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时代的精神拷问及其建构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y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着之上》采用一种生活化的笔墨,纪实化的色彩,直指学术圈和高校的某些腐败现象,作者坦言,它对于生活的表达几乎是零距离的,几乎每个细节都是生活中发生过的;素材大体来源于几方面:亲身经历的,旁观到的,听同行说的。其中,主人公聂致远的一半素材来自他的某位同事。这就保证了它的浓烈的纪实感、现场感。我读这本书,一点也没有看“黑幕小说”的感觉,也不觉得是在看什么“奇观”,相反,所写事象带有极大的普遍性,应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已为人们在无奈之下默默接受的,久而不觉其异,于是变成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无物之阵”。但我又觉得,尽管它普遍、常见,并非无新意,这些我们身边的故事,经作者的高妙处理,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这就叫唯其写实,转觉新鲜。回头一想,这些我们常常慨叹的人和事,这些生活的真相,何曾得到过真正深刻而全面的表现呢,又有多少作品勇敢地、艺术地将之写了出来,加以精神上的审视呢。能写到这样的成色,非同小可。我们可以从小说的艺术要求它,指出其缺乏更大的想象力和虚构性,艺术加工还不够深细,但我们同时要承认,它的这种貌似原生态的笔调,比起某些虚玄的、曲折的、暗喻的写法,可能要来得更强烈、更真实、更有感染力一些。 这是小说在题材开拓方面的贡献。
   我注意到,这部小说并不是以叙述一件件事实为目的,并不只注重事情的表层时空意义,并不停留于写实的层面。它在艺术上的成功在于,透过生活化的笔墨,能够抽丝剥茧,由表象而入腠理,由事情而直指心灵,没有钝化,没有遮掩,力图揭示出尽可能大的心理深度和人性内涵。这也是小说暗藏的魅力所在。例如,为学院购买电器的一件小事,中间猫腻何其多也,事极真实,却也无奈。历史学院的金书记说,这不是你管得了的事,也不是我管得了的事,管不了我们就不管,古人云,难得糊涂。金的话也许再普通不过,在某种意义上,却是需要一辈子去体味,去修炼的。这很妙,富于哲学内涵。怪不得一个副教授愿意去当科长。范晓敏的考卷事件,搞特殊化,幕后的操作隐藏深深,一步一步逼来,恐惧难测,让聂致远笔重千钧,难以给分!读至此,谁能不慨叹。这描写是精彩的,富于张力和深度。小说中有句话:我对世界无能为力。好好活着就是硬道理。
  小说中人物的确弥漫着一种实用主义、犬儒主义的气息。聂致远要追求理想、不为世俗绑架、超越平庸何其艰难!聂致远并不是一个狂人式的斗士,也不是反潮流的大勇者,他充满正义感,却又时时软弱;他不想妥协却又不得不妥协;他富于良知,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能不断发出质疑之声。他经常陷入灵魂内部的搏斗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常常是“两个自己在斗争”,自我省视,自我批判。 他发现,生活里到处都是“玻璃墙”,你看得见,可就是迈不进去,有如城堡。他评副教授,更加激烈。如一场战争,汪燕燕的纠缠不休,软硬兼施,兵戎相见,可畏可耻复可乐。聂“把嘴唇咬得快要滴血”。写出好文章,却投稿失利。他说,我一定要前进,但前进的路全部堵了,寸步难行。没有一级刊物的文章,不给评高级职称,可没有高级职称,文章又不给发表。经过了多次碰壁,他悟出,材料是死的,投票的人是活的,论文是死的,编辑是活的。关系网已成铜墙铁壁,一个人如果不是超优秀,真的很难突破这铁壁。
   聂致远在人生理想与生活现实之间的纠结、冲突与挣扎中彷徨,经受着无法建立意义世界的痛苦。他希望坚守独立的知识人格、人文理想,立志以司马迁、张载、曹雪芹、王阳明等历史星空中的伟大灵魂为楷模。可现实的种种却让他陷入困惑。“也许,人活着真的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什么而活着”,但旋即否定,意识到“生存是绝对命令,良知也是绝对命令。当这两个绝对碰撞在一起,你就必须回答,哪个绝对更加绝对。”却找不到救赎之路。聂是在与蒙天舒的比较中来深思实用原则与精神追求之间的较量。蒙天舒是做到了要风有风要雨有雨的少数成功者之一,蒙的哲学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搞到了就是搞到了,手段无须计,学问成路径,而不是目标本身。当然,蒙天舒并不是作为反面人物、堕落人物来设置的,有人甚至认为,聂致远与蒙天舒是“一体两面”,是同一颗灵魂的两极。
   不过,与阎真前几部小说不同的是,《活着之上》的精神路径明显向前延伸了,开始出现建构性因素,反映了作家本人思想意识的发展变化。在《沧浪之水》中池大为最终向现实投降,《因为女人》中柳依依最后沦为旷世怨妇,小说人物的精神突围总是以失败告终,从头到尾贯穿沉重压抑的气氛,让人看不到希望。在《活着之上》中,尽管世俗的物质的力量仍然强大,但作家仍在现实压迫的缝隙间放进了不少温暖和光亮,强调活着之上有更宝贵、更值得追求的价值意义。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到,我们当下文学不缺乏描写恶的能力,但往往缺少正面的呼吁、引导和抚慰的能力,没有呼吁爱,引向善,看取光明与希望的能力,甚至没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应该说,阎真以往的所有小说都不是以呈现世俗生活表象为目的,背后有精神警示意图,但人物总以失败告终不免沉重,透出悲怆与无奈的心绪。在《活着之上》中,我们看到作家的精神能力明显增强了,由揭示现实黑暗开始走向正面精神建构。聂致远在金钱、利益、权利的缠绕包围中,虽总有软弱和纠结、折中和妥协的一面,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关涉知识分子气节的转捩点上,他始终能保持做人的底线,甚至表现出某种骨气、勇气和狠气。同学张维以重金相许让他代写学术著作,他本人也正缺生孩子前后所需费用,但思酌再三还是拒绝了,理由是不能拿学术来做交易。金书记要他给关系户学生打个高分,他犹豫良久只给了一个中上分数,最后也不向领导汇报,一狠心自己决定了。在选举新一届院领导时,他没有把票投给校领导红人金书记和蒙天舒,而是投给了弱势正派的候选人。我们可以看出,小说在对聂致远的塑造上有明确的精神诉求,他不是俄罗斯作家笔下的“多余人”或“零余人”,有一定的行动能力。
   而且小说的光亮也是在慢慢扩大的。首先是活着的世俗力量占了上风,让人有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之感,后来活着之上的精神力量逐渐显豁,带给人坚定和希望。同样是面对卖小吃的市井摊子,前期聂致远认为自己与小贩没有区别,都是为了活着,后期却觉得应在渺小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意义世界。前半段聂的坚守很多时候是被动防御,到后一阶段他开始主动有一定作为了,比如在为勤勉工作20年的资料员李灿云争取编制这件事上,他以拯救者的姿态,在学校会议上积极为李拉票,强力抵制人事处的拉拢,竟把这件本无希望的事办成了。这时候,聂也不是一个人战斗了,连庸俗的赵平平、势利的金书记及其他学院领导都明确站在李一边,出现集体向善、推动公平公正的良好局面。正如聂所说,这件事体现了“仁慈之心,人道主义,人文关怀,这个世界还有希望”。一种正面的精神力量开始略占上风,并且阵营在扩大,让我们在黑暗的现实中看到悲悯和温情的闪耀。小说最后,聂致远重访门头村,在对历史的回顾中发出坚定的声音:“曹雪芹们,这是真实而强大的存在,无论有什么理由,我都不能说他是他,我是我,更不能把他们指为虚幻。”至此,聂表现出 “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鲁迅式的精神姿态,确认希望的存在,肯定历代文化先贤的价值,绝决而明晰。
   这种精神指向和精神建构,使小说中的世俗生活描写具有很强的形而上气质,成为此书重要的思想艺术特征。不过,它的哲学呈现的更多是生活化的哲学,或者叫人生哲学、生存哲学。这又是其他书中罕有的。它不是通过整体象征性来表达某种深奥的哲理,也不是那种形象与意义之间过于间离的隐晦的转喻,它是贴近生活的,活生生的,需要在日常化的生存困境中去体会的哲学。
   这部作品涉及面颇广,举凡考研,评职称,考试,就业,申报项目,进编制,财务,晋升,论文发表等,不可说不复杂,且集中在学界和高校圈子;但我认为,它并不限于高校和知识分子,实际上它写了物化时代,功利时代,精神的庸常状态和超越之难,由之展开了尖锐的精神拷问,并在拷问中进行有意识的精神建构,放进温暖和亮光,给予人物以更好命运。在这里,利与义,知与行,理想与当下,无时无处不在交锋,因而它其实是触及物化时代更真实的精神诉求,意义是深远的。
  (责任编辑 魏建宇)
其他文献
汉语汉字博大精深,承载着几千年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编好一部适合当代普通大众使用的汉字源流字典,意义重大。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汉字源流精解字典》(曹先擢、苏培成主编),立足当代,贯通古今,率先对包括国家最新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在内的现行汉字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精解,为新时代汉语字典的编纂践行了一种新的方式方法,是一部高品位的当代创新型的汉语字典。  一、突出对现代通用汉字形音义的显现和解释  
使用好《科学》教材,上好《科学》课是广大《科学》教师探讨的问题和追寻的目标。调整教材的课程进度、教学实验用品的替代、变通方法等都是《科学》教学的需要。我在长期使用《科学》教材的基础上摸索出一点规律,总结了一点经验,现提供给大家以供交流和抛砖引玉。  一、按当地季节进行教材调整  课程的规划,对授课效果一直有很大的影响。为保证教学质量,首先要制定学期规划,具体的方法有很多,我认为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对教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的学习必须是现实的和有意义的,教师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因此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被广大的数学教师所关注并普遍运用,极大地丰富和美化了我们的教学课堂。但是,也出现因针对性不强而事倍功半,甚至本末倒置,最终功亏一篑。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教师对于创设情景的认识出现偏差。教师不能简单地把问题情境“转交”给学生,数学问题情境产生于指向某一对象的主体数学活动过程中,当
学生作为教师教学的对象,教师应当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这也是“学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是“新课标”所强调的,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练积极性,从而为快乐体育创造条件。本文从常规指导、规范教学、及时鼓励这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常规指导,奠定快乐体育基础  1.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第一课时很重要,本课主要目的是提高对实心球的兴趣,通过练习体会下肢
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作者通过对企业营销渠道功能、设计要素及管理要素的分析,充分阐述企业营销渠道和高校就业工作在功能、设计要素和管理要素三方面的契合
"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统筹协调。"全员育人"包括教师的教书育人、干部的管理育人和后勤系统的服务育人;在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
对高氯酸铵和惰性粘合剂推进剂的侵蚀燃烧进行了实验和模型方面的研究.早先的全耦合模型曾被用于各种尺寸的发动机,并显示出明显的效果.由此导出了由于强喷吹产生的界面剪切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下最大限度地将个体间的学习竞争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将传统的师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
本文运用固有频率灵敏度分析方法,视固体发动机为梁模型,推导出其固有频率灵敏度计算公式,并给出一个发动机结构参数灵敏度计算的实例。更多还原
一、实验设计意图本课实验目标是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并通过分析得出“物体的颜色和吸热的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和“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