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己达人,成人之美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j20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开篇的这句话,被干国祥认为是对他所构建的“全人之美课程”的最佳描述。《中庸》是儒家先师的哲学经典之作,由此可以想见,对教育哲学颇有研究的干国祥,在构建课程的时候,也一定融进了他的哲学思考。
  干国祥认为,全人之美课程体系包括了隐性课程的无恐惧、无歧视,拒斥排名,相互激励等;显性课程则由身体课程、艺术课程、智慧课程和人格课程构成。如果说“德智体美劳”是按各自的重要性排列的话,那么全人之美课程则是按成长焦点的前后顺序排列的。两种排列并不矛盾,新的排列是新的诠释,也就是换个角度看教育。
  不过,干国祥认为,每一个课程都是全息的。四类课程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融合在一起的。比如在身体课程的综合阶段,已经与艺术课程、人格课程融合在了一起。所以,在任何一个课程的完成阶段,都一定超越了课程,涉及了生命的全息性。
  身体课程——强健体魄,舒展身心
  身体是生命之本,从孔子到曾子等儒家先师,无不重视身体的重要性。从对生命和教育的理解看,教育,哪怕是知识与技能,都应该从身体开始,而不是从大脑开始。所以,全人之美课程的第一个子课程是身体课程。
  要想开好身体课程,首先要有一个量的保证,这是由身体本身成长需求决定的。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要想更好地发育成长,没有一定锻炼时间的保证是不可能的。同时,它也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相关,中年爱静,少年宜动。通过锻炼身体,既可以让学习了一定时间之后有些紧张的大脑得到有效的休息与“疗养”,又能让全部感官都参与体验。
  身体成长需要活动,同时也需要阳光。所以,身体课程的设置,要更多考虑户外活动,并要有一定时间的阳光照射。在这方面,笔者有特别的感受。三四十年来,如无特殊情况,笔者晴天一定要到太阳下活动活动,即使是“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盛夏,也要在太阳照射下且植物相对茂盛的山上行走一个多小时。笔者从《黄帝内经》中“法于阴阳”与《周易》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说法受到很大的启发。为什么今天很多人吃得好,睡得好,心情也不错,却常常得病呢?因为他们从早起到校上学或到单位上班,多是乘坐汽车;到了教室学习或办公室工作,都呆在室内;从学校或单位返回家里,又是乘车而回。一天到晚,很少有阳光光顾。于是,“阴”多了,“阳”少了,自然就不能“法于阴阳”,也就非“道”也。于是,身体就出现了或大或小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炎炎夏日之下锻炼,小孩子能适应得了吗?开始的时候,有的孩子也许不太适应,可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成自然。笔者在农村长大,日出而作,天天在阳光之下劳作,日落甚至更晚方才归家;吃得不好,可身体非常健康。大人往往低估了孩子的适应能力,尤其是低估了其身体的适应能力。每天有一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户外阳光下活动的时间,孩子不但能够适应,还会喜欢上这种景况,也会越来越健康。
  “全人之美课程”中的身体课程由若干个具体的专业项目构成,每一个都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训练进程。譬如轮滑三级目标:初级目标——在轮滑训练场自如滑行,做难度不大的上下坡滑行,简单绕桩,能速滑、减速、静止;中级目标——在有各种不同坡度、弯度的道路上自由滑行,能避行同伴,不冲撞,在公路上滑行如步行;高级目标——在设置的各种障碍间以不同速度滑行,完成规定动作,如端茶倒水、送东西等。一年四季,全体学生无数次踩着轮滑鞋出游。
  罕台小学的轮滑课程,还让这群从小生活于沙漠里的孩子在市里的轮滑比赛中“大出风头”:冠军、亚军毫无悬念地一并拿下,三年级更是在前八名中夺取了七个名次。这并非是开设轮滑课程的目的,可有了过程,自然也就有了结果。干国祥对笔者说,他特别喜欢这种感觉——每天傍晚,彩霞铺满天空,站在高处,欣赏孩子们穿着轮滑鞋,一个又一个地滑过山坡,又从三十多米高的山坡上滑下来。那感觉就像听着一首又一首绵延不绝的华美乐章。
  用陈美丽老师的话说,就是因为好玩,所以唤醒了孩子们生命中沉睡着的神奇种子。
  不只轮滑课程,足球等课程也都开设于户外。学校操场上、田野里、小河边、山坡上……都成了实施身体课程的场所。冰心说:“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人是属于大自然的,将人“放归”于自然,生命才有更大的张力。
  身体健康与锻炼有关,也与心灵状态有关。在心理紧张或不快乐状态下的所有锻炼,都不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走向它的反面。可是,目前有些體育课,一味地强调纪律,让学生心里的弦绷得紧紧的,使其内心产生一定的恐惧感。这样的体育课,即使有了时间的保证,也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干国祥认为,身体课程当然离不开纪律,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纪律与舒展、健壮共同构成身体课程必备的三要素。舒展,强调的是生命节奏中身体的节奏,心灵的愉悦。儿童的身心应该获得足够的舒展,在这个意义上,每天运动一小时首先就应该提供给学生舒展身体的机会,这对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当然,虽然提倡以舒展为先,但也并不否定健壮与纪律。在舒展、健壮、纪律三者中,舒展最容易被忽略,而它恰恰是最本质的。体育中的队列和体操等,则最关乎纪律,它们当然也是身体课程必要的组成部分。
  共同创制全人之美课程的南明教育团队,还特别强调要还学生心灵以自由。在体育课程中,有了自由的心灵,才能让外在的体之炼与内在的心之美和谐为一。当身体锻炼有美相伴的时候,锻炼就不止于生成坚忍不拔的毅力,还会产生一种审美的愉悦感。
  这种锻炼的开始,是意志的磨练,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习惯了。习惯与心灵之舞同在,又会升华成审美。于是,身体课程不但能强健其体魄,还能舒展其身心,让身体走向强健与审美的境界。
  在强调心灵自由的时候,身体课程是不是就一点儿也不关注纪律、约束了呢?回答是否定的。但要说的是,这里所说的纪律,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懂得规则。凡事都有规则,规则会对人形成某些限制,同时,也会让人从中感受到规则之下的另一种自由之美。因为规则本身也是一种美。身体课程之下的规则与约束,旨在为自由心灵安装一个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导向标。身体课程中的体操与舞蹈,就最能体现因纪律而优美。   也许还有人会质疑,身体课程强调的户外甚至校外田野活动,会不会有一定的风险?回答是,会的。可是,不能因为有风险,就因噎废食,不再让学生走向田野。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也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风险,可任何人都不会因此而不走向社会。这些活动并不是不关注风险,而是更关注风险,更关注的目的,是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这个时候,也恰恰是不断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的时候,当他们具备了安全防范意识,就少了风险,甚至是没有风险。这样,不但让其当下更加注意安全,还为其未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安全的基础。
  身体课程在关注学生当下的身体锻炼与身心健康的同时,又是为学生的未来负责的。从小养成锻炼身体与愉悦心灵的习惯,尤其是将其升华成一种对美的追索的时候,学生就会终生健康而幸福。干国祥认为,所有的课程设计,都是指向学生的,既指向学生的当下,更指向学生的未来。
  艺术课程——闲暇出智慧,艺术悦人生
  干国祥带领他的团队开设艺术课程,不是迫不得已,而是一种生命自觉与责任担当。当初在内蒙古罕台沙漠之地,不开艺术课程有着无数个理由,而开设艺术课程则要经过百般周折与费尽种种心思。
  干国祥认为,艺术课程除了能让学生学会某些艺术技艺,更重要的是可以优雅学生的仪态,细腻学生的感官,丰富学生的感受,从而丰盈他们的生命世界。而且这种丰盈并不止于当下,还会延伸至其整个生命旅程。
  艺术课程可以开发具有艺术天赋的学生的潜能,还有可能将其培养成为艺术专业人才。这在南明教育的特色课程中,有着很多让人激动与惊讶的案例。不过,南明教育艺术课程的本质与核心,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艺术课程的滋养。干国祥始终认为,即使毫无艺术天赋的学生,通过艺术课程的熏染,其生命也会发生变化,甚至由此而生成一种全新的生命样态。
  到南明教育的班级随意走一走,会有无数个鲜活的事例给你很好的回应。
  据侯长缨老师讲,她第一天接手一个班就遇到哭泣不止的源,过度的自卑和怯懦,让她整天不敢说一句话。就是这样一个看不出有任何艺术天赋甚至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却因为有了艺术课程,参加了电子琴的兴趣班,其生命一天天地发生了蜕变。放假后,侯长缨破例让源把学校的琴借回家练习,并交给她练习班级童话剧用曲的专项任务。一首曲子练成了,源赶紧通过录音传给侯长缨老师,得到老师的鼓励后,她又陆续练成了一些难度较大的曲子。原来对电子琴一无所知的源,练琴的热情与日俱增。后来,源已经可以自己组织同学们排练节目了。
  五年级演莎士比亚剧《麦克白》时,平日温柔的源选了狠毒的主角麦克白夫人的角色。谁也没有料到,她的台词一出口,同学们的叫喊声和掌声都快把教室房顶掀翻了。源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也拥有了更大的自信。她不但爱上了电子琴,也爱上了老师、同学和学校。
  于是,教师们常常说,艺术课程让学生能够时时感受到学校教育之美。
  在干国祥看来,学校不应当只是学生学习一般学科知识的地方,还应当有让他们割舍不下的艺术之美。要让他们即使离开学校若干年后,甚至到了老年,在怀念起小学生活时,依然对艺术之美有抹不掉的铭记。而这种铭记,会长久地滋养他们的生命,并点燃其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希望之火。从这个意义上说,开设艺术课程的终极目的,则是有可能让学生长久甚至终生地徜徉在美好和完整的幸福状态中。
  基于上面的思考,南明教育的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每年学习一种乐器,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安排的:一年级是口风琴,二年级是葫芦丝,三年级是双管巴乌,四年级是尤克里里,五、六年级是吉他。从四年级开始,班级就组建乐队。而每周一次的全校音乐会,不但成了学生们心向往之的艺术盛会,还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舞台的主角。当学生们的创意与艺术共舞的时候,不但能给所有观众以审美的快感,而且也能在學生心灵深处烙印下幸福之美的持久标记。
  据当年在罕台小学任教的陈美丽老师讲,虽然方圆数十公里甚至百多公里都是人烟稀少的荒原地区,可学校里却始终有美的旋律在回响。毫不夸张地说,艺术已经成为学校的一种生活气息,师生在课间、在黎明之前、在黄昏来临之际、在节假日……无不弹琴抚笛,相和而歌。它不但调节了紧张的学习节奏,而且也产生了闲暇出智慧与艺术悦人生的美妙。
  这让笔者不由得想起《学记》之言:“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学习,因了艺术之美,非但没有了枯燥之感,反而有了乐在其中的亲师、乐友与信道之妙。心理学研究发现,处在这种生命状态下的学生的学习,不但高效率,还会生成高效益。因为求知益智与审美追求和谐为一的学生,不只能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还会让心灵抵达安适与愉悦的殿堂。
  休说学生,即使如孔子这样的至圣先师,也竟然“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并感慨不已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可见艺术对人的审美启迪与心灵震撼何其大也!所以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没有“成于乐”,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生命贯通的伟人,在很多时候,仁爱、智慧等只有在与艺术进行生命链接的时候,才能实现其特有的价值。所以,孔子钟于艺术,并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这样写道:“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不仅诗,当时的礼也多有乐相伴。《论语》之中的《八佾篇》,重点谈的就是礼与乐,而且在很多时候,礼乐是难分难解、合而为一的。
  需要强调的是,南明教育的艺术课程,重在熏陶,让每个学生感受生命之美,而并不是要让所有学生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更不是为了艺术门类的考级。即使乐感不强的学生,也会因为持久的艺术熏染而具有审美情趣,并由此提升学习品质与生活质量,从而让生命有了走向真善美的可能。而对少数在艺术课程中显现出天赋的孩子,才在选修课程中,培养其走向专业化,走上艺术家的道路。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林彦?摇?摇?摇?摇黄晓夏)
  链接:
  干国祥,浙江绍兴人,南明教育集团总校长,全人之美课程总设计,全人之美课程院院长。曾任全国新教育实验副理事长及新教育研究中心主持人,主持新教育实验课程研发近十年,是“晨诵·午读·暮省”“读写绘——儿童早期读写综合课程”“农历的天空下——古诗词晨诵之旅”等十余个新教育原创课程的总设计者。曾于2004年和魏智渊(铁皮鼓)、王开东等一道提出了“深度语文”的主张,著有《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破译教育密码》等教育专著。2010年至2016年,率团队隐居于库布其沙漠之边的罕台小学,将其团队所研制的课程系统正式命名为“全人之美课程”。2014年冬,率团队自新教育分离并独立,成立南明教育集团。
其他文献
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最佳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性质、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等方面,都提到了探究精神。该如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呢?下面以人教版五年级教材为例,谈谈初步尝试的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的的综合性学习“五步走”教学模式。  一、形成探究主题  1. 以教材编排的专项综合性学习内容为探究主题。  五年级
期刊
郑毓信教授在《新教育哲学》中提到:“努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育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应当将‘思维’看作全部数学教学工作的核心。”特级教师许卫兵认为:“数学知识是整体的,也是有结构的,用整体性和结构化的思维引导数学学习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路径。”所谓结构化思维,是以探寻事物结构为目标,以得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导向,以建构事物整体关联为抓手的一种思维方式。结构化思维,能够让学生更清晰、更高效地思考,
期刊
几何直观能力是小学生应掌握的数学核心能力之一。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以直观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他们认识事物、学习新知时常常是从具体直观开始,并逐渐反向抽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提高数学学习力。因此培养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和任务。  一、教画图,培养直观表达能力  抽象复杂的数学问
期刊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当今小学语文的教学,立足点应该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另外《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学习的特点,允许学生有自己个体差异的存在。教师要明白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有好奇心的学生,要懂得去引导,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期刊
“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它巧妙地体现在本单元的三篇课文、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中。课文中的动词用得准、用得妙,值得学生细细体味;课后习题和“字词句运用”则引导学生感受这些动词给人带来的真实感和生动感,并在运用中发展思维和语言能力。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儿童语言获得的规律,围绕“动词的积累和运用”进行多层次的语言训练,从而扎实有效地落实单元语
期刊
良好的音准能真实准确地还原音乐作品的形式美和思绪美,给人以悦耳动听的美好体验,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合唱艺术的大门,是实现合唱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合唱教学中,可运用有效的方法与辅助手段,进行音准训练,以达到和谐歌唱的目的。  一、剖析影响因素,把握合唱音准  1. 发声的技巧。发声技巧是影响音准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讲方法的演唱容易导致音高偏差,音准难以掌控。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缺少教师科学有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8页例题及第39页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想象、操作、交流等活動,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理解这三种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经历探究抽象平面图形的过程,初步建立“无限长”的概念,积累思维经验。  3. 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比较、推理能力,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释或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学以致用,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期刊
【片段一】例文,拓展儿童习作思路  师:今天咱们班就来了两位小超人,是吴老师从南京带来的。找找看在哪里,在台下吗?不在。在抽屉里吗?更不在,到底在哪里呢?讓他出来。(课件出示)  “邓伟杰!邓伟杰!”吴老师又在叫他了。这可不是因为犯了什么错,而是教室里饮水机的水桶空了。整个五(5)班,能够独自搬起15升水桶的只有他一人。  师:大家说说,邓伟杰“能”在什么地方?  生:搬水桶,只有他可以。  生:
期刊
【摘 要】教师培训作为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持续助力教师的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因为新时代的要求、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期待,以及教育变革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需要积极推动教师培训改革。从改革的逻辑基础来讲,要处理好导与助、取与舍、近与远、术与道的关系;从改革的途径来讲,一要建立新培训观,二要推动培训的体制、机制变革,三要探索培训内容与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新时代 教师教育 教师培
期刊
一、芝加哥地区的教育情況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简称UIC),位于美国中部芝加哥地区,该地区基础教育一度非常薄弱。芝加哥公立学校是全美第三大学区,学生以有色人种居多,且多数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同时还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英语水平有限。芝加哥公立学校曾长期处于学生学业水平低下、辍学率高的境遇,甚至一度成为全美最差的学区。[1]在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