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物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_city_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现行各版本《生物》教材中实验像是一根红线贯穿在全部章节中,涉及教材的大部分栏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演示实验的形式出现的。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实现良好的实验技能、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学生可以充分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训练注意力等。但是,当下在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同时,演示实验的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
   二、对若干问题的分析和讨论
  1.演示实验的开展不尽如人意
  演示实验在各学校的开展,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如学校实验设备配置、规范管理条件和重视程度,有的将两课时合为一课时,或将演示实验改为口述,等等,使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拿“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这个实验来说,由于水体污染等问题,实验材料草履虫不易寻找,即使找到也会因为草履虫个体过小、数量过少,实验效果不明显,导致该实验由演示实验改为口述实验。
  课标上要求演示实验都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但细究起来,有多少学校是真正意义上地开满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做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演示实验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观察和感知,更重要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甚至是全面素质的发展。缺少了这些环节,对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培养其能力是不利的。所以,作为教师应明确各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的重要性,并引起的相应的重视。
  2.演示实验应注重学生的参与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学生只是感性参与,基本上没有行为参与,因而参与的深度不够,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受到严重限制。而现在的演示实验不仅强调教师的高超演示技巧,还十分注重学生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的行为参与。
  演示实验以教为主,注重教法而忽视学法的观念要彻底颠覆。学生虽然可以从教师的演示实验中学到准确的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从而加深感性认识,但这无法替代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在各个环节中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指向演示实验,只有这样才能在观察过程中积极思维,进而使之在一连串的告诉思维活动中理解教师演示实验的意义,掌握实验的技巧、技能,并能准确地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达到预期的目的。
  同时,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观察,减少学生对观察的盲目性,通过启发学生使其抓住要观察的重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可以有意识地设置错误,让学生在听课和观察中突然发现,并加以纠正,这样可使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3.增加演示中的表达交流
  人的观察是一种有持续性的知觉过程,要观察物体的变化及详细过程,不能只观察物体静止的状态或实验的片断。所以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当用解说和谈话等方式引导学生做到这一点。例如,在演示种子内有水的实验时向学生说:“把干的小麦种子放在空的试管内,现在加热,大家注意试管内有了什么变化?你们怎样解释这个变化呢?”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做持续的观察,而且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此外演示中语言讲解能使学生不仅能看到现象,而且听到了对这一现象的说明,视觉、听觉同时发生作用,就会把理解了的知识巩固在记忆中。
  在实验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得出跟实验目的相适的结论。实验不应该在默默无声中进行,而是应当伴随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讨论进行。教师应当在讲解和发问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很自然地了解本实验的目的、使用的材料、所需条件、实验现象,并能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
  4.其他形式的补充
  在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思想灵活化的今天,演示实验可以与问题解决相结合,与小组探究相结合,与小组实验相结合,与多媒体演示或网络学习相结合,以各种形式,在各种场合出现,使演示实验的作用得到全方位的发掘。而实践也证明,在做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地做好分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是理论知识与教师的演示操作的检验和实践。切实地开展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并辅以课外实验活动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思维,使之获得大量感性知识,并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形成理性认识,为实际运用打下基础。
   三、展望
  作为直观教学手段——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每个演示实验,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使每位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实验技能,培养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生物教学应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把生物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就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这门学科里的知识,这就是我们期望的理想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呢?  根据初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教师要能有效地组织学生探究和讨论,巧妙地创设情境,善于发掘教材,收集整理各种教学资
在路基、路面工程验收中人们常常发现:同一碾压层在相同碾压条件下通过弯沉指标总比通过压实度指标容易得多,两种指标同是用于检验路基、路面的碾压质量,为什么会差异甚大,对此进
通过对屋顶绿化的现状、特点及技术要点的阐述,结合绿化植物的选择和养护的一些基本理论,展示了屋顶绿化广阔的发展前景。
采用从头算平面波赝势(PWP)方法结合电子交换关联能的广义梯度近似(GGA)理论,对不同压力下碘化钠的晶体结构进行几何优化计算,得到体系的最稳定优化构型和相应的能量,利用胡克定
考虑将双模纠缠相干光场的两模场同时分别注入两个腔中,初态处于W态的三体纠缠二能级原子中的两个分别在这两个腔内,并且都与光场发生共振相互作用.经腔QED演化之后,对纠缠相干光
通过对砌体出现裂缝成因的分析,为有效防治此通病,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避免质量事故的出现。
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一切工作永恒的主题。学生评教在一定意义上讲,能帮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目前学生评教还
当前形势下,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学校安全无小事,本安全案例从发生的特殊性说明了学生的安全隐患存在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存在于学生中间、存在于每时每
随着国家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的加重,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集中在贫困大学生的身上。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把关注的重点从他们的衣食住行转移到了他们的心理状
由原子的模型势出发,利用B样条函数方法研究了钾和铯原子的里德堡态在静电场中Stark态能级反交叉位置以及微波场中钾原子的多光子共振吸收谱.研究表明我们的结果与实验和其他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