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尝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tu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只有个人才能思考,从而能为社会创造新价值,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而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首先当然就必须积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反驳,破除由书本中心而造成的思维定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我经常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反问。
  例如,高中语文第三册的《漫话清高》,文章认为“清高无非是为人清白正直,并总要带上一点孤独乃至孤僻的意味,或者可以解释为孤高。”“因为有才艺本可做官,而他们竟然不做,这才证明是真正的清高。”并举李白来证明“评定清高是相当严格的”,也就是说评定是否清高关键在于人物主观上是否有“本可做官而竟然不做”的思想。让学生们在仔细阅读了课文后,理解这些内容后,对文章举孟浩然来证明“清高的模糊性”一段文字就进行反问。用两个问题来破除“权威定势”:“孟浩然真的清高么?用这个例子证明清高的模糊性效果怎么样?”布置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了解孟浩然的一生以及他的思想发展情况,然后开展了一次讨论会,引导学生从论据和论证过程来反驳作者的观点。他们在查找了许多资料后,推翻了文章的有关观点。
  对教材的内容提出反问,大大刺激了学生,他们非常积极地投入其中,在讨论会上,学生们提出了以下材料。
  孟浩然年轻时与朋友张子容隐居鹿门山,但那不是真正的隐居,而是想走由隐而仕的终南捷径。孟浩然干谒张说,写了《登岳阳楼》诗,还作诗慨叹清贫和失意,渴望有人向皇帝引荐。如“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书怀贻京邑同好》)以及“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田园作》)。
  39岁往长安赴进士举,40岁在长安作《长安早春》抒发渴望及第的心情。不第,与王维、张均等都有交往。但他并没有马上离开长安,而是留下来,希望通过献赋的方法来进入仕途,但是没有回音。有“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当年冬天离开长安。
  45岁,秋,又萌上长安求仕之意。后张九龄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孟浩然四十六岁。浩然再上长安求仕。在长安,上书无回音,心情愤激。离京前夕,有留别王维诗。秋,离开长安。出关后,在旅亭有诗怀王昌龄。冬,归至南阳一带,遇雪,倍增失意悲凉之情,有诗抒怀。还襄阳,作《岁暮归南山》诗,就如课文讲的那样发仕途失意的牢骚。
  孟浩然四十七岁。春,韩朝宗欲荐浩然于朝,约日赴京。浩然未践约而行。后李白游襄阳,对浩然颇表倾倒,作《赠孟浩然》诗以赠。张九龄贬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后,浩然入张九龄幕。在荆州有上张九龄诗,对入幕表示感激。陪张九龄猎南纪城,有诗赠裴迥(迪)、张参军,透露出对幕僚生活的厌倦。陪张九龄自松滋往渚宫,有诗。陪张九龄行当阳县,有诗。还襄阳,有和宋鼎诗,显出对幕僚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狂狷。有诗《荆门上张丞相》、《从张丞相游南纪城猎戏赠裴迥(迪)张参军》、《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陪张丞相登当阳楼》、《陪张丞相登荆州城楼同寄荆州张使君》等。50岁生病,52岁去逝。
  从以上可以看出,孟浩然二上长安求仕,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他内心的“求援用世之心及为明显”。“韩朝宗欲荐浩然于朝,约日赴京。浩然未践约而行。”这已经是他二上长安,极度失望之后的事情。这并不能说是“对做官也有不在乎的一面”,而是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之后的失望之情。他49岁时的诗还反映了他的厌倦和不得志的苦恼,这怎么能够说是清高的样板?文章还举了李白的诗“红颜弃轩冕”,这是孟浩然的年轻时走“由隐而仕”的情况,这在当时并不少见,李白自己也曾经这样。所以孟浩然的隐居是无奈的隐居,内心上始终不是不慕荣利的,不是不愿做官,而是没有能够做官。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甲发表观点:退一步讲,即使孟浩然真的清高,用“孟浩然理应成为一个清高的样板的”,却“仍然不是公认的清高样板”来证明“清高的模糊性”的逻辑性也不强;认为这个论证过程不如改为“假定某个人不应该被评为清高却被评为清高”,这样才更能说明“清高的模糊性”,才具有说服力。学生乙甚至提出:应该被评上却没有被评上,反而说明清高的评定是非常严格的。这样通过对教材的质疑,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锻炼,最后得出的结论居然与文章的观点截然相反了。暂且不管学生的结论是不是正确,就学生的大胆质疑和严谨的考证资料的态度以及运用对比思维来分析问题的方法,我认为就值得表扬鼓励。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习惯,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可以得到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单位:浙江浦江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提起谈话节目,大家可能会想到《东方直播室》栏目和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也会想到崔永元、白岩松等主持名人.那么什么叫谈话节目呢?谈话节目是指主持人、嘉宾、观众对某
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课外阅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外阅读对于培养人才,发现人才,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品质呢?    一、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读书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来源于需要。人对客观外界事物需要与否和需要的强烈程度,决定着兴趣的有无和浓厚程度。这就告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语言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诸方面。    一、语言运用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欣赏时对那些传神地点化出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应仔细咂摸,反复品味其妙处和作用,看是否用得准确、生动,感情色彩是否浓烈。例如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个“垂”字,一个“涌”字,写出了雄浑辽阔的景色;《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广义上的画面,指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所有视觉符号,包括记录新闻事实的活动图像、照片、图表、字幕和各类特技画面以及播音员、主持人、记者播讲时的画面等。狭义的画面,指摄
目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英语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听说、表演贯穿整个课堂,其结果是老师几乎没有知识讲解,没有语法分析,只有指挥和激发,是个“导演”;学生
期刊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实践也证明:学生对某门学科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
一、背景rn纵观高中英语发展,英语教学历史经历了一个传承启下、不断创新的过程,从教学重心层面分析,大致可以分为语法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三个阶段.第一代前辈们筚路褴
期刊
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建立起的人们对企业的总体印象,企业文化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建立起来的企业成员所认同并遵守的信念和认知。相比以前对企业形象与文化建设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报纸的轻松便携特点早已使之成为我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工具。人民群众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此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我们知道,课堂提问是传统教学方法中最常见的现象,它可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推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在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