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孩子,高处能胜寒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len4hy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里有孩子是为师、从教的根。正是有了这根,我才能在海拔800多米的高寒瑶山之巅的大古坳小学与瑶家的孩子学习、生活了一年。这一年在困难的后面是心灵的洗礼,是我对教育生活的全新认识。
  一、心里有孩子,再艰苦的条件也不畏惧
  教师这份职业是因孩子而产生的,我做教师是为了孩子而选择的。我常想,自己生在山区,长在山区,从小接受山区的教育,知道山区教育的落后和孩子们的需要。身为一名教师,在顺德从教服务21年,该为山区的教育和孩子做点什么有益的事情呢?思前想后,最后义无反顾地选择远离家人,远离亲戚朋友,远离同事,远离繁华的城市,到边远落后的瑶族山区去支教。
  那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四周高山连绵起伏,山路崎岖险峻。进校须翻越23座大山,拐过83个大弯,爬过9公里危险陡峭的盘山公路,再走100多米的羊肠小道才能到达。那里的气候环境比较恶劣,春天潮湿多雾;夏季蚊多虫密;秋冬霜冻冰寒。冬春两季气温在3到8度之间,最低可达零下3度,每当入夜,凛冽的山风奔驰而来,呼啸而去。很多时候一个月才能见到一两次太阳,经常大雾笼罩或细雨朦朦,遇到大雨天气,还会出现塌方或山体滑坡,在山路上行走极其危险。由于经济落后和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也极为艰苦,一个星期能吃上两三餐猪肉就已经不错了。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我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勇敢面对。看着孩子们不畏艰辛,翻山越岭来到学校读书学习,想到自己的责任,想到瑶家孩子的未来,心中就有了无限的勇气和力量。在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适应环境,才能融入生活。只有融入生活,才能亲近孩子。只有亲近孩子,才能了解孩子,温暖孩子,就这样,我慢慢地去适应高寒山区的生活。
  二、心里有孩子,再寂寞的生活也不孤单
  由于学校地处偏僻,生活尤为单调、清静。每天早晨,冒着晨雾,迎着初升的太阳,站在校门口等待孩子们陆续回到校园,看着静寂的校园热闹起来,心中就充满希望。夕阳西下,站在校门口叮嘱孩子们要注意安全,平安回家,直到目送他们消失在弯曲陡峭的山路上,心中才感到踏实。每当夜幕降临,寂寞难耐的时候,我就批改孩子们的作业,设计第二天的教学和活动内容。有时候把老师组织起来,指导他们备课,开展计算机和普通话培训,通过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去提升老师服务孩子的能力。有时候到附近的孩子家走走、聊聊,了解他们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鼓励他们要努力读书,用知识去改变命运。
  当然,生活中也有不顺心的时候。记得当时为了完善学校的各项制度,大部分老师坚决反对。原因是那里“山高皇帝远”,以前学校没有什么制度,管理自由松散,无拘无束。譬如说,上班时间可以利用没课的空闲回家干农活,迟到、早退放任自流,成绩好坏一个样,午觉睡过头忘记上课无人过问,甚至校内出现打扑克、搓麻将等不良行为。为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我和房校长商量,征求他和那部分老师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大古坳小学教师出勤制度》《大古坳小学教师值日制度》《大古坳小学教师办公制度》《大古坳小学班级管理量化评比细则》《大古坳小学奖教奖学方案》等,从而使学校逐渐迈向规范、正常、有序的管理轨道,从而调动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使瑶家的孩子在自己的家门口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心里有孩子,再复杂的教育也很简单
  学校的很多孩子都来自贫困家庭,他们吃的、穿的、住的以及要面对的困难险阻,是城里的孩子无法比拟的。他们更需要关爱,更需要温暖,更需要帮助。
  记得那是一个雨后阳光的下午,当我得知一位六年级的优秀单亲特困生两天没上学这件事后,我在大古坳小学房校长的陪同下,下班后第一时间骑着摩托车赶去家访。翻过几座山头,转入山坳进入瑶寨,来到一个偏僻的角落找到了那位学生的家。
  眼前的一切让我无法相信,那个家的墙身用木板和木条围着,缝隙用纤维袋遮着,房顶用一块不知从哪捡来的旧帆布盖上,地板是泥地,里面低矮、潮湿、阴暗,十多个平方的屋里摆放着一张床,一张小饭桌和三张旧椅子,一只锅煮饭、炒菜、烧水轮着用。通过交谈,那位学生每天都要挑起所有的家务,这两天正为家里没米下锅而犯愁。我感到事态的严重,心里极为不安,就立刻建议房校长原路返回,下山买了两斤肉,两箱方便面,50斤大米,回校搬了两张旧课桌,四张凳子,用两辆摩托车载着这些物资急急忙忙往那位学生家送去,当她母亲接过我们送来的物品和我送上的200元慰问金时,忍不住热泪盈眶。
  回到学校,星星已经挂满天空,那晚,我彻夜未眠。第二天,我很早就站在校门口,好像在期盼着什么似的,又像在等待着什么似的。后来看到那位孩子又重新回到了可爱的校园,回到了同学的身边,回到了老师的身边,我心中就感到无限的欣慰。
  还记得,我带着大古坳小学30多名师生到顺德小黄圃小学参观交流,开展“手拉手”活动,到顺德大良新城区观光,到珠海参观旅游。这是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坐长途巴士,第一次远离家门,第一次踏足珠三角,第一次亲近大都市,第一次玩机动游戏,第一次住宾馆,第一次乘电梯,第一次用热水器,第一次……这些对于城市的孩子熟知的事物,但对于来自大山沟的孩子来说,是多么新鲜、多么稀奇的事物呀。一段段快乐的时光都成了孩子们终生难忘的经历。走出大山沟,开扩大视野,我和孩子们虽然很累,但却是那么快乐,那么幸福,那么难忘。
  四、心里有孩子,再巨大的困难也要克服
  为了让瑶家的孩子在自己的家门口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也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必须改善学校落后的办学条件,但所需要资金和费用从哪来呢?这是一个大难题。为此,我利用节假日回家休息的时间,东奔西走,厚着脸皮,磨破嘴皮,千方百计发动一些热心人士和自己的爱心朋友参与助学扶贫,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在自己真心诚意的打动下,在自己爱心行动的感动下,赢得了一些热心人士的认可和支持,通过多次直接或间接的努力,问题逐一得到解决。一年来,共有80多位热心人士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亲临学校参与助学扶贫,共捐得30多万爱心善款和价值20万多元的物资帮扶学校建设,我以清远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要求去规划、布局学校的发展,循序渐进为学校配置了电脑室,图书室;添置了电视、电冰箱、电风扇、文体器材;更换了入校照明线路;安装了网络线、防盗门、防盗网、窗帘;修建了挡土墙、校门等。使学校的硬件建设,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观,为瑶家的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记得刚到学校,看到校园文化一片空白,我想,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就应该有浓郁的校园文化去感染孩子,熏陶孩子,教育孩子。于是,我就利用国庆节长假回顺德的时间,放弃7天的休息,虚心请教陈业铭校长,主动联系热心人士,反复跑去广告公司,积极与大古坳小学房校长沟通商量,结合学校实际,认真设计好校园文化的每项内容,每个板块。包括校风、校训、班风、功能用室标语、名言警句、宣传栏、学习园地等,按事先设计好的方案,从课室、走廊、楼梯到功能用室等,都统一规划,规范布局,经过十多天的劳碌奔波,终于在10月17、18日两天把校园文化安装好,使得学校充满文化气息,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看着瑶家的孩子也能同城里的孩子一样,在设备齐全、充满浓郁校园文化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心中的苦与累已化作丝丝的甘泉流入心田。
  2010年5月14日,连续几天的暴雨致使学校南面的山体发生严重滑坡,为保障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把当天的险情拍摄下来带回顺德,寻求热心人士出资做善事,帮助学校排忧解难,经过三番四次的懇求,终于说服一位热心人士愿意捐资5万元善款,为学校修建一条坚固的挡土墙。为了学校的财产安全,为了师生的生命安全,即使再困再累,也是值得的。
  心里有孩子,就要时时、处处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忧孩子之所有忧。一年的支教生活,使我和瑶家的孩子从陌生变为熟悉,从熟悉变成难舍。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的未来,高处一样可胜寒。如今,虽隔千里,但我无时不刻想念着大古坳小学的孩子们,他们成了我一生的牵挂。
其他文献
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偏远山区,本地无企业、无工厂可提供就业,家庭只靠耕地收入已不能解决目前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压力。故而,大多数青壮年不得不离开故土到外地或城市务工,使得大批的儿童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就成为山区学校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留守儿童或许是因为常年缺失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情绪得不到正常的舒缓和排解,他们习惯用冰冷的外在掩饰内心的孤寂,用防御的方式保护脆弱的心灵,以致留守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小学生的作文创作能力受到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影响,而这些能力将会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措施  本文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指出重视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最后从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方法四个方面指出如何才
好些学生惧怕作文,不知如何下笔,总想逃避,写作时马虎应付,作文质量不理想。经过多年的摸索,笔者通过“快乐作文”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那么,应该如何让学生“快乐作文”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快乐作文”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深信这句话:“如果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作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是让学生有书可读,笔者每学期都到
【摘要】中高职的衔接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两者之间的衔接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当前人才需求特征变化趋势的问题,本文从对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课程衔接、教学教法衔接等中高等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规划,并设计一套独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质量的评价。  【关键词】食品专业;中等与高等职业对接  早在 2011年,我国就出台了相关政策,重点强调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
【摘要】自2020年初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为了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的顺利开展,线上技术和服务平台应用等应运而生。因疫情防控需要,学生居家学习,在这期间,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成为学校和教师需要落实的工作。  【关键词】疫情;小学生;心理健康;策略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项工作的管理相对比平时严格了很多。尤其是城市学生,生
【摘要】随着《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的发布,我国小学足球运动出现迅猛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已经将小学足球运动作为小学运动项目之一,要求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基础,有效开展小学足球教学工作。然而,我国的小学足球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应该加强小学足球运动的风险防范、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重视足球师资力量的建设,以激发小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小学生足球运动技能,促
【摘要】目前,农村很多学生父母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孩子成了留守学生,监护和教育这些孩子的,大多是爷爷和奶奶,形成了隔代教育。很多不良习惯和思想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纠正和引导,造成孩子陋习成堆,缺乏自信,不懂感恩。因缺乏家庭关爱,甚至一些孩子的性格暴躁,矛盾容易激化。这对农村初中学生的教育具有很大的挑战。  【关键词】农村;留守学生;初中学生;教育; 关爱;沟通  一、目前农村初中学生教育的普遍状况  
【摘要】长期以来,阅读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功利化”问题异常突出,特别是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的“刷题”和“套路”占据,无法真正系统化地养成自主阅读的方法与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下文简称《新课标》)为依据,以“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为依托,用“学习任务群”的形式重构课外阅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
【摘要】随着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错题本直接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要合理的利用数学错题本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起更加科学长效的错题本应用体系,提升学生对错题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只有把学习中产生的“错误”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找出知识的薄弱环节,从而加强对具
【摘要】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经历动手操作、感官认知、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通过积极地探索问题,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建构”。新课程理念提倡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生讲题是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数学交流素养。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观;圆周角定理;学生讲题  一、课堂师生换位,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