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德育培养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wi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加强德育渗透,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历史学科是对浩瀚历史事件、人物认知的人文社会教育学科。通过中学历史课程的相关学习,提高学生们的历史核心素养,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历史教学 德育 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3
其他文献
摘要 探究式学习要用探索未知的方法去构建知识。“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和事实,提出猜想或假设,对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构建知识。生物学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开展,以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为前提。由于受学科教学的影响,“实验——探究”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实验——探究”教学 生物学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围绕“寻找身边的绿”这一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主题,开展了“有关青县城区段运河污染的调查与研究”,这是我校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一。    1 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1.1 研究主题  寻找身边的绿。  1.2 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设计表格及资料汇总能力;使其懂得科学研
摘 要 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转基因的研究,对转基因动物获得的主要方法如显微原核注射法、逆转录病毒感染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等常用的方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转基因动物的鉴定方法,最后对转基因动物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转基因 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动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转基因动物是通过向受精卵
摘要:汉派文学以武汉为中心,是中国当代文学流派体系和作家地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池莉、方方均为该派的代表作家。“汉味”是她们写作的重要特色。同为新写实主义作家,池莉和方方在写作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同中有不同,探寻两人书写上的异同点,更有助于全面、深入地对两位作家的作品进行解读。本文选取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不谈爱情》《致无尽岁月》与方方的《万箭穿心》《出门寻死》《中北路空无一人》等为语料进
1 问题提出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如何把学生领进门,该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怎样的支持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染色体变异”是新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是生物技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典例之一。同时这部分内容涉及细胞分裂、细胞工程、遗传的基本规律、植物体细胞杂交、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生物的进化等多方面内容,一方面是生物学概念多,而且难辨析易混淆,另一方面知识前后联系多,具有较高的综合性。  
摘要 通过对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了解了生物新课程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情况。通过对调查后数据的分析,总结了影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两点反思:高中学生对生物课程标准普遍了解很少、生物教师要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学习方式 调查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摘要 就江苏地区使用的三本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实验演变进行  研究,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  关键词 实验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继承 实验教学思变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新课程实施前后教材发生转变,江苏地区使用过三本教材。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在3本教科书中发生变化,现比较如表1所示。  不难发现,3本教材中对实验原理呈现、实
在很多竞赛模拟试题中出现:分别使用TTC和红墨水(酸性大红G)染色法对有活力的种子进行染色,预期的结果应该是( )  A.两者都能使胚完全染色  B.前者能使胚完全染色,后者不能让胚染色  C.两者都不能使胚完全染色  D.后者能使胚完全染色,前者不能使胚染色  尽管此题是2010和2008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初赛理论试题,但是不难看出对种子的生命力及细胞死活的鉴定在中学生物学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愈来愈多的教师走进新课程、体验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教育思想与时俱进,教育观念日益更新,教育方法、技术和手段也日趋多样化。依托课标理念的引领,广大生物教师在重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课改的主旋律中还掺杂着不和谐的音符——无效教学行为,成为课改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作为课改这项系统而庞大工程的缔造者——教师需适时地审视自己与同事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