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中学生写作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学生真正从内心喜欢写作,认同写作文是一件快乐的事的学生是少而又少,绝大多数学生在作文时都很头疼,他们将“作文”等同于“榨文”。优秀的作文怎么来?许多人都在思考这一问题。著名作家梁晓声说过:作家不是中文系培养的,也不是中文系所能培养的。那么究竟是谁培养的呢?答案是生活。作文是生活的艺术反观。只有将生活艺术化才叫作文,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部不同的作品。因此,中学生的写作还是有章可循的。
  一、改变观念,留心观察
  “文章本天成”、“我手写我心”这本来是写作的真谛,但对于初中生却不尽然。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我在教学过程当中,一直强调“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细节决定成败”,作文最主要的是写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写出真情实感。许多大作家写的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如鲁迅在《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都是写的一些平常小事,如:捕鱼、捉虾、捕鸟、听故事等等同学们都经历过的一些小事情;邹韬奋在写《我的母亲》一文当中都是写的母亲对儿子关爱的一些琐事;朱自清的《背影》是小时候父亲为自己送行买橘子、拣座位、写信等不起眼的小事,但却很有真情实感,相反我们的小朋友却写的是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你说行吗?因此,要教育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初中生写作不过是写人、记事、绘景,说简单明了的道理。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自己的鼻子、自己的手脚去观察、理解、感受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活水”就是我们不断变幻的生活,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琐事。学生只有关注、留意生活当中发生的一些与自己有关的小事,用自己的心去观察、理解,让作文成为自己生活的再现才是真作文,才是好作文,才能提高作文!
  二、加强阅读,积累材料
  “分、分、分、学生的命;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样迫使许多学生,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因此写起来,思路枯竭,词不达意,无话可说,有口难说等现象就不足为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读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厚积才能薄发,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方法是简单的,积淀才是最重要的。如我们班的秦琪、张晶思、刘烨等同学平时除了学习课本当中精美的文章之外,我推荐她们阅读《泰戈尔诗集》《冰心诗集》、四大名著等课外书籍,以此来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经过初中三年的努力,几位同学中考中都取得了130分以上的语文成绩,其中作文可以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课外阅读的东西有许多学生多以作文书为主,这是不行的,必须加强名家名著的阅读,特别是对古文的阅读,因为中国文学的根在古文,当然有条件的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初步涉猎一些外国的名著。特别是俄国的文学,很美。尤其是其中刻画人物内心的世界,及泼墨描绘俄国风情的图画,只有这样才能使你在写作的时候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来。
  三、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读到写这个过程的转变是非常难的,本身是属于创作,是生活的再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学生不能一下子产生浓厚的兴趣。要改变作文教学这种低迷现状,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平时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当中,我往往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如我们举办了曹文轩创作专题活动,彭成感恩中国演讲,大大地鼓舞了学生创作的热情,另外我们也让学生参观了许多博物馆、科技馆、如皋的历史名园等,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让学生有创作的欲望,进而在写作的过程中有强烈的兴趣。“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其实是外界环境对诗人产生的视觉冲击的结果,所以写作就不是一件苦差事了,而成了一种享受。
  四、形式内容,有机结合
  文章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好的内容必须有好的形式展示出来,如再优秀的产品如果用“蛇皮袋”包装,放在柜台上出售怎么也不及一般的普通的产品用华美的包装盒盛放后放在后架上出售买的好价钱。因此,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要有充实、新颖的内容,而且还要有准确流畅的语言和独到的笔调。古人曾经讲过“文以载道”这个道理。其实这就是说的文章必须有内容。我们学生平时注意搜集一些各种形式的文章,留意一些新的样式创新。如采用谈话式、实验报告式、题记式、童话式、相映成趣式等等。设计新颖,恰当的运用各种形式一定能受到意料之外的效果,相信你的孩子们,只有想着创新,才有成功的基础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语言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譬如吹拉弹唱、琴棋书画,需要一招一式的磨练,日积月累才能功到自然成。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勤于思考,思考写作为文的方法,做人做事也是如此,思考之后我们要有选择性地不断学习。写文章成功,则做人成功,做人成功,写文章也成功!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新课改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只有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积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开展素质教育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全部围绕着着高分转,老师只教与考试相关的内容,而对考试不考的内容则忽略或不重视,这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全是为了应试教育,全是为了提高总分,严重与
王光乐细腻又含蓄的抽象作品已经在他这一代年轻艺术家中具有代表性。我们的特约编辑鲍栋撰文介绍了王光乐绘画的风格演变,并且提出问题——对于使用抽象语言创作的王光乐和
黄汉明的影像作品以一种家庭作坊式的低成本美学持续不断地表达他对种族及性别二元对立论的质疑。他的创作为他赢得众多赞誉之声,甚至是从一些不太可能的角落——比如新加坡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性质的教学,它更偏重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学习到的英语应用于口语交际和社会交往过程中,这也符合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所以,口语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口语教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累积,需要过程的循序渐进,需要经验的慢慢摸索,需要知识的逐步提升。  一、七年级基础训练,自由演讲  七年级是正式接触英语学习的一学期,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什么都是崭
《艺术界》编辑洪迈这次只身穿越互联网的灌木丛,探访了一系列在过去一年浮现的——水平和定位各异的在线艺术品交易平台。
教学中合理运用英语练习能对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起到引导推动作用,依据学生的学习个体差异和课程知识重点与难点来设计层次性练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更能够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便于他们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高效化英语练习能对课程教学起到总结和反思的作用,围绕学生学习难点设计层次性练习题目、突出重点设计富有反复性的思考题目、围绕预习热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质疑题目,能提高学生练习的信
基于对"独具慧眼,领悟非凡"艺术价值的认同和追求,干邑世家马爹利从上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对当代艺术进行赞助和推广。2011年,一年一度按时奉上的"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品鉴进入到
初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常常会发现学生觉得英语阅读很困难。尤其是阅读课本以外的英语文章很困难。使用关联原则是减少学生阅读困难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关联学生已经了解或者将要了解的知识,让学生从心理上突破阅读障碍,愿意自主阅读的一种方法。现论述有关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关联原则的使用方法。  一、关联相关的知识  学生在阅读一份资料时,特别是这份资料中有大量自己不认识的专有名词,在阅读时就会感觉很畏
“启发”从记载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言行的《论语·述而》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演化发展而来,而朱熹以“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对其进行了阐释。他的意思就是老师要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出发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方法。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呢?  一、用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