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词汇是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很多中学生对于英语词汇学习感到吃力,甚至因此对英语学习丧失了兴趣。本文分析了目前词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 词汇教学 问题 对策
  
  一、研究背景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同时它又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难点。多年来,死记硬背词汇表是很多高中生记忆词汇的主要方法。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毕业生的英语词汇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新课程标准中对八级词汇目标这样描述的:“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教育部:2003)这相对于2000年版的教学大纲中高中毕业生掌握1950个词汇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一所普通学校,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在英语学习的很多环节中都表现出词汇不足的缺陷,很多同学对背单词感到头痛。所以有很多学生下来跟老师交流时说,如果第二天要考单词的话,他们会突击记忆,这样好像效果还可以,可是没过几天就忘记了。还有一些学生说,前一天晚上真的记住了,可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就不会了。还有部分同学平时记单词挺好,可一到考试,总觉得考试好像跟记单词没太大的联系,单词考得好,可考试成绩并不好。这样就造成了背单词只为平时测验过关,结果记一下却留不下,有些就算记住了却又不会用的尴尬局面。
  
  二、词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就此现状,笔者对所教的两个班级7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8份。本文将所得到的一些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问题一]对于单元词汇没有进行分级分类。造成主次不清。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学习效率低下。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出于善意和严格要求,要求学生记忆每单元的所有词汇,包括带三角符号的词汇。认为记得越多越好,词汇量的扩大速度就会越快。这样就造成了学生记忆负担过重,其结果是部分学生重点单词都没有掌握,于是干脆不记单词。因此,在回答英语词汇是否影响你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一问题中,有约45%的学生回答“是”。可以看出英语学习中词汇对很多同学而言是一大障碍。
  解决对策
  英语教学专家Thombury(2002)认为,“我们所呈现的词汇量不应超出学生的记忆能力范围。”教材中词汇一般可分为三个不同级别:第一级为课程标准中规定要掌握的词汇,是本单元的核心词汇,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并会灵活运用;第二级是本单元的话题拓展词汇,要求学生能听懂并会认读;第三级是因为上下文需要出现的词汇,学生只需要理解。因此,教师应对这三个不同级别的单词进行分类,对于重点单词应采用重点讲解加练习的办法,并鼓励学生大胆使用。对于话题拓展词汇,要求学生能了解其意义,进行简单的运用。对于第三级词汇,不对学生作过多要求。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模块5第2单元共有77个单词及短语,其中课标词汇有52个,包括本单元重点单词和短语12个(黑体标注),英语人名地名及不要求掌握的单词有25个。把这些词汇进行分类记忆,课堂上重点处理黑体部分词汇,在文章中处理其他课标词汇,带三角的单词学生只要认识理解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学生也会非常清楚哪些词汇必须掌握,哪些词汇知道即可,这既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也提高了词汇教学的效果。
  另外,对于词汇的教学,笔者通过反复的试验证明分块学习效果更好。比如本节课讲阅读就先处理阅读部分词汇,这样有助于分散难点,突出重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否则一开始就把大量的词汇灌输给学生,他们会觉得难以接受,自然记单词的兴趣也会下降。
  总之,单元词汇要分清主次,对词汇进行分级分类教学,优先保证重点单词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提高词汇教学效果。
  [问题二]词汇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
  在词汇教学中,传统的教授单词的方法如直观法、运用照片或图画、表演法、英文解释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的要求了。因此,多样化的词汇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解决策略
  除了我们常见的几种词汇教学的方法之外,在高中阶段更应提倡以下几种词汇教学方法:
  (1)重视语音教学,促进词汇教学
  笔者进行过调查,约有34%的同学回答老师在初中阶段没有专门进行语音教学,约有52%的学生回答老师简单讲过但自己掌握得不太好,只有11%同学回答说老师讲过语音和重读,而且自己掌握得较好。笔者也和初中老师交流过,很多老师也说初中阶段教材并未安排语音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时间,所以老师在这方面随意性很大,因此也造成学生在语音方面的掌握差异很大。而高中阶段由于时间紧张,专门进行语音教学似乎不太现实,学生在这部分的缺失也就在所难免。语音应该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前提,试想一个单词如果学生在读音方面都没有把握,又如何去做到会写会用呢?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对单词部分注音的方法,即对单词的核心部分及易读错部分重点强调。此外,重读也是学生的一个弱项,因此应特别标注出并让学生反复练习。他们会读单词了,也就能有意识地将单词的发音与拼写结合起来,记忆单词就更有信心了。
  (2)利用多媒体
  这种方式会给学生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比起传统的图片法效果好在图片色彩鲜明,内容新颖,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强化了对于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3)语境法
  “学生需要在上下文中观察词汇是如何使用的。”(Hamer:2007)在语境中学习词汇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很多语言学家的认可。在实际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恰当的语境呈现、操练、巩固和运用词汇,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降低词汇记忆和运用的难度,减少他们在新词学习中的焦虑情绪,使之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这就要求所呈现的巩固词汇的例句和练习形象、生动。因此,教师需要在搜集和整理资料中多下功夫,使之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在阅读中积累并掌握词汇的用法效果也很好。据调查显示,有学生认为阅读21世纪英语报对他们的词汇积累和应用有帮助,有56%的学生认为阅读21世纪英语报对他们的写作有帮助。这足以说明语境法在词汇教学中的有效性。
  (4)构词法
  构词法是扩充英语词汇的一个重要方式。很多词汇都是由词根加词缀构成的。常用的构词法有:(1)合成法,如homeland,passer-by;2)词根加前缀,如formal-informal,eertain-tmcertain;(3)词根加后缀,如protect-protectlon,power-powerful;(4)词性转化,如type(类型)一type(打字),signal(信号)一sigIlal(发信号)。
  学生学会了基本的构词法之后,能有效地记忆单词并扩大词汇量。构词法中加后缀多变化词性, 加前缀多变化词义,会让学生在记忆单词的同时牢记了词性,对于词汇的运用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使很多同学遇到的背过了的单词但在考试中又不会用的情况有效地得到改善。
  [问题三]过于追求对于词汇用法的深度挖掘。使学生疲于记忆多种用法 很多刚接触英语教学的老师都会有这种体会,每次教单词时生怕自己给学生教少了不能应付考试,因此索性把某个单词的全部用法都教给学生,认为这样再怎么考也不会因为自己没有教而导致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殊不知这样学生对教师所灌输的太多的内容难以完全掌握,反而容易让他们失去学习词汇的兴趣。教师觉得自己教得很辛苦却又难以看到自己理想的成果,学生觉得自己学得很辛苦也没有相应的回报。
  解决策略
  对于中学生来说,词汇教学不宜一次挖掘过深,教师只要要求其掌握课标词汇的基本用法就可以了,因为单词的许多用法是在掌握其基本用法的基础上逐渐习得的。(张献臣:2007)因此,教师不必在学生初次接触某个单词时作过于复杂的讲解,而是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练习及阅读中多去观察、总结,这样学生对于这个单词的用法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就更乐于去使用了。
  [问题口]对于学生的学习策略指导不够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的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教育部:2003)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常常由于各种原因会忽视这方面的指导,也就造成学生懒于动脑去总结、学习分析,总认为这是老师的工作,自己只要学会老师讲的内容就可以了。因此,在调查中有38%的学生回答不清楚词汇的策略有哪些,所以没有采用学习策略来学习词汇。还有19%的学生回答不清楚什么是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所以,对于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我们还做得很不够。
  解决策略
  有效的学习策略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与质量,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应渗透学习策略的指导,鼓励和指导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会了他们学习的内容更加有意义,这样学生的收获就会更大。
  
  三、结束语
  
  教师永远教不完学生所有的知识,学生也永远做不完所有的题目。但只要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他们就能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去学习更多,掌握更多,这也更加符合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终身学习。如果学生只是为了应付日常的考试,那么在考试后他们还会有多大兴趣再拿起课本学习更多呢?因此,我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现在的日常教学,尽可能让学生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学习,在兴趣中学习。这样,我们英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词汇教学也才能得以更加有效的实施。
其他文献
学生在做物理习题时,面对新的题型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思维上会被局限在某些知识点.这是因为他们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把新题型中的物理本质抽离出来,没法发现物理模型之间的共性.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有效的习题训练,精讲例题,帮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比对分析,抽离本质,挖掘共性,来走出思维困境,跨域障碍,提高思维发散能力.接下來,笔者将结合历年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供各位同仁参考与借鉴.
木文从基于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了2017年南京市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的命题,重点分析在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中如何融汇核心素养因素,通过纸笔型考试考查学生真实的实验能力,对初
摘要: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关系等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英语教学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不仅能让所有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去,也能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 教学行为 学习方式 师生的地位与关系 互动教学    一
一道“模拟照明电路自动控制”的应用性中考创编题,以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为方向,但由于题目情境涉及到初中生并未学习过的光照度知识,给试题的解答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这种难
都说物理概念抽象、难懂!的确如果我们用文字表征物理概念是比较难理解的,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必须借助于形象化的手段来组织教学,通常情况下采用实验和作图的方式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本文选择“函数图象”这一视角进行分析,望能有助于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实践.
摘要:本文以一节词汇教学课例,介绍了教授词汇的方法,即在情景中渗入构词法教学。在完成一个个任务中,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情景教学 构词意识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效结合德育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
物理学概念和原理并非孤立的知识,物理知识与科学史相联系,同时又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反映着人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而且在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加准确、深刻和全面.笔者认为高中物理课堂必须以文化价值为主线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重演“准历史现象”  物理知识往往与物理学史相对应,那么,前人是如何研究的?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怎样的影响?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历史教材中“拿
本文论述了“四课”制度的科学内涵以及如何有效的组织开展这一工作的基本过程。并重点阐述了“四课”制度的开展对“双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课程建设以及教研室作用的发
学生实验能力的核心部分是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的基本功自然也离不开对仪器的熟练掌握.在高中物理教材中需要学生分组进行的19个物理实验中,要求掌握基本仪器使用和将基本仪器作为主要实验器材来进行的物理实验就占到12个,又可以将这12个实验归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实验的使用,另一类则是将基本实验作为主要器材从而来进行的探究性或实验性实验,对于第一类实验,要求学生要对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第二类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