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实验在“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的应用探索

来源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111222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实验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性综合性实验操作后完成虚拟仿真实验,试验组学生则先完成虚拟仿真实验后进行综合性实验操作。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和问卷调查,比较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效果。结果96.9%的学生赞同虚拟训练可以提高实验课操作效果;试验组学生的课堂表现自我评价和实验报告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仿真实验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补充,能够丰富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其他文献
《古音匯纂》是武漢大學古籍所歷時二十餘年完成的集體科研成果,與《故訓匯纂》相輔而行,源流並重,音義互見,爲首部全面系統的漢語音注資料彙編。本文從主編的角度,介紹《古音匯纂》的編撰緣起、歷程、重點、難點以及相應的學術理念
高校兼具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以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为例,人才培养基本采取先理论学习后临床实践的模式,这种模式割裂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也忽视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开展社会定点服务,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现有培养模式的不足,有利于口腔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将抗疫素材融入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既是当前思政课教学的时代使命与政治任务,也是医学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更是研究新时代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重要课题。该文介绍了将抗疫素材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的三个原则(即真实性、整体性、关联性)和三个路径(即专题式理论教学、菜单式实践教学、微课堂网络教学),以期为同行有所借鉴。
为应对“新医科”和“新文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卫生管理类课程创新的需求,在“医院运营电子沙盘实训”课程中引入BOPPPS教学模型和体验式学习理论进行课程设计,并将其应用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辅修双学位学生实训课程中。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学生实训报告进行文本分析,认为实训课程可应用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须根据学生水平加强引导并加强目标导向。
人类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自《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智能教育以来,人工智能已经应用于教育各个领域,现代教育已经从新的历史起点起步,必须要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文章从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出发,依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应用于英语学科教学的过程,使英语学科教学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多课程都在尝试开展线上教学。文章以“人体结构与功能学”(Ⅳ-肾脏生理学)为例,介绍了疫情期间“基础与临床教师联动”线上教学模式,主要从课程的线上教学准备、线上教学方式、过程考核等方面开展了实践与探索,并对该种教学方式进行了反思。
文章以后疫情时代的视角,从筹备、运行、质控三方面介绍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2020年医学本科课程与实习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对开展在线教学提出精选教学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效果评价等建议,并对后疫情时代进一步发展在线教育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心脏系统应用在外科解剖实验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直观而准确地掌握心脏解剖结构和功能。文章主要探讨该系统教学平台的构成、实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其教学优势。虚拟三维心脏系统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促进学生掌握心脏解剖技能,推动心脏外科解剖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虚拟现实以其真实感、沉浸感与交互性的特点,在推动医学专业技能培训的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潜力。而心脏骤停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但是,在传统应用心肺复苏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教学的模式下,受训者的学习效果总是受限于有限的练习及较低仿真的情景模拟,而基于虚拟现实的心肺复苏培训有望改善传统心肺复苏教学中人力、时间、地点的资源限制,强力地推动心肺复苏的优化和普及,并带来潜在的社会效益:因此,基于虚拟现实的心肺复苏培训可能是未来心肺复苏培训的一大趋势。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文章主要从“互联网+”的视阈出发,阐述其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就农村农业经济在互联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