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概念教学反思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就是回答“是什么”,它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第一顺序的思维,是回答“为什么”的前提。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化学基本概念,为学生将来的高中化学学习打下概念基础。因此化学概念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它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前提。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好概念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以下是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关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抓住概念中定义标准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首先要抓住概念中的定义标准。教师对概念论述时的关键词要准确把握,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这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定义标准是“纯净物”,且“只有一种元素”。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又如,“溶解度”的定义标准有:(1)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2)指明“溶剂的质量为100g”;(3)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4)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克数”。这四个限制性语句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标准,缺一不可。
  二、比较概念内涵间的关系
  将概念的内涵俩俩比较,确定它们间的关系,防止混淆。概念的内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如化学反应和分解反应,前者包含后者;对立关系或并列关系,如纯净物与混合物;交叉关系,如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有些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有些又不是,同样,有些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有些也不是。运用图示可以表示如下:
  1.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2.对立关系或并列关系:
  3.交叉关系:
  三、运用脉络法归纳概念
  归纳可以使学生心中有“一览众山小”之愉悦感,容易做到胸有成竹,举一返三,触类旁通。脉络法是常用的归纳方法。如物质分类概念可归纳如下:
  在脉络中,结合“打比方”的方法很容抓住概念的定义标准而不易混淆。例如,化合物与混合物是大多数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我在黑板画出了物质的分类脉络,问学生:“张家的孩子姓什么?李家的呢?”学生很快回答:“张家的孩子姓张,李家的孩子姓李”,我又问“从黑板上的脉络中看,化合物是谁家的孩子?”学生非常兴奋,齐声回答“是纯净物家的”,“那它该姓什么呢?”。“当然姓纯了”。这样,枯燥的化合物概念就在欢声笑语中跟混合物区分开来了。
  四、正反例证比较,使概念更加清晰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举正面例证,再从反面来讲,举出反面例证,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
  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接着举出正面例证:H2O,CO2,MgO等都是氧化物,反面例证:CaCO3,(NH4)SO4,KMnO4等都不是氧化物”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对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在习题中形成概念,纠正错误
  做题是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做题可以形成概念,纠正错误,还能训练思维方法。例如为了形成“元素”、“分子”、“原子”“化合物”, “氧化物”等概念我选用了以下习题:
  (重庆中考题)今年5月12号汶川发生大地震,为了支援灾区防疫,我市紧急生产过氧乙酸消毒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2H4O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D)
  A.过氧乙酸中含有三种元素
  B.过氧乙酸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C.过氧乙酸是化合物
  D.过氧乙酸是氧化物
  (重庆中考题)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等气体,这3种气体的共同点是( A )
  A.都是氧化物 B.都含有氧分子 C.都能燃烧 D.都有毒
  通过适当的练习,学生对所学概念就会由模糊变得“恍然大悟”,利于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德化学概念。
  六、在结构关系图中形成概念
  物质结构的概念是很难准确形成的。我画了结构关系图,并说明对物质结构的描述要做到“对应逐级”,不能“越级”不“平级”。 “越级” 描述和“平级”描述都是错误的。这里的“对应”是指要分清“物质由分子构成呢,还是原子直接构成”。这里的“逐级”是指关系图中“相邻”的概念,不相邻的概念间就是“越级”, 例如说“水由氢、氧原子构成”就是越级。这里的“平级”是指同一概念中出现同一级别的概念,例如说“水分子(分子)里有氢分子(分子)”就是“平级”,这样学生心中模糊的结构概念就容易变得清晰。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多角度学习概念,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其他文献
【摘要】在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为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培养,实施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应变学生为课堂主体,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的探索,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合作和交流的能力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转变了教学模式,在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数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48-02  “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国民素质教育和民族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任务。社会呼唤素质教育,仅仅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已不能算作未来社会真正的人才,未来人才应该是身心素质结构、智能结构,审美心理结构,自下而上适应能力等都符合时代发展趋向的人。  现代的学生一般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发展背景之下,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取得的成绩中,不可否认的是职业教育也存在许多不足,这尤其表现在数学的教学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老师也普遍存在教学疲劳的现象。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课堂中引进情境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给老师带来一定的教学乐趣,消减老师的倦怠感。  【关键词】数学课堂 情境教学 实践  【
【摘要】中职教育的目标在于以能力为根本,以就业为考量标准,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实用型人才。尽管对于中职教育学生来说,专业技能是培养目标,但文化教育对学生技能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通过对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提出了一些解决创新新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学 数学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
本文介绍在Windows平台上,使用VB和VC++开发的面向工业CT机应用,基于数据采集与图票处理的一个应用系统--电缆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越来越重视,进而对周围景观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公园是现代城市中居民休闲娱乐和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一直备受关注
《数学课程标准》把各学段的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板块,其中新增设的“综合与实践”板块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呈现了一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经历、体验、猜测、验证、交流让学生“动”
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提高专业人才竞争力正成为当前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文章通过应用化学专业未来职业职位需求数量与技能要求、未来专业人才分层培养的必要性、以及专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探究科学现象,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思考主题、思考氛围、思考方法和思考结果四个方面就小学科学教学中思考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 科学现象 思考能力 思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56-01  思考意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判
‘无子瓯柑’是普通瓯柑的芽变,果实无核,且具有普通瓯柑(Citrus suavissima Hort.ex Tanaka)的所有优良性状,果实极耐贮藏。无核水果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研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