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提问技巧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8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激发学生兴趣、抓住知识联系、紧扣教学疑难、掌握提问的技巧来提高提问的实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提问 误区 兴趣 技巧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以及学生之间的提问。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开启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达到良好的效果。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可见,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
  但是如今一些教师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提出的问题不科学,存在一些误区:①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空泛,缺乏思考的价值。这类空泛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而且会养成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②提出的问题难度太大,超过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学生在接连答问失败后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会形成焦虑、胆怯的心理,与教学无益。③提出的问题不分主次,过于繁琐。一节课安排了很多问题,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学生无暇独立思考,更不可能质疑,混淆了教学重点。④提出的问题雷同,毫无新意。这类问题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厌学。
  由此可见,一些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最常见的是只重结论,不重过程。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巧妙提问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量分散。如果将提问置于学生的生活情境中,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心理期待感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顺利地进入学习状态。
  我在教学《广玉兰》时,课始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肯定见过不少花草树木,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一问,让学生跃跃欲试。作为花木之乡的学生,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所以交流时精彩纷呈。课尾,我又提问:“广玉兰不仅幽香、纯洁,还有无比旺蛊的生命力,那还有哪些植物也和广玉兰一样?”学生平时生活中的储备一下子挖掘了出来,许许多多的植物马上映入眼帘,白梅花、栀子花、荷花、梨花……学生们争先恐后赞美它们的品性。整个过程学生兴趣盎然,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二、抓住知识联系,精心提问
  语文知识内在的连贯性很强,呈螺旋式上升,新知识一般都要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拓宽和延展。所以,教师就要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选准学习新知识的切入点,精心设计提问,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思维支点。
  教学《船长》一文时,我先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了解了在“诺曼底”号客轮遇险的千钧一发的时刻,船长沉着镇定地组织指挥着救援工作,果断地下达了一个又一个命令,使船上60人脱险,他自己却以身殉职,英勇牺牲。这时我及时提问:“这时哈尔威船长在大家脱险之后,可以和大家一起登上小艇的,那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学生展开讨论,有学生觉得船长的牺牲是没有必要的,他完全有机会逃生。我肯定了他的说法。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尊重生命,自己的生命也一样。但我也让他理解船长,19世纪的英国,船长怎能弃船而生呢?这是他所处的环境和时代决定的,这是他所处的行业规则所决定的。在哈尔威船长心中,船长就应该与船共存亡,他是不会抛弃诺曼底号独自逃生的。这时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哈尔威船长的忠于职守的可贵品质以及他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教师这时的提问不在多而在精,往往只要一个问题就能激发学生深入地思考。
  三、紧扣教学疑难,适时提问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从课文的知识结构出发,并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有意识地捕捉问题的“契机”,在学生“口欲言而不能”时进行设疑问难,将提问直指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弯处、策略的争执处,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四、掌握提问技巧,提问创新
  提问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而教学艺术的活力在于创新。因此有效的提问需要教师倾注心血,不断追求创新。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才能问法新颖,形式灵活,富有情趣,从而为学生所喜闻乐答。要达到这些要求,教师还应该掌握一些提问的技巧
  1.耐心等待。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有时不能及时回答上来,这时要给他们留一些思考的时间。
  2.合理追问。适时恰当地追问会使学生逐渐到达问题的本质。
  3.学会倾听。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仔细地倾听,以便作出及时评价。
  4.积极的评价。学生的回答有时会不尽如人意,这时教师要有敏锐的感觉,及时发现其中的“闪光点”,给出积极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5.灵活运用提问的方式。教师要能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学生灵活地提问。
  课堂提问是每位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语文课堂的精彩不在于教师表演得有多精彩,而在于教师能够精心设计出适合学生的问题,把握提问的技巧。只要不断实践,不断学习,就一定能成功。
其他文献
创新,是指冲破旧思想、旧模式的束缚,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新东西。但对学生而言,这里提出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的创新,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
一、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目标传统性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学会学习”首先要转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本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只要我们做课程资源探索的有心人,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可以开发成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盘活”各种课程资源,发挥其在品德教学中的作用,丰富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回快,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教育。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教育内容上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其中,德育占据着首要位置,这就说明了学校的德育对新时期教育的发展、对培养新世纪人才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年轻一代身心健康的需要。现在的孩子在家庭中被奉为“小公主、小皇帝”,而走进学校这个大集体,他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rn伴随着“生日快乐”的乐曲,大屏幕上出现了诱人可爱、让人垂涎欲滴的生日蛋糕,摇曳闪烁的生日蜡烛……rn(学生们议论纷纷.)rn生1:今天是谁过生日呢?rn
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起,相对集中地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目前,许多教师通过此类单元的教学,感到部分学生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仅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公民素质的必然要求。目前,少年儿童特别是弱势群体心理发展现状堪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以下通过一则家访手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粗浅的探讨。  我们班有个
摘要 数学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自主活动,结合学生平时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在综合的、有代表性的、富有生活情调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关键词 实践活动 关注过程 放飞思维 拓展空间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将数学内容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