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晋时期人之美的发现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8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魏晋士人对自身之美的追求,是时代风气的折射。这个时代知识阶层的关注重心,在相当程度上转移到了“自我的深情”和自身的容貌之美上,并且成为一种社会潮流,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魏晋 人之美 《世说新语》 人物审美
  一
  魏晋是个大发现、大觉醒的时代。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曾有过一句经典性的论断:“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我的深情。”我在这里补充一句:晋人在发现“自然”和“自我的深情”的同时,也发现了人自身的美。
  《世說新语·容止》堪称魏晋美男的画廊。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魏晋士人对身体、容貌之美的热情是前所未有的。书中描述大名士王衍“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杜乂“面如凝脂,眼如点漆”,裴楷“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描述潘安仁与夏侯湛同行,谓之“连璧”。书中对于士人的身材、身姿之美也很看重,如描写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王恭“濯濯如春月柳”,毛曾与夏侯玄共坐被称为“蒹葭倚玉树”。由此可见,魏晋士人推崇的是阴柔之美,且既重外在形貌又兼顾气质风神。这个时代,自我欣赏也被鼓励,《晋书·王濛传》中记载王濛“美姿容,尝揽镜自照,称其父字曰:‘王文开生如此儿邪!’”书中还说,王濛在病危之际,临终遗言竟然是:“如此人曾不得四十也!”王濛的事例传达出他对自身容貌的高度自信,以及对美好生命即将消逝的痛惜。尤其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审美之风也吹进了闺门、后房,吹开了女性长久被封闭、禁锢的心扉,《世说新语》中多处写到了由女性制造的“审美狂热”,女性见到美男主动示好、送礼物的事例不胜枚举,在“掷果潘郎”“看杀卫玠”“老妪赠帽”“贾氏窥帘”等故事中,男性成了被审视和品评的对象,女性则成了审美欣赏的主体。这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魏晋时期人们对男性之美的痴迷。
  俗话说,衣服是人的第二张脸。魏晋士人将服饰审美也纳入到人之美的大系统之中,赋予其与容貌之美并列的价值。这一时期名士们的穿着、服饰追求个性化色彩,有不少人衣着常有新创,以世俗眼光看算得上“奇装异服”,令人侧目,但魏晋士人依然故我,不为时论所动。《晋书·五行志》中记载正始名士何晏“好服妇人之服”,《晋书·谢尚传》记载谢氏家族的风流子弟谢尚“好衣刺文袴”,《世说新语·假谲》中记载谢玄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诸如此类的事例不一而足。这一时期,男子特别盛行穿木屐,史有明文的,如王徽之兄弟、王述、谢安等人,乃至有以收集木屐为癖者。对此时代新变,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给出了自己的评判:“丧乱以来,事物屡变:冠履衣服,袖袂财制,日月改易,无复一定。乍长乍短,一广一狭,忽高忽卑,或粗或细。所饰无常,以同为快。”a所谓“事物屡变”,在具有正统思想的思想家葛洪看来,是世风日下、礼教衰颓的表现;但以今人眼光来看,它近似于时下的“流行”现象,表现了魏晋士人的个性化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儒家森严的服制等级。
  以上林林总总的现象充分昭示了魏晋士人对自身之美的追求,绝非孤立的个体事件,而是时代风气的折射。这个时代知识阶层的关注重心,在相当程度上转移到了“自我的深情”和自身的容貌之美上,并且成为一种社会潮流,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审美风气持续到南朝,南朝社会大体延续着相同的评价标准。
  二
  魏晋时期人之美的发现,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魏晋时期的人物审美主导倾向是一种阴柔美、中性美,这对传统观念是一种超越。
  魏晋的美男多带有阴柔、秀美的特点,换言之是一种中性美。何晏、嵇康、王衍、杜弘治等人的美,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男儿本色”的雄壮、魁梧、浓眉大眼、厚背宽肩等阳刚之美。这个时代偏好的是白皙、细腻、光滑、圆润,这些恰是女性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柔美质素。比拟男性之美的物象,也多为琳琅、珠玉、柳、蒹葭等,甚至《世说新语·容止》中,丞相王导评价卫玠之柔弱为“犹不堪罗绮”,反倒成为一种至高的评价。在传统思想史中,士人从小就被告诫要像父辈那样坚韧、强大,或成贤做圣,或立言立功,肉身之美对于男人来说可有可无,不在评判之内。在“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时代精神滋养下,魏晋士人对美的自觉追求,弱化了顽固的性别二元对立,是人的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
  2.魏晋时期的人物审美还呈现出多元化色彩。
  魏晋时期,阴柔之美虽大行其道,却并非一元独霸,而是呈现出尊重个性、多元共存的局面。审美舞台上亮相的主角是像嵇康、夏侯玄、潘岳、王衍之类的美男,但一代枭雄桓温那种“鬓如反猥皮,眉如紫石稜”的阳刚奇伟之美也被收进《世说新语·容止》之中;甚至像“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忽忽悠悠,土木形骸”的刘伶,以及“长不满七尺,腰带十围”的庾敳一流人物,因他们的行为举止处处展现了自由舒展的精神气度,也受到时人的高度尊重。由此可见,魏晋时期之人物审美,不仅关注人体的外在形貌,同时也看重士人身上洋溢着的自然开放的精神气度。这就从一个角度说明了魏晋时代是一个具有包容精神的时代,士人们毕竟是受到良好教育的群体,他们虽然发现了“肉身”之美,但并未将审美欣赏活动降格为类似于今世某些“选美”“选秀”一类的低俗活动。多元色彩、超越品格,正是魏晋时代的核心魅力所在。
  3.魏晋时代人之美的发现过程中,伴随着女性审美意识的高扬。
  过去,在儒家传统观念的笼罩下,审美舞台上亮相展演的始终是女性。描眉画鬓是妇德的标志,“为悦己者容”是女性价值的体现;男性是权力的化身,是强者的代名词,是审美主体,好色是男人的专利。因此,男人的身体、容貌之美并不进入审美的视野。魏晋社会,仍然是男权社会,但思想禁锢有所松动,“看”与“被看”的角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错位,男性走上舞台,接受包括女性在内的观众的打量和评说。“掷果潘郎”“看杀卫玠”“老妪赠帽”等在过去未免被视为女子“轻薄”的“罪证”,如今却在魏晋社会生活中堂而皇之地上演,世风的变化,由此可见一斑。   三
  我们不禁要问,何以魏晋时期突然涌现出了那么多美男?何以魏晋时期士人的审美时尚发生了突变?答案要从思想史的嬗变中去寻找。
  正统儒家对美的认识,局限在政治礼法和伦理道德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身体容貌依附于君子人格之美,没有获得独立的美学价值。对君子之美的常用的评价标准是“威仪”。《礼记·中庸》中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b的说法,可见极其繁复琐碎。何谓“威仪”?《左传》中曾说“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c,指出了“威仪”的两个特点,一是威严感,一是示范性。《诗经·大雅·抑》和《诗经·鲁颂·泮水》都出现了“敬慎威仪,维民之则”d之诗句,对国君的礼仪表率作用提出了要求。《孝经·圣治章》讲到了君子应该“容止可观”e,但这里的“容止”并非指纯然的外在形貌,而是指君子的音容笑貌和一举一动都要合于礼仪节度,为民众所观摩。无独有偶,《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录北宫文子与卫襄公论“威仪”,他们由国君的威仪讲到君子的威仪,与《孝经》的说法如出一辙。f《周礼》概括保氏教导国子有“六仪”,贾谊《新书·容经》篇,归纳了“容有四起”,具体又有十多种细目, 每一容,都是君子在特定场合应遵循的行为模式。综上,不难看出,儒家视野中君子的“威仪”“容止”,最终都指向“礼”。孟子所说的“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g,一语点出了容与礼的共在依存关系;荀子把礼的意义说得更为清晰,《荀子·修身》篇说“容貌、态度、进退、趋行,有礼则雅……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h,将“容止”上升到立身处世,甚至是国家政权的高度。
  在这样一种威仪观的长期强化之下,到汉末出现了一大批刚直方峻、高自标持的儒家名士,将儒家礼教人格和君子威仪落实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并推向了极致。《世说新语·德行》中记载汉末名士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汉书·党锢列传》记载汉末党人范滂“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这些儒者,正如《后汉书·陈蕃传》中所说:“性方峻,不接宾客,士民亦畏其高”,多了几分庄严感,少了一些常人气味。
  先秦儒家建立了“威仪(容止)——礼”共生互动的人物评价范式,汉代思想家则建立了容貌、骨相与命运类型之间的类属关联,即通过对容貌、骨相的品鉴,预知人的命运,使得汉代人物品评打上了鲜明的“骨相论”烙印。如董仲舒提出:“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i“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0。其后,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命义》中说:“人有寿夭之相,亦有贫富贵贱之法,俱见于体。故寿命修短,皆禀于天;骨法善恶,皆见于体。”!1《论衡·骨相》篇具体阐释道:“人命禀于天,则有表候见于体。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表候者,骨法之谓也。”!2人们在骨相、容止中看到的是上天所赋予的寿夭、贫富、贵贱。王充之后的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中也提出“骨法为禄相表”“人身体形貌皆有象类,骨法角肉各有分部,以著性命之期,显贵贱之表。”!3据此,汉代社会生活中,相术成为一门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学问,相术的思维方式渗透于社会生活。可见,两汉之际,身体并未获得独立的审美价值,它基本在“骨相论”思维模式的笼罩之下。身体非但没有摆脱“礼”的控制,从此又多了一重“命运”的束缚。
  三国时期,曹操的“唯才是举”思想,为尊重个性开启了大门,刘劭《人物志》也顺时而生。该书提出以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九种质素选判人才,即“九征”。其中也谈到“容止可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儒家“威仪观”的影响。不过,其人物评价标准已大大拓宽,“骨相论”的色彩淡化了。相较而言,它更重视人物的气质、个性、才情,如该书“自序”提出 “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4,《八观》篇也说“智者,德之帅也”!5,将才智提高到超越道德的高度。《人物志》不仅对汉末以来的人物品评之风做了理论总结,也为魏晋士人的“审美发现”做了思想准备。
  魏晋士人崇尚自然和自由,对容貌之美的向往,对鲜丽服饰的喜爱,都是打破儒家礼教桎梏、追求自由和自然的标志。儒家看重的是服饰的等级意义,如董仲舒认为服饰具有“贵贵尊贤,而明别上下之伦,使教亟行,使化易成”!6的社会功用,将服饰与社会教化紧密相连。东汉《白虎通义》更将衣裳服饰“别尊卑”的功能作为制度确立下来。在儒家礼教以及汉代谶纬神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从《汉书》开始,历代正史《五行志》都专列“服妖”一项。凡是违反了社会礼仪规定和风俗习惯,其人穿戴与自己的身份、地位、场合不符,或用今天的说法凡是“奇装异服”现象,均被贬斥为“服妖”。此风愈演愈烈,导致“妖孽”横行,连木屐、礼服等器物,均未能幸免,均被贴上“服妖”的标签。魏晋士人“任自然”,对传统服饰制度做无声的反抗。他们崇尚宽袍大袖、熏衣剃面,喜好文饰等,处处与儒家礼教和传统规定做对。与儒家礼教密切注视服饰的等级象征意义相反,他们更关注服饰所传达的个性色彩和审美意义。对此,余英时先生也曾指出:“魏晋以下士大夫手持粉白,口习清言,行步顾影之风气悉启自东汉晚季,而为士大夫个体自觉高度发展之结果也。”!7将对服饰之美的追求上升到“个体自觉”的高度,是很精辟的见解。
  在“身体”的发现过程中,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居功至伟。徐复观先生认为,魏晋的人物品藻,“是在玄学、实际是在庄学精神启发之下”,“以庄学的生活情调为其内容的”!8。确实,魏晋玄学兴起之后,“任自然”的思想深入人心,庄子成了士人的精神导师。庄子美学思想对于促进士人的“身体发现”,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合力。《庄子·逍遥游》中极力塑造了姑射山的“神人”之美:“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9,那光鲜亮丽的神人,从精神到肉體都摆脱了世俗浊气和现实的桎梏,成为魏晋名士心向往之的审美原型。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杜弘治“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等,不正是姑射山神人的化身吗?魏晋人物品藻的审美意象“濯濯如春月柳”“轩轩如朝霞举”“清风朗月”“玉山”“玉树”,都是一片光亮意象,其实也是以姑射神人为美的源泉。   在诸种思想的合力下,晋代人物品评挣脱了礼法观的约束;骨相论影响依然存在,但已不能“一统天下”——身体、容貌终于获得了独立的审美意义。在晋人看来,“容”与“德”,至少是互不相干的并列关系,因此,在《世说新语》中,《容止》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并驾齐驱,成为独立的一门;也因此出现了“看杀卫玠”“掷果潘郎”“老妪赠帽”乃至“贾氏窥帘”之类的美学现象。“人伦识鉴,至此已经完全摆脱了道德的实践性,及政治的实用性,而成为当时的门第贵族对人自身的形相之美的趣味欣赏。”@0
  a葛洪:《抱朴子·外篇·讥惑》下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1页。
  b《礼记·中庸》,引自杨天宇:《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919页。
  cf《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引自李梦生:《左传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97页,第897页。
  d引自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65页和第661页。
  e《孝经·圣治章》,引自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g《孟子·尽心章句下》,引自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38页。
  h《荀子·修身》,引自王先谦:《荀子集解》上,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3页。
  i!0!6董仲舒:《春秋繁露》之《为人者天》《人副天数》《度制》,引自钟肇鹏主编:《春秋繁露校释》上册,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02页,第805页,第517页。
  !1!2王充:《论衡》之《命义篇》《骨相篇》,引自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6页,第108页。
  !3王符:《潜夫论·相列》,引自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10页、308页。
  !4刘劭:《人物志》之“自序”,引自杨新平、张锴生注译:《人物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170页。
  !5刘劭:《人物志》之《八观》,引自杨新平、张锴生注译:《人物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页。
  !7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0页。
  !8@0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頁,第93页。
  !9《庄子·逍遥游》,引自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页。
其他文献
王之涣写作《登鹳雀楼》另有隐情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区区二十个字,极写自然壮观之景,尽抒志存高远豪情,妙成登高望远警句,激扬自强不息精神,古今无不激赏。但若梳理诗人写作背景,探幽诗人写作心境,却可见豪放中有悲情,自强中隐激愤,是愤世嫉俗之作,且别有隐情。  王之涣出身于小官宦之家,聪颖好学,诗文俱佳,豪侠义气,志存高远,常击剑悲歌,“墓志铭”赞他“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
期刊
时 间:2017年3月14日、3月24日  地 点:荷兰莱顿大学  受访者:施露(Annelous Stiggelbout),女,荷兰人,现居荷兰莱顿,为自由职业者,主要从事中文翻译与口译工作,翻译过棉棉、尹丽川、西西、陈村、伊沙、颜峻、孙文波、阿城、朱文、盛可以、韩寒、徐则臣、岳韬、毕飞宇、刘震云、三毛、陈浩基等人的作品。  访问者:易彬(1976—),男,湖南长沙人,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南
期刊
摘 要:诗通常是个体的抒情艺术,公共性的政治学上的“政治书写”常常融入个人性的医学(诗疗)上的“书写表达”。《回答》是具有启蒙现代性的作品,唤醒了中国人的现代意识,在作者的写作和读者的接受两方面都具有诗疗意义,它的创作与接受都具有“日常生活审美化”特征,治疗功能与审美功能交融成启蒙功能。但是它是时间的玫瑰而非那个时代的月季。《回答》能够在当时的青年中“此起彼伏形成浩瀚的心灵的风波”,并不完全是因为
期刊
摘 要: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同的人格特征或人格类型,并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的群体人格和个体人格。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探讨一种人格类型的变化,就是从《论语》所代表的春秋君子人格到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人格的变迁,及在这两种人格类型演进中的过渡性人格类型,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人格形成的因缘条件。  关键词:君子人格 名士人格 人格变迁  人不是纯自然的产物,而是文化陶塑的结果,具有其历史性和社
期刊
摘 要:当代文艺思潮呈现两种转向:一是向古典的温柔敦厚回归,二是走向天马行空的多元叙事。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与古典文学的传统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贾平凹、汪曾祺、王蒙、莫言等作品中都呈现了古典文学的质素;而与此同时,当代文学也表现出了创作上自由、题材多样的多元格局。  关键词:当代文艺思潮 温柔敦厚 天马行空  一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与古典文学的传统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  革命年代充满了激情与高亢旋律的
期刊
摘 要:美国华人女作家吕红的创作近年来颇受关注,她的小说不但在艺术手法上融合了中西文学、艺术的诸多因素,擅用充满象征意味的多种意象来表达形而上的精神追求与人性思考。繁华与苍凉交织的生命体验中讲述精彩的人生故事,寻求探索女性解放之路,体现出作家在文学探索上的独树一帜。这为现当代文学史提供了更宽阔更新鲜的研究视野与研究范式。  关键词:美国华人作家 吕红小说 女性主义特质  海外华文文学近年逐渐繁盛发
期刊
文学家是传写人生的圣手,是写意历史的诗人。不过,文学家未有真正名分之前,便多只是耻辱与不快。  南朝刘宋时期的史学家范晔曾公开表示:“常耻作文士”“无意于文名”(《狱中与诸甥侄书》)。范晔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他的《后汉书》作为“前四史”之一,文采斐然,堪为名篇者甚多。范晔也自诩他的《后汉书》序论笔势纵放,为天下奇作,不减贾谊《过秦论》之篇,比肩班固《汉书》而毫不逊色。这般高标自恃的文才之士,却自
期刊
摘 要:《劳燕》通过对主人公“阿燕”形象的塑造,讲述了一个战争背景下关乎苦难和命运的故事。小说不仅借由阿燕的苦难来控诉战争的罪恶,更是借此揭露出苦难背后人性的复杂,同时讴歌了主人公倔强不屈的生命力。  关键词:张翎 《劳燕》 战争 生命力  《劳燕》讲述的是一个战争背景下关乎苦难和命运的故事,但在宏大叙事的背后,整部作品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女孩的成长故事。  这个女孩本名叫姚归燕,但在三个叙述者那里
期刊
所谓“浮世绘”是什么呢?我从一开始就遇到了许多不同的见解,以及对浮世绘这一概念或宽泛或狭隘的种种不同解释。我认为浮世绘是德川时代的现代描写画,是以描绘现代为主要使命的平民画家所结成的画派的所有作品的概称,如此解释就完满了。纵观田中喜作氏在《浮世绘概说》一书中所收集的丰富术语,“浮世”的语义有以下四种:  (一)“浮世”指的是与彼岸相对的此岸,与常安乐的净土相对,是悲喜无常的,应当厌棄的尘世,是沉浮
期刊
一切正在消逝和已经消逝的东西都引起我强烈的兴趣,这种兴趣超过文字之美本身。我研究民国时期的小说和游记,观看民族志电影,阅读旧报刊,并且聆听过去时代人们遗存的一切动听音乐。写诗是古典的行为,古老的记忆,过时的生活方式。在我看来,写现代诗、做一个现代诗人,和做一个古代的诗人,实际上并没有那样截然的分别:尽管我们使用的语言、我们的主体状况早已不同于李白、杜甫,但是这些感叹、无用的抒情、强迫症一般的为疯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