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爱享”阅读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te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书籍就是一种“使用”得当便可以为自己带来快乐的“游戏”,快乐是最主要的;然后,才是获得此前不曾接触过的、被叫做“知识”“能力”“情感”的一些东西。由此看来,指导一年级学生开始阅读、爱上阅读、享受阅读,还真是一件颇富挑战的事情。
  一、打好学习基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万丈高楼平地起,总要先打地基;即便一年级学生把读书当做“游戏”,也总要先熟悉一下游戏规则。对于阅读,一年级学生刚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课堂来到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的小学课堂,有一些不适应是正常的,所以,先不说读什么、怎样读,先知道读书前需要做点什么准备工作是必要的。一是读书时的姿势,“身正肩平脚并拢,书本稳稳捧手中。双眼有神看书本,还要稍稍往后倾”总要记住。这样的句子稍稍嫌长,也可以换另外的版本“头要正,背要直,脚要平,眼离书一尺,胸离桌一拳,书本手中拿,稍稍向外斜”,用唱儿歌的形式,选择在阅读开始前,引导学生熟读识记。这样做,不为别的,阅读活动的开展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健康;二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总要学会最基本的阅读操作。例如,阅读开始前,如果是短文,总要先数数有几段,然后用①②等标好。一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秋天》所附练习就已经要求学生会数段落了,“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还配插图提示说“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呢。而如果是诗歌,就数数有几句,同样用①②等标好。又如,遇到不认识的字,知道先用铅笔圈出来,再去问老师、问同学、问爸妈、问字典等,方便到时寻找、不会遗忘,进而理解文本。
  二、建立阅读经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尽管一年级学生对一切活动都充满好奇和求知欲,但在正式的阅读之前,他们还没有建立起直接的阅读经验和愉悦体验,对阅读还谈不上什么好玩不好玩。这时,就需要教师各显神通,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来凸显阅读的好玩和有趣之处。
  如教学《秋天》时,时在中秋,黄叶初落,雁始南飞。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配图用多媒体播放FLASH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幅“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秋景图,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图理解,什么季节、有哪些景物、喜欢、不喜欢等。以此为基础再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就会对文中所写景物有所理解和体味。
  又如教学《影子》时,正值秋末冬初,天气多晴好。接受课文配图内容的辅助:玩游戏图、滑旱冰图和课后练习中说位置图,教师就可以在阅读之前带领学生到教室前的空地上玩一玩“踩影子”游戏,并有意融入有关课文内容的教学,如提醒学生观察影子的方向、特点等。这样,就会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带进对课文内容的认知与理解之中。及至正式的阅读要求发出,学生们就会因此前的游戏过程:主要是游戏带给自己的快乐体验,而迅速且认真的进入到阅读活动当中。在这种情境创设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如讲故事、设悬念等。前者有助帮助学生感受所阅读内容的神奇之处:“奇文共欣赏”,后者则会吊起学生阅读的胃口,每一个学生都想知道“欲知后事如何”,“后事”到底发生了什么、是怎么回事等,然后就会高兴地去作自主阅读。
  三、采取合适形式,让学生享受朗读过程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为什么会这样?读书是“快乐的种子”(西塞罗)啊!会让人“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潜)啊!但要感受到这一点,“只有充分地读,才能有所感知,有所感悟”(课标语)。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这“充分地读”就是指朗读。大声地、有感情的读,以达成如课标在阶段目标“阅读”项下所要求“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为此,教师的示范朗读,以作学生阅读的引领是第一重要的。譬如《秋天》,对文中五个“一”字的读音就需要教师示范正确读法;《小公鸡和小鸭子》中,为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使用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可以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这一点,也需要教师的示范朗读;而示范朗读《吃水不忘挖井人》,则有助学生理解每一句话、每一段话的含义和体现在其中的思想感情。同时,与具体的阅读内容相关,教师所采取的合适的阅读形式,也很重要。
  如朗读《江南》时,配以纯音乐《春烂漫》,让学生边听边读,在音乐中领略江南美景,就很入情入境,也有助学生“享受”朗读的过程;而教学《动物王国开大会》就适宜按照课后练习第一题的要求,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抓住关键语句,从情感上读出老虎的威严、狗熊的憨厚以及狐狸与大灰狼的语重心长,从语感上读出疑问句和祈使句的应有语气。这样,学生读过、體验过、愉悦过,有所获,就会更加喜欢上阅读。
  总之,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指导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美好。学生以阅读为“至哉天下乐”(欧阳修),享受这一过程,就不枉是真的爱享阅读了。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北关街小学(054001)
其他文献
一、更新"十五"校长培训观念1.以人为本,突破传统理论束缚心理学的发展告诉我们,仅仅通过强化或模仿来形成和改变个体行为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已难以适应时代的特征;人本主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确定以后,就必须运用“沙里淘金法”精心选择闪光的材料,然后运用“串珠法”巧妙地把它们串联在文中。但是,仅对这些材料简单叠加,毫无修饰地罗列,文章就会显得呆板乏味。如能综合运用多种引出材料的方法,就会使文章灵动而有新意,给文章增色添彩。  一、渲染式——环境渲染,烘云托月  渲染式就是在引出材料前刻意进行一番环境的渲染和烘托。这样不仅拓展了读者的
深层水泥搅拌桩在工程中的应用徐少平(温州市瓯海联建开发公司,325005)温州市属于浙南地区的滨海平原,第四系覆盖层很厚。上部为滨海相软土层,下部为滨海相沉积冲积层。细砂层或砂砾层一
某医院病房楼为5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4 300m2,于20世纪80年代末建成.由于医院发展需要,需改造及扩建,主要项目如下.(1)原病房改造2间作公共卫生间.原为预制板楼面,改为卫生间
期刊
北京市蜜蜂授粉产业化模式主要有自发组织模式,蜂农专业合作社组织模式,专业授粉企业化模式等。蜜蜂授粉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需注意授粉技术标准化的实现,授粉合同的约定,农药及生
一、从探究中来1998年我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发展心理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建构主义的理论,知道了教学不是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根据自身原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建立清晰的操作路线,对文本内容特征、对生本学力基础、对教法学法积累等情况进行归结性分析,这样才能自然建立朗读教学指导体系。朗读文本有多重标准加以限制,一些师生还存在不少认知偏差。大声读只是朗读的一个条件,变声读也是朗读的一种技巧,要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教师还需要对朗读指导方法展开科学构建,为学生朗读学习提供更丰富的动力支持。  一、抓住典词佳句展开朗读引导  
大模板施工工艺是剪力墙结构建筑工业主要方法之一。近10年来研究开发了大模板底层大空间上层大开间结构,以及配套的应力配筋、双钢筋等预测混凝土模板作永久模板的现浇叠合楼盖
陶行知强调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作文教学也应如此,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与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生活,让学生充满情感地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家庭,真切地感受一切,去学会为生活感动。学生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