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涵养。本文就问题教学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小学语文;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问题,能够帮助小学生打开智慧之门,也能够让他们在不断的思考中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语文作为小学课程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思维的开发等都有重大的意义。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式的教学方式,让“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末,不仅能够让学生在“问题式”的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思维得到开发,还能够让学生在有效的师生互动中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语文知识,丰富自己的语文涵养,为以后的学习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准确把握问题式教学内涵,巧妙设计“问题”
  问题式教学重点在于“问题”二字。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想要有效的应用问题式的教学方式则需要准确把握问题式教学内涵,巧妙地设置问题。
  首先在巧妙地设计问题时,要做到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以及重点性。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并不是说让问题式教学方式成为一种形式,不应该随便进行提问,而应该要紧扣教学重点。比如,在小学三年级下册《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的学习中,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桑兰的坚强。所以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讲完课文之后,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谈谈你对“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理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思考,然后抓住整个文章的重点。
  其次,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要保证问题的启发性,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与解决问题去领悟新知识或者是对于事件形成属于自己的见解,从而让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加贴近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沙漠中的绿洲》这节课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在课文结束的时候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思索,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阿联酋人民为了美化生活,将沙漠变成了绿洲,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感想?让学生们去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问题,启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通过课程的学习懂得一些现实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当然在问题的设计中还需要注意抓住问题设计的契机,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问题贯穿于始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
  二、营造“问题”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有效质疑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氛围很重要,因为有了学习的氛围学生才能够在课题中变得更加积极。问题式的教学也一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营造问题的教学氛围,并且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质疑。引导学生有效质疑其实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就是有效。也就是说问题式教学要达到其预期的目的,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能够激发学生思考。而第二层含义则是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意思是说在问题式教学中不仅仅是老师对问题进行设计,学生也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提问,说出自己的疑惑之处,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思考。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提问的时候应该巧设悬念,以此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比如,在《变色龙》一节课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先开门见山地问学生:“看了文章的标题,大家觉得变色龙是什么东西?”这一问题当然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就标题来看可以有很多的想象空间,学生会想真有龙的存在吗?变色龙是什么东西?它为什么能够变色呢?等等,带着这些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抓住一些重点情境、词和句等,让学生自己进行质疑,然后认真地思考。比如,在《嫦娥奔月》这节课的学习中,老师可以抓住逢蒙威逼嫦娥交出仙药时候的危险情节,让学生对嫦娥当时的复杂心理等进行提问并讨论,让学生更深刻地去理解课文,理解故事中的人物个性,让整个问题式教学的氛围更加热烈。当然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运用其他一些引导性的方式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质疑,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整个课文。
  三、培养学生“问题”式思维意识,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
  小学语文的教学其实也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教学,不管是问题式教学方式的运用还是其他有效教学方式的运用。在问题式教学方式的运用中,老师需要培养起学生问题式的思维模式,让他们在学习中敢于去问,乐于去问,敢于去思考,乐于去思考,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去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总体水平。当然在问题思维意识的培养中,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问题意识的重要性,然后要做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去自觉地质疑。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心重的心理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并留给他们想象的空间,从而让问题式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比如,在《天火之谜》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首先就在课程导入的时候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夏天的时候见到过雷电交加的现象吗?你们的爷爷奶奶是如何进行解释的?”“你们知道雷暴是什么吗?”等,学生在看到这一连串的问题的时候,肯定会去思考,然后质疑究竟雷暴是什么呢?这与天火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伴随着这些疑问,然后老师进行课文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是如何解释“天火”的,而西方人又是怎么解释“天火”的,“天火之谜”究竟是什么时候被谁揭开的等等,让问题贯穿于整篇课文的学习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式思维模式,丰富其想象力,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增强。
  (责任编辑:刘宝瑞)
其他文献
《山谷中的谜底》是六年级下册课文中一篇散文。作者用洗练的文笔,告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当正面难以抗争时,要学会以退为进。
期刊
利用地震叠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对PG地区西南部须家河组储层裂缝进行预测。研究及预测结果表明:须家河组主要受燕山期、喜山期两期构造运动影响,形成了北东向、北西向断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他们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的发挥。而且,学生预习习惯养成对我们教学,对学生的课堂教学,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理解都有很大的帮
异重流泥沙淤积是船闸引航道泥沙淤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研究采用局部概化实体模型,通过不同方案的对比试验,探讨了破除三峡枢纽上引航道异重流淤积的工程措施。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为反映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尺度,写作一直都是令广大学生感到头痛的问题,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成为困扰教师的尴尬之事。本文就如何提升高中生写作能力展开积极探讨,旨在抛砖引玉,相互交流,促进相关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写作;作文;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因自身积累的缺乏,写作技巧的不足等影响,学生在写作时常常存在畏难情绪,面对语
本文采用模式识别方法对分层水库水温沿水深的变化进行特征提取和聚类分析,推断其统计结构,然后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随机模拟.强调水温分布的整体特性,在水库水温模拟研究中
本文将对非常规油井完井方式改造技术研究必要性进行分析,并详细论述完井方式具体改造技术。
【摘要】活动课的出现,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补充。通过活动课能够有效彌补理论课堂教学所存在的不足,还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思考总结能力。  【关键词】活动课;实践;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活动课再次成为中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提起活动课,许多人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数学、物理、化学等这样一些理科
【摘要】小班化教学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给学生更高的参与度。如何让家庭文化背景不同性格又迥异的孩子都能自发地参与学习呢?笔者就小班化语文教学进行一些实践,谈谈我校实行小班化教学的背景和基础,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设互动共进的教育教学氛围、组建合作型的学习小组、营造学习型的班级文化等问题的一些举措。  【关键词】小班化;尊重学生差异;主动性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3
以富拉尔基油田现场实施的浅层水平井为例,分析和总结了其在轨迹控制、井眼净化、完井三方面的关键技术,以期为今后实施浅层水平井提供有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