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导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入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有效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精彩的导入,为高中物理教学装扮凤头。文章主要从问题导入、生活现象导入、创设情境导入以及以实验导入等几个方面,论述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入的方法和途径,以期通过有效的导入,实现高中物理教学更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导入方法;问题;情境;实验;现象;有效课堂
  导入作为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间虽然很短,却意义非凡。精彩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调动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哪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 用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用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问题的引导下,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
  实践也证明,疑问、矛盾和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促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思维器官的钥匙。问题教学法通常有直接质疑法、激情法即间接质疑法以及布错法等,不论是哪一种问题教学,运用于高中物理的课堂的导入环节,都可以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快速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
  例如《力的分解》的教学时,问题导入简单快捷,教师可以从“力的合成”的复习而巧妙导入新授的学习: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力可以合成,是否可以分解?这些问题直接引领学生进入教学的主题;教学《表面张力》时,为快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氛围,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而导入:夏天的早上,我们看到青草上的露珠是球形的,为什么?雨伞纱线有间隙,而不漏雨,为什么?教学《形变与弹性形变》时,设计问题:什么是形变?什么是弹性形变?什么是范性形变?什么是弹力?弹力是怎样产生的?等,这些问题直击教学的重点。
  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源泉,生活化的问题,更具有吸引性,引发学生急切想知道其中的缘由,思维随着问题的提出和进一步创设情境而进入探究活动中,为有效学习埋下伏笔。
  二、 从实验导入,激发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透过现象解释事物的本质,实验也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
  物理教学的课堂导入,运用实验法,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将学生引领到课堂的探究活动中。实验导入,实验现象应明显,实验要有针对性,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促使学生边观察实验,边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例如《弹力》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用下面的实验,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究的兴趣。如下图所示:
  教师分别将弹簧拉长或者压缩,让学生分别观察小车的运动方向,然后再压缩橡皮泥,观察能否让小车运动等。在实验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发生形变的物体有哪些?形变和弹性形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实验的演示和观察,有效导入“弹力”的概念,教师边演示,边和学生们一起探讨:小车受拉长或者压缩的弹簧的作用而运动,弹簧在恢复形变时对使之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然后再从橡皮泥雖然发生了形变,但对小车的运动没有起任何作用等,而引出“弹力”的概念。
  用实验的方法引出新知识,生动直观,有助于学生形成鲜明的印象,激发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效果良好。
  三、 从生活现象导入,引发学生深入思维
  物理生活化是物理学科的主要特点,物理教学生活化,也是物理学科的需要,也是生活即教育的根本要求。导入生活化,是生活化教学的一个方面,用生活现象、生活体验而进行导入,可以引发学生深入思维,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的欲望,既引发注意力,也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如《摩擦力》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车轮、鞋底等这些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进行有效导入:汽车、自行车等的轮子都有花纹,鞋子的底部也有花纹,为什么?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鱼的外表分泌一些黏稠的液体,对鱼自身有什么用处?教学《全反射光导纤维及其运用》时,对于全反射的应用,教师采用情境法再现真实生活画面的方法,如望远镜、海市蜃楼、光导纤维等,利于学生直观理解“全反射”的概念。
  这些生活现象植入到物理的课堂中,增添了物理课堂的生活化,为物理课堂也增添了趣味性,促使学生将生活和学习融合在一起,既激发兴趣,也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 用情境导入,为新知识增添乐趣
  利用恰当的情境而导入新授,为新知识增添乐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取之不尽的情境材料,用学生们熟悉的生活中的物理情景而引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诱发探究物理知识的欲望。
  如《摩擦力》的教学时,笔者呈现下雪天,人们走在雪地里滑倒的情境;呈现人们行走在凹凸不平的路上,可以稳步前行,而行走在光滑的马路上,需要小心翼翼的情境;呈现拔河比赛时,运动员们用力蹬地面……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进行亲身体验,在教室门前的水泥地面上走一走,再到学校会议室的铺满光滑的地板砖的地面上走一走,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呈现下雪天老人外出,要在鞋子上系上绳子,思考,为什么?这些物理现象都与“摩擦力”直接相关,借助于这些物理现象,激发学生探究摩擦力的兴趣和主动性,引发学生的有效思考。
  总之,精彩的导入,为新知识的学习找到“切入点”,利于新旧知识的过渡,也为重难点的学习做了铺垫,学生的学习也可以触类旁通。高中物理教师,应不断探讨导入的方法和策略,让导入助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李飞.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导入教学问题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5(1).
  [2]周志清.浅析如何通过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
  作者简介:李松谋,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闽清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中考是中学阶段的一次重要的考试,是迈向高一级学校的必经阶段,在中考前的复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在有效的时间里达到最佳效果,是我们老师应该认真思考的。  关键词:中考;物理;总复习  初中物理总复习时间短、任务重,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复习的目的和最佳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每一节课都必须是有效的、高效的,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有效和高效呢?我认为,要在复习的过程
摘要:语文是基于母语环境下的一门语言知识学科,需要教师引起高度重视,并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本文主要介绍了语文教学与语言知识的关系,分析语文教学中语言知识的具体分布,进而提出语文教学中语言知识的教学策略,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为推动我国教育行业进一步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知识;关系;分布;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质的
摘 要:课堂教学的形式的构建和实施,要始终遵循课堂教学规律,推动学教活动深入开展。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进程中,只有让学生与教师进行相互辉映的学教活动,才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本文作者从搭建主体探究舞台、开展师生互动交流以及实施以教导学教学讲解等三个方面,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构建做了简单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形式;构建;实施;思考  课堂教学这一实践活动,其本质是教师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大众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放在启蒙教育阶段,对于幼儿教育提出了许多的要求,当前的幼儿园教育过度重视室内活动和课程设计,对于幼儿的户外教育缺少应用的重视意识,户外教育的区域活动没有跟上室内教育活动的建设标准,当前幼儿园的户外区域设置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探究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几点教育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
摘 要:当前新课改背景下,需要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服务理念,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介,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为实现这一目标搭建很好的探究和学习平台。本文以“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课为例,就翻转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展开案例分析。  关键词:翻转课堂;地理教学;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下和课上两个阶段。下面我们以高
摘 要:对实验的“再利用”,使复习课不再是重复枯燥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使复习课既生动又高效。  关键词:实验探究;复习课;光学  一、 教学背景与困惑  (一) 教学背景  光学是初中科学的重要内容,它独立于其他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特别是化学与生物相关性较小,即使在其他内容不是很精通的情况下,照样可以把光学的内容学好,学透彻。  (二) 教学中的困惑  虽然光学在中考中的比重不是很大,但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积极实施探究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从小学科学教学实际出发,探讨探究式教学的有效路径和策略问题,力求通过优化科学课堂,坚持激励教学,设置问题情境,搭建实验平台,实施有效评价,指引学生在科学课堂中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激发科学思维,收获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从而实现科学素质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性;激励;探究;体
摘 要:能量图像问题是高考中的一类物理题型,归纳和总结其问题特征,揭示其答题方法和技巧是有效提升高考物理答题策略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能量图像;还原;运动路径  在高考试题当中,vt图像是最常见的一种图像问题,它需要将物体的运动过程以图像的形式复写出来,然后借助图像进行分析解答。能量图像问题的处理方式正好与之相反,要将图像还原到运动路径图当中,正好是要将抽象图线具体化,才能获得最直观的认识
摘要:高中生物复习课能促进学生掌握和领悟所学高中生物系统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课堂教学活动,也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环节,是最大限度地温故知新、减少遗忘、提高能力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面消化吸收所学生物知识,达到有效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概念图;针对性;主体性;迁移整合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知识的广泛获得及广泛的迁移实现的。如何让学生具备正确的
摘 要:如今的时代早已发展成为注重信息化的时代,在如今这种时代下,人类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以往的传统理念和老旧的教学方式都不再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微课也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一、 引言  微课在如今的教学中得到很多教师以及学生的认可,它可以说是新时代的科技与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在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