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减数分裂”的学习存在很大的困难,尤其对其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更是云里雾里。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学习困难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知道细胞为什么要进行减数分裂,更加不明白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殊的行为变化。据此,教师尝试利用“有意义学习”理论帮助学生学习这一重难点内容。 1 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减数分裂”的学习存在很大的困难,尤其对其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更是云里雾里。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学习困难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知道细胞为什么要进行减数分裂,更加不明白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殊的行为变化。据此,教师尝试利用“有意义学习”理论帮助学生学习这一重难点内容。
1 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是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如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典型步骤”,而对自己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不清楚,这就是机械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有两个先决条件:①学生表现出一种“有意义学习”的倾向,即表现出在新学内容和自己已有知识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倾向;②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实质性联系起来。对学生而言,“有意义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发现,发现为什么要这样、怎样才能这样,然后把发现的内容加以内化,使之成为一个整合性的、协调性的知识整体。
2 减数分裂过程的教学
关于“减数分裂”的内容是属于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对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了解了生物新课程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情况。通过对调查后数据的分析,总结了影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两点反思:高中学生对生物课程标准普遍了解很少、生物教师要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学习方式 调查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摘要 就江苏地区使用的三本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实验演变进行 研究,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 关键词 实验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继承 实验教学思变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新课程实施前后教材发生转变,江苏地区使用过三本教材。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在3本教科书中发生变化,现比较如表1所示。 不难发现,3本教材中对实验原理呈现、实
在很多竞赛模拟试题中出现:分别使用TTC和红墨水(酸性大红G)染色法对有活力的种子进行染色,预期的结果应该是( ) A.两者都能使胚完全染色 B.前者能使胚完全染色,后者不能让胚染色 C.两者都不能使胚完全染色 D.后者能使胚完全染色,前者不能使胚染色 尽管此题是2010和2008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初赛理论试题,但是不难看出对种子的生命力及细胞死活的鉴定在中学生物学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愈来愈多的教师走进新课程、体验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教育思想与时俱进,教育观念日益更新,教育方法、技术和手段也日趋多样化。依托课标理念的引领,广大生物教师在重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课改的主旋律中还掺杂着不和谐的音符——无效教学行为,成为课改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作为课改这项系统而庞大工程的缔造者——教师需适时地审视自己与同事的教
摘要:“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加强德育渗透,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历史学科是对浩瀚历史事件、人物认知的人文社会教育学科。通过中学历史课程的相关学习,提高学生们的历史核心素养,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历史教学 德育
摘 要 器官移植是挽救器官衰竭病人生命的有效手段,器官捐献是解决器官移植问题最根本的方法,但是我国的器官捐献率非常低。为了研究人们对器官捐献认识和捐献器官率低的原因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对红十字会周连通部长的访谈,提出了改善我国器官捐献率低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器官捐献 思想观念 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器官移植是挽救器官衰竭病人生命的有效手段,能重新点燃他
1 设计思想 综合教材中多个探究实验以建构一个科学概念的课型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是为生物学概念建构服务的。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必修1中“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内容,综合“绿色植物叶绿体的观察”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两个实验内容,设计本探究性实验课“探寻绿色植物的奥秘”。通过探寻绿色植物的奥秘的思路将细胞结构、色素成分和光合作用的功能联系,帮助学生构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文件编号:1003-7586(2009)11-0013-02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编写凸显了模块特征,采用“知识点——单元——模块”梯次复习法,能有效地提高模块复习教学的实效性。下面以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的复习教学为例,对此复习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1 以预习提纲引导学生预习,自主完成各知识点的梳理 在复习教学中对于单元知识点的梳理,教师通过编制预习提纲引导学
摘 要 以免疫调节中的“体液免疫”课堂教学为例,用生活化教育进行教学实践,探索在生物课堂上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来有效的组织教学,从而达成教学目标。这种生活化的教育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