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精神的交流——傅雷与傅聪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雷是傅聪的爸爸.傅聪是傅雷的儿子。”刘抗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他又说:“没有傅雷.自然没有傅聪。这不只是生物学上的理由.也是精神教育的问题.傅聪会有今日的造诣,一部分是他本身刻苦自励的成果.一部分是受傅雷人格的感化和学养的灌输.傅雷引领他进入音乐的世界.也教导他东西方的知识.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诚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则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艺术水平的有效方法。有效的提问通常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学生学得有滋有味。那么,在课堂上怎样做到有效提问呢?    一、把握提问的尺度    1.提问要难易适度。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来设计问题,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地理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成为许多老师亟待探讨的课题。
“钱不是问题”,这是亮亮同学常挂在嘴边的话。  为查找亮亮“挥金如土”的原因,我深入了解了亮亮的情况,原来他父母在大城市打工,他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认为亮亮很可怜,所以,孩子要星星,爷爷奶奶绝不给月亮。他的父母远在外地,为不能给孩子关爱照顾而感到内疚,便用金钱来加倍补偿,每月都寄足够的钱来,让亮亮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亮亮的情况使我感到:应该让留守儿童真切地理解父母外出打工赚钱的艰难,让
有关专家认为,创新能力一是靠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靠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个人在已有经验和一般思维的逻辑规律的基础上,用一种高度灵活、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探索未知的思维活动。那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呢?  首先,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创新意识。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能够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好奇心。在教学时,教师应尊重、
培养浓厚学习兴趣是学好功课的前提。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创新能力,是每一个化学教师必须探讨的课题。    一、发挥实验魅力,调动学习热情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形象生动的演示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第一堂化学课并不一定
笔者立足地理教学实际,大胆创新,在初中开展了近3年的双语教学工作,实施了相关的跟踪课题研究。实践表明,实施双语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知识的效能,又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和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一、六分学科四分英语  在双语教学中真正把握好英语的“度”很关键。中英文的学习比例最多为6∶4。其中,过难或过易都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减退。英语渗透的原则是略高于学生的平均水平,这样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本人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一提到创新教育,部分教师想的多是脱离教材的活动,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以为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这就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
伴随着数学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学实验也被摆上了重要位置。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会学、会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理解或解决问题。学生在此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建构,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心智潜能,更加健康快乐、和谐持续地发展。    一、加强数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和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在动力,没有
留守儿童是现时社会上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调查表明,有35%的留守儿童表现出任性、冷漠、内向、孤僻、暴躁、走极端等特殊的性格。
讲课伊始,教师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激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思维,以让学生在最短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步骤。因此,一个有效、新颖、精致的导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可以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学习之中。那么怎样导入才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其探究的热情,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基础呢?    一、配合德育导新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也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