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波涛汹涌的太平洋西岸,在碧波荡漾的渤海湾畔,在九曲十八弯的海河下游,有一座魅力无穷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塘沽。改革开放为这座依海而生、依港而兴的城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说到底,塘沽区还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自800多年前,就有各种文化相伴而来。塘沽区有6种传统文化,如渔文化、海港文化、码头文化、盐文化、炮台文化以及碱文化,并有全国“版画艺术之乡”称号。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近年来,塘沽又新建了一项“石文化”,这就是有国内首创“现代露天汉字博物馆”之称的——外滩文化墙。
文化墙以“汉字大观”为总标题,全长约2100米。集“中华文字发展史”、“中华书法演进史”和“中华文学发展史”为一体。它的建设不仅为滨海新区增添了一处内涵丰富的旅游景观,而且已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化墙的深刻内涵,特别是让中小学生能够有效地亲近传统,感受悠久、博大的祖国优秀文化,浸染精神底色。我们找准切入点,本着“弘扬文化,传承文明”从娃娃抓起的原则,积极与塘沽区委宣传部、塘沽区旅游局、塘沽区文联取得联系,争取支持,充分利用我区独有的教育资源开展了以宏扬中华文化、爱我滨海为思想内容的“我是文化墙小导游”活动。
活动伊始,就得到了全区中小学生的积极响应,孩子们踊跃报名。经过严格的筛选,60名学生脱颖而出,他们品学兼优,仪态大方,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好、形象好、记忆力强,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2005年3月,第一期导游班顺利开班。开班典礼上,塘沽旅游局、文联、教育局等领导出席并分别讲话,对首期60名小导游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并通过授旗、赠书,勉励孩子们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亮相在家乡父老面前。为保证首批导游员在“五一黄金周”上岗,我们聘请了塘沽文联主席及专业导游讲师任教,经过近两个月严格的免费培训,小导游们迎难而上,课上认真听讲,课后从导游员必备的素质到内容讲解都进行了刻苦练习。为了避免照本宣科,不少孩子在课后主动地上网查阅,有的还到图书馆广泛收集资料丰富讲解内容。特别是一些小导游还在家长的陪同下,几次到文化墙实地演练,表现出了敢打硬仗的精神。
4月底,小导游进行了首场演练,塘沽区教育局等有关领导对小导游进行验收,对小导游短期培训所取得的成绩给与了肯定和表扬,并为他们颁发了首批“文化墙”小导游证。5月1日上午9∶00,首批小导游统一着装,随着飘扬的“小导游班旗”来到文化墙,开始了第一次的上岗服务,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导览塘沽文化墙“汉字大观”景点。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向游人们介绍,把学习的导游职业知识和相关的祖国传统文化知识,融会贯通于导游服务之中,积极向社会和游人宣传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塘沽的巨大变化。你瞧,面对客人,小导游们是那样胸有成竹,镇定自若。灿烂的笑脸、娓娓动听的语言、得体的手势,让游客们连连叫好。孩子们当导游的热情感染了众多参观的游客,博得了广大游客的一致赞赏。
这次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仅“五·一”黄金周期间,我们就接待游客二十万人次。由孩子承担导游讲解在我区还是第一次,该活动分析了我区青少年儿童成长特色,通过让孩子们进行职业体验的形式,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增加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主人翁意识,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经过导游训练的孩子不仅得到了岗位体验,从对文化墙的讲解中也拓展了祖國传统文化的学习。据小导游反映,他们多次给班上的同学进行了“文化墙”导游,一股传统文化热在他们家里、班上、校园中升温。活动结束后,我们及时召开总结会,许多孩子在征文中纷纷表示当导游的乐趣和对于学习的帮助,不少家长也向我们叙述孩子成为导游员后,在学习成绩上的进步。这项活动带给孩子的是自信心的培养、与人交往能力的锻炼和学习上的促进与提高。
“我是文化墙小导游”活动开展3年来,我们应教育局邀请在春游期间为全区30余所中小学进行了“海河红色游”文化墙部分的导游服务;应邀为天津市各区县宣传部部长作导游服务。天津交通台、《今晚报》塘沽新闻、塘沽电视台、北方经济时报等多家媒体给予了多次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好的反响,为家乡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展现滨海新区少年的良好风貌,有效地促进了塘沽区素质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及旅游事业的发展。
现在,文化墙小导游已经举办了六期,深得中小学生的喜爱,目前累计培训导游员200余人,仅每年两次黄金周就接待游客累计达二十万余人。导游员培训讯耗资8000元,因我们不仅提供讲解材料,还要制证,颁发纪念品。目前,该活动已经成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活动,并获得2006年全国区域性“为孩子鼓掌”主题活动的最佳创意奖和最佳活动奖。
既然是一项好的活动,那么就需要考虑如何实现让这项活动长期化。因为长期化将能够保证更多的孩子可以参与其中,接受培训的这些小导游的背后毕竟还有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同样有着这样的需求。为此,我们构思今后小导游活动将分学区片展开,每年培训一个学区片,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形成良性循环,参与的孩子会更多,并且他们就能够承担起对本校春游活动的导游任务。
随着滨海新区的发展,文化墙小导游只是一个起点,滨海新区各旅游景点中将会看到更多的小导游,他们将带动滨海新区经济、旅游等事业的发展。
我相信,祖国的明天更美好!小导游的明天更辉煌!
(作者单位:天津市塘沽区少年宫)
说到底,塘沽区还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自800多年前,就有各种文化相伴而来。塘沽区有6种传统文化,如渔文化、海港文化、码头文化、盐文化、炮台文化以及碱文化,并有全国“版画艺术之乡”称号。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近年来,塘沽又新建了一项“石文化”,这就是有国内首创“现代露天汉字博物馆”之称的——外滩文化墙。
文化墙以“汉字大观”为总标题,全长约2100米。集“中华文字发展史”、“中华书法演进史”和“中华文学发展史”为一体。它的建设不仅为滨海新区增添了一处内涵丰富的旅游景观,而且已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化墙的深刻内涵,特别是让中小学生能够有效地亲近传统,感受悠久、博大的祖国优秀文化,浸染精神底色。我们找准切入点,本着“弘扬文化,传承文明”从娃娃抓起的原则,积极与塘沽区委宣传部、塘沽区旅游局、塘沽区文联取得联系,争取支持,充分利用我区独有的教育资源开展了以宏扬中华文化、爱我滨海为思想内容的“我是文化墙小导游”活动。
活动伊始,就得到了全区中小学生的积极响应,孩子们踊跃报名。经过严格的筛选,60名学生脱颖而出,他们品学兼优,仪态大方,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好、形象好、记忆力强,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2005年3月,第一期导游班顺利开班。开班典礼上,塘沽旅游局、文联、教育局等领导出席并分别讲话,对首期60名小导游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并通过授旗、赠书,勉励孩子们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亮相在家乡父老面前。为保证首批导游员在“五一黄金周”上岗,我们聘请了塘沽文联主席及专业导游讲师任教,经过近两个月严格的免费培训,小导游们迎难而上,课上认真听讲,课后从导游员必备的素质到内容讲解都进行了刻苦练习。为了避免照本宣科,不少孩子在课后主动地上网查阅,有的还到图书馆广泛收集资料丰富讲解内容。特别是一些小导游还在家长的陪同下,几次到文化墙实地演练,表现出了敢打硬仗的精神。
4月底,小导游进行了首场演练,塘沽区教育局等有关领导对小导游进行验收,对小导游短期培训所取得的成绩给与了肯定和表扬,并为他们颁发了首批“文化墙”小导游证。5月1日上午9∶00,首批小导游统一着装,随着飘扬的“小导游班旗”来到文化墙,开始了第一次的上岗服务,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导览塘沽文化墙“汉字大观”景点。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向游人们介绍,把学习的导游职业知识和相关的祖国传统文化知识,融会贯通于导游服务之中,积极向社会和游人宣传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塘沽的巨大变化。你瞧,面对客人,小导游们是那样胸有成竹,镇定自若。灿烂的笑脸、娓娓动听的语言、得体的手势,让游客们连连叫好。孩子们当导游的热情感染了众多参观的游客,博得了广大游客的一致赞赏。
这次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仅“五·一”黄金周期间,我们就接待游客二十万人次。由孩子承担导游讲解在我区还是第一次,该活动分析了我区青少年儿童成长特色,通过让孩子们进行职业体验的形式,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增加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主人翁意识,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经过导游训练的孩子不仅得到了岗位体验,从对文化墙的讲解中也拓展了祖國传统文化的学习。据小导游反映,他们多次给班上的同学进行了“文化墙”导游,一股传统文化热在他们家里、班上、校园中升温。活动结束后,我们及时召开总结会,许多孩子在征文中纷纷表示当导游的乐趣和对于学习的帮助,不少家长也向我们叙述孩子成为导游员后,在学习成绩上的进步。这项活动带给孩子的是自信心的培养、与人交往能力的锻炼和学习上的促进与提高。
“我是文化墙小导游”活动开展3年来,我们应教育局邀请在春游期间为全区30余所中小学进行了“海河红色游”文化墙部分的导游服务;应邀为天津市各区县宣传部部长作导游服务。天津交通台、《今晚报》塘沽新闻、塘沽电视台、北方经济时报等多家媒体给予了多次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好的反响,为家乡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展现滨海新区少年的良好风貌,有效地促进了塘沽区素质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及旅游事业的发展。
现在,文化墙小导游已经举办了六期,深得中小学生的喜爱,目前累计培训导游员200余人,仅每年两次黄金周就接待游客累计达二十万余人。导游员培训讯耗资8000元,因我们不仅提供讲解材料,还要制证,颁发纪念品。目前,该活动已经成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活动,并获得2006年全国区域性“为孩子鼓掌”主题活动的最佳创意奖和最佳活动奖。
既然是一项好的活动,那么就需要考虑如何实现让这项活动长期化。因为长期化将能够保证更多的孩子可以参与其中,接受培训的这些小导游的背后毕竟还有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同样有着这样的需求。为此,我们构思今后小导游活动将分学区片展开,每年培训一个学区片,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形成良性循环,参与的孩子会更多,并且他们就能够承担起对本校春游活动的导游任务。
随着滨海新区的发展,文化墙小导游只是一个起点,滨海新区各旅游景点中将会看到更多的小导游,他们将带动滨海新区经济、旅游等事业的发展。
我相信,祖国的明天更美好!小导游的明天更辉煌!
(作者单位:天津市塘沽区少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