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优质资源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f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小学生抱怨作文难,害怕写作,写作时往往不知从何下笔。要让小学生从愿写、能写到乐写,习作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如何利用现代化的优质资源,将其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机地整合,从而把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是广大教师目前面临的常见课题。
  一 丰富的素材,开启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大门
  1.信息搜集的便捷化,拓展学生阅读空间。“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知音。”网络资源的介入,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信息渠道的狭窄,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和筛选功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便于查询、学无止尽的资源库。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网上自主阅读,扩展阅读,既可以充分鉴赏美文佳句,仿之有据,又可以迅速、便捷地为自己选取生动、丰富、鲜活的作文素材,从而触发其创造性思维,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下笔难”的问题。
  2.信息展示的多元化,打开学生写作思路。网络是信息的汪洋大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虚拟的网络成了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窗口,是他们灵感创作的源泉。教师可根据教学的要求,组织学生在课前或课后通过网络搜索图文、片段、网络视频等资源,促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语文园地一习作《介绍家乡景物》时,教师先播放几段网络视频,在背景音乐的氛围中,学生似看到了高大的香樟树、鲜红的山茶花,随风摇曳的紫藤、樱花,飘香的桂花,欢快跳跃的鸟儿……这种声色俱全、动静结合的场景,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创作的冲动自然而生,激发起学生想描绘美丽家乡的欲望。
  二 巧妙地操作,铺就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大道
  1. “每日一句”积素材。对于初学者,说作文的确是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开始,利用录音机进行每日一句练习。如在上学路上看到了什么,学校里有什么新鲜事,课间十分钟等,每日一句,每日一记。每次的内容不同,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们会突然发现,将每日一记连起来,一句句话可以汇集成大文章。每日一句打开了孩子们情感的闸门,这种独具匠心的安排,让学生巧妙地达到“汇小流以聚江河”的目的。
  2.“说写结合”提效率。习作教学方式必须遵循“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并重”的原则,采取“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模式。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习作提高有极大帮助,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受字词的约束,书写能力较弱。许多学生往往是口头表达的时候“滔滔不绝”,到了正式书写的时候,却捉襟见肘,写出的东西不甚完美,甚至虎头蛇尾。
  随着计算机文字处理方式的飞速发展,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几率也越来越大。我们可以采取将“先说再写”改为“边说边写”的方式,鼓励学生及时将讲述的内容录入电脑。
  3.“多元整合”拓空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对作文的修改,对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学习语法知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作文的修改不能完全依赖老师,教师的修改不能也不可能取代学生。传统的作文评改,局限太多,如将每篇作品提出评改,耗费时间且收效不高;小组评改缺乏教师提点,容易“捡芝麻丢西瓜”……若利用局域网对作文进行讲评,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讨论交流,既可以展示小组内学生的习作,组织生生互动评价,又能够互相学习和找出文章的语病、错漏等问题。通过互议互改,提升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师则可以利用广播或演示功能,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组织讨论,或对范文的取材、遣词造句乃至标点符号进行评价和修改。在“删、补、换、调、改”的过程中,感受修改后文章的变化,享受评价的快乐,积攒修改的心得,培养修改的能力。把评论权交给学生,升华了作文讲评的意义,可谓一举多得。
  三 多渠道展示,培育小学生习作成才的大树
  1.多处投稿,展习文成就。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当富有新意、见解独特的作品出现时,教师应鼓励和帮助其精心修改并参与刊物或网络投稿。被发表的作品,会在学生心里产生巨大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写作的激情,对写作充满了向往,生出想写、愿写的浓厚兴趣与持续动力。笔者专设了一个习文博客,让学生自由投稿,师生、家长乃至网络读者在这里共享学生习作,大家一起对作品评头论足。这种方式不仅鼓舞了学生,同时也让家长和社会多了一个欣赏孩子的渠道。
  2.百家争鸣,助扬帆远航。就参与而言,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孩子们喜欢针对不同的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那些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而形成的文字,往往趣味十足且情真意切。因此,在班级博客的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孩子大胆创设并管理自己的微博。在“不限主题,不求字数,不定文体,不设障碍,不为作业”的“五不”条件下,鼓励学生有感而发,自由创作,及时发布自己的发现和观点,在同学间争论和交流,在大家的评判和争鸣声中,学会分析,学会分享。
  整合优质资源进行习作教学,是一门具有无限的魅力的教学艺术。这种传统与现代交融、课堂与网络对接、生活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必将使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手段更丰富,内容更精彩!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教师)
  责任编辑:王 芸
其他文献
我院自1998年3月~1999年9月收治急性左心衰竭11例,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43岁~79岁,平均64岁。冠心病5例,心肌梗死3例,二尖瓣狭窄2
从本月起,有着“小高考”之称的艺术类高考又将拉开帷幕。记者从教育部门获悉,今年艺考分数线要提高了,各省级招办划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将比2009年提高5个百分点。
日前,记者从省教科院了解到,湖南省“十一五”期间实施教育科学规划成效显著。全省设立了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五年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同时,面向教育基本理论等14个学科
11月14日上午,在长沙建筑工程学校情景化教学区,高二学生吴乐头戴安全帽,手拿抹泥板,蹲在地上砌地基。他并不是在为学校建房,而是在上砌筑专业课。而在另一边,专业课教师李宁宁正在
小学语文教材不仅编选了精彩的文字,还配发了精美的插图,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无视插图的存在。其实,插图也是语文课程资源之一,充分挖掘插图资源,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课文词句,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图片展示,激发读文兴趣  《西湖》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课文描绘了山清水秀的西湖景色,介绍了西湖著名的景点,还展示了月色下西湖的独特美景。教材中穿插了6幅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观念,一改过去"棍棒底下出好人"的教育方式。在许多家庭和幼儿园,"你真棒"、"你真聪明"的赞美之词无时不伴随着每一个孩子。在这些赞美声中,孩子不再自卑、不
我国纯碱主要用于玻璃、无机盐、氧化铝、印染、合成洗涤剂等工业生产,其中最大的消费领域是玻璃工业.此外还有小量用于民用.近几年来我国纯碱表观消费量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8
巍巍南华、悠悠沱江、千年古城……曾涌现了熊希龄、郑国鸿、沈从文、肖纪美、黄永玉等近代名士儒将的凤凰县,积淀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凤凰县教育局十分重视素质教育的开展与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的
刘劲松,人如其名,他就是湘西大山上一颗苍翠的青松,刚劲,挺拔。他是开朗的,总是以笑容面对风雨、坎坷和挑战;他是阳光的,他的工作、教学和生活中总是贴着快乐和幸福的标签。他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