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创设情景,自然导入
情境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语境、自然情景或模拟真实情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的或者接近真实的具体场景,为语言功能提供充实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阶段如能创设活泼、生动、准确的情景,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例如,在学习人称代词时,我这样设计情景:
T: Listen to me and guess: who is he? Can you?
Ss: Yes.
T: He is very tall. He is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Ss: He is Yao Ming.
T: Yes, you are right. Who can describe him?
Ss: He is a famous basketball player. He is my favourite star.
T: Who is she? /Do you know her?
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从学生如何积极、如何兴奋、如何投入的情形我们可想而知,学生学并快乐着。
二、 创造语境,实际操练
设计真实的话题语境,让语法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如:学习语法: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 + 动词原形”我们可以这样让学生动起来:利用多媒体把各种职业生动地演示出来,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职业,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分成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分给学生采访任务,让他们作为记者去采访同学“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再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采访结果。这样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实践活动,使语法知识得到了活学活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结合实际创造真实的情景,我发现他们不但轻而易举地掌握了知识点,而且可以灵活运用,令我倍感欣慰。
总之,结合实际创造真实的情景,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既发展学生智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联系实际,灵活举例,让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用得自如,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 经常归纳,适时总结
在学完一单元后或某个语法项目后,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如学完被动语态后,我对被动语态用法作了小结,采用列表的形式,用概括的语言写出要点。
这样既可加深记忆,又可以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总结可以使知识掌握得更扎实、牢固,运用的更灵活,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 适当检测,及时反馈
教育离不开评估,教学离不开检测。检测是衡量教学成果的重要工具。适当的检测能促使教师拓宽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考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推进英语教学的发展。鉴于此,在每节课我都会设计一些适当的课堂练习,及时收集反馈来的信息,及时矫正补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更好地促进教学。
例如,在学完neither ... nor/either ... or/not only ... but also后,我出了如下练习。
1. Neither he nor I______from Canada. We are from Australia.
A. is B. are C. am D. be
2. Either you or he______right.
A. are B. is C. does D. were
3. Neither Mary nor her brother good at singing.
A. is B. are C. is not D. are not
4. Not only Tom but also Alice and Mary______busy.
A. is B. was C. are D. has
五、 形式多样,灵活运用在趣味性活动中教学语法
趣味性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的语法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在游戏中学习语法。寓教于乐不仅可以复习和巩固所学语言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的语法内容时,教师可设计猜测游戏,将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做动作,另一组用句型“What is he/she doing? He/She is ...”猜测动作的意思,最后公布两组得分情况。由于学生水平相当,每组学生求胜心切,所以参与意识较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这样的趣味性活动中,学生既掌握了语法知识,也复习了所学词汇,同时还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情境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语境、自然情景或模拟真实情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的或者接近真实的具体场景,为语言功能提供充实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阶段如能创设活泼、生动、准确的情景,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例如,在学习人称代词时,我这样设计情景:
T: Listen to me and guess: who is he? Can you?
Ss: Yes.
T: He is very tall. He is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Ss: He is Yao Ming.
T: Yes, you are right. Who can describe him?
Ss: He is a famous basketball player. He is my favourite star.
T: Who is she? /Do you know her?
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从学生如何积极、如何兴奋、如何投入的情形我们可想而知,学生学并快乐着。
二、 创造语境,实际操练
设计真实的话题语境,让语法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如:学习语法: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 + 动词原形”我们可以这样让学生动起来:利用多媒体把各种职业生动地演示出来,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职业,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分成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分给学生采访任务,让他们作为记者去采访同学“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再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采访结果。这样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实践活动,使语法知识得到了活学活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结合实际创造真实的情景,我发现他们不但轻而易举地掌握了知识点,而且可以灵活运用,令我倍感欣慰。
总之,结合实际创造真实的情景,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既发展学生智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联系实际,灵活举例,让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用得自如,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 经常归纳,适时总结
在学完一单元后或某个语法项目后,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如学完被动语态后,我对被动语态用法作了小结,采用列表的形式,用概括的语言写出要点。
这样既可加深记忆,又可以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总结可以使知识掌握得更扎实、牢固,运用的更灵活,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 适当检测,及时反馈
教育离不开评估,教学离不开检测。检测是衡量教学成果的重要工具。适当的检测能促使教师拓宽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考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推进英语教学的发展。鉴于此,在每节课我都会设计一些适当的课堂练习,及时收集反馈来的信息,及时矫正补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更好地促进教学。
例如,在学完neither ... nor/either ... or/not only ... but also后,我出了如下练习。
1. Neither he nor I______from Canada. We are from Australia.
A. is B. are C. am D. be
2. Either you or he______right.
A. are B. is C. does D. were
3. Neither Mary nor her brother good at singing.
A. is B. are C. is not D. are not
4. Not only Tom but also Alice and Mary______busy.
A. is B. was C. are D. has
五、 形式多样,灵活运用在趣味性活动中教学语法
趣味性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的语法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在游戏中学习语法。寓教于乐不仅可以复习和巩固所学语言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的语法内容时,教师可设计猜测游戏,将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做动作,另一组用句型“What is he/she doing? He/She is ...”猜测动作的意思,最后公布两组得分情况。由于学生水平相当,每组学生求胜心切,所以参与意识较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这样的趣味性活动中,学生既掌握了语法知识,也复习了所学词汇,同时还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