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创新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培养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能力是指人在某一领域内表现出来的独特、杰出、非凡而有价值的才能。它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用以掌握的信息,重新分类组织转换,敏锐的想象,推测与创新,根据已有的各种信息果断地选择最佳方案。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儿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以课堂教学作为基地,以课外小组为辅助,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从兴趣入手,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感情沟通,选择创作途径,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教师还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参与机会。音乐教育,伴随着新千年的钟声,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进入了崭新的21世纪。音乐教育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正以她日益崭新的面貌,确立了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位置。音乐教育不应该强迫学生做他们不愿做的事,应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而不是培养专业音乐人才。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和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段,它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对于本就不堪重负的学生来说,把整节课都用来掌握音乐知识、技能这种完全背离基础音乐教育目的、繁复枯燥、周而复始的技能操练,怎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音乐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应该说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句至理名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所以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应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使其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让学生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音乐课堂便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陈旧的音乐课堂就要创新,要大胆改革。但我们不仅要“敢创新”还要“会创新”,不是说要创新,就把以前的基础教育全部推翻,创新的音乐课被错误地理解为“玩”一样的课。
  二、创新教育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更高
  世界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都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上。实行传承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不等于就可以降低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那种把“传承”与“创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没有“传承”何以创新?如果让一个既不认识也唱不准乐谱的学生创作一段短小的旋律,他能做到吗?问题是“那种填鸭式”的教育法应该废止。那些并非经常使用的知识信息,不要强塞给学生,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把这些基础知识换个方式来学习,要淡化教育活动中那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要转变教学形式,首先要解决我们教师自身的观念问题,变“教书匠”为设计师,总导演、合作伙伴。长期以来,我们教师习惯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习惯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当作知识的承载体。在音乐课上,教师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得到落实,一味地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讲解乐理知识,要求学生背诵大量音乐家的生辰年月、代表作品。这种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客体的做法,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导演,学生是音乐课上的主角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一个组织者、引导人,而不是一个好与坏、对与错的评判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组织、设计、分工、合作、讨论、协商的方式开展音乐学习与实践活动。既然要让学生去创新,就得首先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融洽、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状态是复杂多变的,即有上进心、自信心,也有自尊心、羞耻心,还有自卑感、疑惧感等,不同阶段这些心理状态暗示着他们的学习行为。如何让学习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教师要营造民主、自由争论的学习环境,以促使学习过程向积极方面转化。
  第一,上课场地的改变。教室里没有讲台,没有桌子,椅子,我可以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围坐在一起,甚至也像小孩子一样一起唱唱、跳跳。在讲授知识时与他们用商量的语气,共同讨论,征求他们的意见。让我们既是他们的老师,也成为他们的朋友、合作伙伴,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标新立异。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上课形式的变化,其实,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创设高度自由的想像与创造的环境,才是这种变化的实质。
  第二,在课上,纠错奖励法。这样可以改变学生对老师的盲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现在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当作“一群羊”,驱赶着他们在一条狭长巷道里“一直向前走,不要朝两边看”,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有创新精神呢?上课故意让学生找错,要让他们用质疑的态度去听取老师的讲解,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因为没有怀疑就没有科学的发明,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只要建立起这样的激励机制,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由“被动接受”型转为“主动探究”型,学生的求异思维将会逐渐养成,创新意识亦将由此而生。
  第三,主动参与、灵活创新。在这些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方面,应强调“我们不要单纯地讲解什么是声音,什么是节奏等。”因为声音应先于符号,把音乐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孩子们,而不是让他们孤立地毫无联系地理解音乐的要素。因为儿童不具备像成年人那样孤立地,毫无联系地理解事物的能力。把那些枯燥的定义,符号融会于音乐之中,让儿童自发的体验音乐,并找到音乐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他们会打开一个未知的,我们成年人不能想像的通道。
  第四,在节奏训练中,做到启发引导。不要强迫孩子们接受对他们天性缺乏任何意义的节奏模式,而是启发他们自发的自由的拍打他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一些节奏。可以把节奏编成歌谣、故事,这样枯燥的训练就变得非常有趣了。在音乐课上,我们要把歌唱、律动、舞蹈、创编等作为各种感性体验、探索、发现和认知的手段,那么音乐教学就不再围绕单纯技能来进行,而是调动一切手段去实现音乐素质的培养,这同时又是一个引导学生获得有关音乐经验以及进行经验重组的过程。
  总之,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单纯幼稚,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每位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他文献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历史学科由于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本应该是知识性及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却变得了无生趣,教师们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笔者在本文中谈了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历史学科知识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但由于诸多现实原因,使得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未能完全地投入学习。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历史教学经验,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首要教学原理的五项基本原则和四项辅助策略及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尝试以首要教学原理为指导,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了规划,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索首要教学原理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为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与创新做出探索。  关键词:首要教学原理;高中历史;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
研究了苯甲酰氯在283K下与氯气反应生成间氯苯甲酰氯的氯化动力学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为一级连串反应,其反应速度常数k1和k2分别为0.00626min^-1和0.00110min^-1。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被看成“高、大、空”的政治口号,往往将思想政治课当作一门知识课,很多家长、学生乃至一部分教师都认为政治课的教学仅仅是背背而已,犯了“一背就灵”的错误。忽视了它自身的时代性和目的性,思想政治课教学成了枯燥无味、令人生厌的灌输式说教,结果带来了教学中重知识轻生活、重认知轻情感等倾向。这些偏差究其原因,把源于生活的理论抽象化,忽视了学生周围生活实际的教育因素。作为中学政治教师,有
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和谐不是事物各个分散部分外在的联合在人感知中的印迹,而是它们基于本质联系的内外统一和相互渗透通过
离合器打滑。磨擦片表面有油污,主要因为油封等密封装置损坏,渗漏润滑油,或保养不当,注油过多造成。应食明油污的来源并消除,然后进行清洗..离合器自由间隙过小或没有间隙,应重新调整
有人说,一切优秀的文字,都是心灵绽放的花朵。一字即一花,或素洁、雍容;或矜持、潇洒;或典雅、质朴,字字显花容,句句展花枝。文字虽然是平面的,没有生命力的,但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使枯
黑龙江省绥化香河米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位于绥化市秦家镇,与秦家国储粮库为邻,滨北铁路纵贯南北,公路网络通衢八方,交通运输畅便,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
音乐新课标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这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综合性是音乐教学必须贯彻的原则之一。在实施中,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
在推行以德育为根本的今天.学校已经肩负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接班人的重任。因此.我们在重视继承传统科学教学的同时,也应注意德育,这不单单是学校里老师给讲出的大道理,更需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