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何为无“米”之炊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lon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无话可写,正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呢?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无米之炊;积累素材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让学生潜入书海、联系生活,在阅读与生活中积累素材,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无米之炊”。
  一、读“有字之书”,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所谓“下笔如有神”的境地是建立在“读书破万卷”的基础上。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指导阅读,在书本中积累习作的素材。
  1.从课本中汲取营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中的重要因素,教材中优美的词句,重点课文,名家名段,这些都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极好素材,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感悟,积累语言,增强语感。如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等。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其中蕴含着作者或愉悦、或悲愤、或心酸的情感心路,几乎每一篇优秀作品都是作者呕心沥血的心灵自白。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涉及文本的人文因素,通过对作品背景知识的介绍,扫除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障碍,实现语文教学的主旨。
  只有在阅读中思考,学生才能有所收获,才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教师在上课外阅读指导课时,要有意识地根据阅读材料深浅程度,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问题,然后再指导学生阅读,分组讨论、分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若有争议,也可展开全班性讨论,最后教师作总结。如《羚羊木雕》这篇文章,让学生自由阅读,再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表对这件事情的意见和看法,再由教师引导这件事怎么样才能避免,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友情与亲情的矛盾。同时,也可以采取先读后议、边读边议、读议结合的方法。用读议法指导学生阅读,既发挥了教者的指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掌握阅读方法。
  2.从经典书本中汲取营养
  小学生经典名著阅读差异明显,近半数小学生没有经典名著阅读习惯,小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体现关怀自我的价值追求,经典作品阅读甚少,课外读物来源比较单一,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相当有限,新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未能真正落实。从目前的总体现状看,小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基本上还处于一个比较盲目、随意、无序的状态,缺乏积极有效的引导。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阅读经典名著无疑成了我们涵养人文的最佳途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语文新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我们看到一长串书名。每一个被这些经典作品滋养过身心的人都会相信,这些书名的背后,是一座座宝藏,藏在其中的宝物融汇了成百上千年的岁月,依旧熠熠闪光、璀璨夺目。
  教师对经典作品的敬重以及阅读感悟,有可能影响学生的终生阅读。让教师们自己首先爱上名著,深刻阅读和感悟名著,是当前推动经典阅读的重要一环。陶行知、朱自清、钱穆等教育家以其博学多识引领许多学生走上文学之路,很值得今天的教师学习。而且,这种积极的引领,非常有利于学生视野的扩大,也促进了其品格成长和文化认同。
  二、读“无字之书”,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所谓的“无字之书”,就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没有芳香,没有颜色,没有轮廓,没有状态,但又是现实工作、学习、人们的交往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客观存在着的事物。“从无字处读书”,这正是古人教导我们要从生活中吸取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怎样使学生既“有米下锅”不做“无米之炊”,又能乐于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呢?只有让学生读无字之书,直接地接触生活,真正地去体验生活的情趣,积累作文素材,享受到习作的快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从校园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万花筒,是习作的源泉。我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品味酸甜苦辣,感悟喜怒哀乐。我重视挖掘校园生活中的资源,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搜集信息,进行感悟,积累和应用语言。我们引导学生时,要求多一份耐心的观察,多一点及时的评价,再多一次动笔的记录,多一次展示的机会。学生有了丰富多彩的体验,何愁他们写不出个性鲜明,意趣盎然的文章呢?
  2.从大自然中积累素材
  美到处都有的,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去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孩子来观察自然。
  每个季节,景物的色彩各不相同。春天,引导学生留意花圃的变化,用眼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情况,以及花丛中蜜蜂勤劳忙碌的身影,蝴蝶翩翩起舞的身姿;用鼻闻闻花圃飘来的幽香;用耳聆听风婆婆的问候,树上小鸟欢快的歌唱;用心感受大自然万物的欢乐……
  3.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组织学生到社会课堂中学习,指导他们接触生活,接触社会,从而为习作开拓鲜活的源泉。所以,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工厂参观,走进社区宣传环保知识,走进老年公寓送温暖,走上街头消灭错别字……这样,拓宽交际范围,丰富习作素材,让学生乐写。再如过年时家家贴春联,我引导学生春节时走家串户,收集春联,学生在一副副充满生活气息的春联中感受到了农民幸福的生活。
  只有有了“米”,我们说话的中气才充足,才能“巧”起来。作文中用好素材,其意义我们都知晓,可让你这巧妇有“米”可“炊”,可让你的文章在旁征博引中,在你的巧妙的素材运用中丰厚起来,典雅起来,美丽起来。素材选得好,用得贴切巧妙,确实可让文章“超凡脱俗”。
  (责任编辑:李敏)
其他文献
【摘要】活动课的出现,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补充。通过活动课能够有效彌补理论课堂教学所存在的不足,还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思考总结能力。  【关键词】活动课;实践;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活动课再次成为中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提起活动课,许多人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数学、物理、化学等这样一些理科
【摘要】小班化教学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给学生更高的参与度。如何让家庭文化背景不同性格又迥异的孩子都能自发地参与学习呢?笔者就小班化语文教学进行一些实践,谈谈我校实行小班化教学的背景和基础,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设互动共进的教育教学氛围、组建合作型的学习小组、营造学习型的班级文化等问题的一些举措。  【关键词】小班化;尊重学生差异;主动性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3
以富拉尔基油田现场实施的浅层水平井为例,分析和总结了其在轨迹控制、井眼净化、完井三方面的关键技术,以期为今后实施浅层水平井提供有益的指导。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涵养。本文就问题教学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小学语文;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问题,能够帮助小学生打开智慧之门,也
【摘要】通过这些婚恋作品的教学,让学生去辨別生活中的美与丑、高尚与卑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语文课;爱情;作品;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同时它也是一个淳朴、感伤、凄美的爱情故事。在备课时,我曾犹豫过,“爱情”这个字眼能对学生提吗?六年级的学生了,他们男生女生之间的关系已有了一些微妙的变
【摘要】实施有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识字;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识字要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只要我们这样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精心地、不懈地对某一个生字努力钻研,想方设法地启迪,才能大大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识字教学;构字规律;走出课堂;联系生活;有效;方法;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是语文学
【摘 要】我深知“规律由学生自主发现,方法由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由学生自主解决”。 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做好,但是,如果我们不仅把它们看作是一种教育理念,还当作是一种美的境界的追求,一定能逐步地做得更好,身心陶醉于其间。  【关键词】语文魅力;和谐课堂;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
【摘要】儿童的梦境是美好的,语文课堂要努力营造孩子梦想的教学情境,创造孩子梦想的生活,给他们更多的话语权,多一些鼓励,多一点赏识,让课堂成为孩子们追求自己人生梦想的开始。  【关键词】教学情境; 生活舞台 ;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有人说,梦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给孩子们创造追梦的空间,更应该给他们创造梦的意境。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孩子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