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数学与生活的结合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同样,现实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学习数学知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在让数学服务生活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活 数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尽可能把数学知识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知识经验相结合,让数学走进生活,从而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生活的数学魅力。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一、出发于生活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一位教师在執教“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课时,适逢当地即将举办中国十大民俗风情旅游之节一的溱潼会船节,教者先用多媒体展示了溱湖的美丽风光,激起了学生前去旅游的热情,然后,学生分组讨论旅游前应新任务购买哪些物品,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在富有生活情趣的讨论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两组数量关系,同时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样,现实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教者在课堂上可以先提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告诉他们只有通过一定的数学知识才能解决,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引出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长方形面积一课时,我课前让学生观察学校新建的一块长方形花圃,然后提出要在花圃内铺上草坪,该购回多少草皮?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非常认真地学习了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课后不少同学还去丈量了草坪的长与宽,并算出了应购买的草皮的面积,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学好数学的用处可真大。
  
  二、还原于生活现实,增强学生理解数学的能力
  
  数学教材是众多前人实践经验的结晶。对于学生来说,它仍然是一种间接经验,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处理这种直接和间接的矛盾,莫过于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和实践,再现“生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找准理论与实际的衔接点,将生活情节有机渗透到教材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它的生活内涵,使学生学会透过教材产生对生活的联想,通过生活的体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将数学问题还原于生活现实,课堂上常用的有画线段图示意,出示教学模型等方法。这有助于学生理解题目意思和数量关系。但如有可能将数学内容进一步生活化,学生则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在教学行程问题时,让两名学生在教室内演示相向而行、同向而行、相背而行,省去了教者许多喋喋不休的讲解,学生在直观的演示中牢牢掌握了这几个概念。时间的认识是二年级数学的难点,我一改以往死板的生搬硬套,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他们一分钟内可做的事,如拍球的次数、呼吸的次数、跳绳的次数,写字的个数、朗读课文的字数等,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活动,使学生较容易掌握了时、分、秒的单位。可见,通过兴趣盎然的活动,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充满了生活气息,从而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探索于生活实践,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水平
  
  学习数学知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在让数学服务生活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有意识地布置一些与生活有联系的题目进行课后拓展延伸。我在教学完长方形面积计算后,让学生回家测量并计算客厅的面积,第二天课上汇报时,不少同学不但算出了客厅的面积,而且拿出了自家客厅的示意图。有一个同学因为客厅不是一个规则的长方形没法计算面积,大家在课堂上积极讨论,献计献策,最终通过分割成两个长方形来计算组合图形面积,帮助他算出了客厅的面积,通过这道课后延伸题目的探讨,学生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搞好数学实践活动也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途径之一。教师应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学生应用了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一位教师在执行“旅游线路设计”一课时,课前让学生上网查询有关旅游城市的景点,门票价格,旅游线路等,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探讨旅游线路怎样安排最为合理和实惠,最终结合大多数同学的意见,确定了旅游方案。同学们深深地认识到,利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收集信息,作出判断,进行决策,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本领。
  实践证明,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在一个自己熟悉的生活氛围中热爱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作者单位:山东青州市东夏镇崔王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应用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作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教育科学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在这其中网络考试也成为了发展趋势之一。作者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采用TCP协议进行网络通讯,开发了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体系的联机客观题考试系统,
【摘 要】《现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为此,我们确定了《现代汉语》课总的指导思想,体现它的基础性、实践性,把教学效果充分地体现在二者的结合上,课程改革必须在基础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进行。可以从教材、教法、考试模式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课程改革 基础性 实践性    《现代汉语》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多年来,为了上好这门课,我系教师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将钢琴键盘引入手风琴,无疑推动了手风琴的发展,迎合了人们对键盘的偏爱。“键钮式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出现,使人们开始理智的看待键钮式手风琴与键盘式手风琴并存的新时代。  【关键词】键盘式手风琴 键钮式手风琴 巴扬 钢琴键盘 情结    手风琴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被引入我国,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手风琴艺术已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成为某一时期的艺术风景线。人们对手风琴的认识,大多是从右手的键盘开始的
【摘要】 情境教学法是目前高中学科教学的主要范式之一。所谓情境教学,是教师在了解学情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教学内容,运用主题情境,创设生动形象的具体情景,培育关键能力,提升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提升知识认知的同时实现正确情态、态度和价值认同的方法。而政治认同是对具体情境下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成果的认可与拥护,并在自我实践中逐渐产生政治热情和参与意识的。综合分析这两年的政治高考题,命题者把培养学生成为合格
【摘要】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改进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这种需要。本文分析了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会计教学 案例教学法 双体互促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层次会计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尽管目前会计人才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而高层次、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的会计人才却相对缺少。分析原因,高等院校会计专
【关键词】古诗文 阅读 写作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章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们背诵积累优秀的诗篇,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古诗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从而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阅读,是对有限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的重要补充和扩展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1.分析信念与科学的关系,讨论理想信念的感情因素及其重要意义。2.分析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在“以人为本”原则下,解放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管理者”角色,重视其“精神导师”角色。  [关键词]理想信念 内化 人本主义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信仰来讲,与其他信仰一样,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行为的终极伦理归宿,使得现时的、短暂的行为得到永恒的价值支撑。从哲学角度讲,他是“人为什么活着
【摘 要】STS 教育是当今国际范围内科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有效形式,STS 教育要求科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注重渗透技术教育,以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交互影响等特征。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物理知识,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 STS教育 意义    STS 是英文Scie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课堂在学校教学中得到广泛地普及与发展,使得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新的方向。但网络课堂本身在设计上存在不少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使用效果,本文集中讨论网络课堂Web系统开发中的安全性问题。  [关键词]网络课堂 身份验证 授权    一、网络课堂安全性概述    使用网络课堂辅助教学以其突破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和共享资源、交流讨论方便等优点得到了众多学校教师的青
【摘 要】如何改进英语教学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在新时期却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就这个话题,笔者进行了探讨和尝试,现在从两个角度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 创新思维 教学观念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学习和掌握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好外语,尤其是英語是时代的需要。为培养更多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英语教学也在发生着重大改革。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