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e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我先后参加新课改英语教师、英语骨干教师等的培训及外出听课学习,在这多次的培训学习与工作中我经历了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发展的全过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也由当初的排斥新课改到接受直至到最后的沉醉其中而成长为一名英语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使我受益匪浅。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感到自己收获颇丰,现总结如下,把我的收获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英语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英语,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上课发言积极,有时为了一个问题而争论得面红耳赤,有的还情不自禁地离开座位与同学合作交流。课堂不再是课改前的老师一言堂、学生只听不愿意发言的冷清局面了。
  
  二、变“学英语”为“用英语”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英语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最终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初三教材9A Unit l Star s‘igns的过程中,我安排这样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猜出各自的星座,并说出其个性特点。学生激情较高,课堂气氛活跃,把求知变成内在需要,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selfish,patmnt,gener—OUS,confident等描写人性格特点的词汇用法。再如在初一7A Going shopping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有关"shopping"的语言,进行言语表达,我设计了以下活动:把讲台当作柜台,用剪贴画充当“货物”,师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情景对话,引导学生着重掌握“Can I help you?”等购物专用语。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对英语由“感性接触”到“深入理解”,进而运用学到的语言材料,尝试交际性操练,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落实这些环节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愿意参与活动了,时时有事做了。学生在运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等,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新课改要求教师从以前的单纯知识传授转变为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真理;不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合作。老师已从以前的“演员”转变成了现在的“导演”,从权威变成了学生的挚友,从评价者变成了参与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掌握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且爱学英语,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困惑给予耐心的解答,并且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得到信息,如何提取有效信息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教会学生与人合作交流,与同学分享成功的喜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
  
  四、问题和困惑
  
  1 教师唱主角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学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计作出回答,并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学会如何揣摩老师的心理。
  2 教学要有程序,但不能程序化。仍有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案,出现硬拽学生进入教师预定轨道中的现象。
  3 如何更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形式热热闹闹,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没有很好体现,有些问题抛出后,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进行交流,这是没有意义的、无效的学习。
  4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教学是按课件走,还是按学生走?是关注活生生的课堂,产生真切的师生互动,还是流于形式?有些课看似热热闹闹,但流于形式,没有实效。
  5 教师如何把思考还给学生?
  总之,新课程改革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会尽我所能,牢牢把握和抓住机遇,为初中英语教学贡献微薄之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会感到英语教学天地一片宽广,而在开发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中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会让我们享受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快感。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一、导语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同学们肯定有一些新的知心话要说给自己最亲近,最想祝福的人听。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这个机会,把你的祝福写在纸上,寄给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祝福语。  二、让学生初步感受“祝福语”的魅力  师:同学们都读过哪些让你记忆犹新的祝福语?好在哪里?请加以品评。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评:通过明月来寄托自己
审美品质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今的语文教材大多为典范之作,文质兼美。语文教师应引领学生体验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趣味,使语文学习成为发现美、鉴赏美、品味美、升华美的过程。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实践审美教育,将学生引入文学的审美天地呢?笔者主要从“语言美、情韵美、意境美、精神美”几个方面入手,打造“四美语文课堂”,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最终获得审美愉悦。  一、品词析
【作者简介】 陈俊,1965年12月生,安师大优秀本科毕业生,中共党员,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英语教研员、综合研究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会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优秀研究员,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理事,省教科研课题鉴定专家组成员,全国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全国优秀外语教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
“创造自己的高效教学经验”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关心的课题,如何创造自己的高效教学经验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就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的教育,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把知识内化的特殊认识过程。语文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充分预习,并且在自我初步消化的基础上,带着新的问题进入课堂。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课标的这一要求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多亲缘”性质的。历史、哲学、文化学等学科都与语文学科密切关联。  许多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形影不离。当然,这是不足为怪的,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中,历来是文史哲不分家。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只熟知本专业的知识,而对其他相关学科未知一二,那么,他
新课改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拓展延伸”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体现教学新理念的教学方法。它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注重课外资源的导入和联系,注重学生生活体验,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从更广的视角、更深的层次对课内外的知识进行有序的梳理、深层的思考、灵活的运用,最终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一、拓展延伸法在《城
有效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是指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与自己原有的基础相比,有所提高的思想政治知识、能力等。任何一个教师在他的教学及相关行为中,不會每时每刻都体现出精确的目的性,他们在有意无意之间,或多或少都会做出一些无效的教学构想和行为,如过于严密、没有弹性的教学设计,流于形式的教学方法,跨度太大的提问,片面的激励评价等等。这些是可以理解但应当改进的,深入挖掘时会发现,在教学前前后后的环节中,尚有许
语言是人们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工具。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我就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问题,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博学多采,增加知识储备,为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蓄势  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主要是因为学生词汇积累量少,知
阅读教学是学生求真、悟善的一个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培养他们敏锐的感知力、独特想象力、丰富情感力、深刻的理解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  怎样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呢?  一、创设良好氛围,在环境中感受美  语文学科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学科,更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审美创
语文教学讲究艺术,有效利用课前五分钟,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高三语文复习紧张而忙碌,但课前活动一点也不能忽视,它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带动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教学中,达到“课未始,意已浓”的效果。从这几年的高考成绩来看,我校一直在来宾市同类学校中处于优势地位,其中语文科的成绩也很突出,这和我市教科所的指导、学校领导的重视、语文组教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校语文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