逆志策略、深入浅出策略,才能最大发挥文本的价值功能,实现文本的的现实意义及审美存在,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理性智慧及人格建构。  [关键词] 阅读教学j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