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篇:感谢大家,我会加油的!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g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了方老师的博文,我心怀感激,感谢方老师对我这个“后进生”的关心,感谢方老师及其他老师的批判。这些批判使我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并促使我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我想改变教学理念首先要从学习开始,因此,我决定采用各种学习方法,及时了解有关信息技术的前沿知识,更新教学观念。在最近的教学中,我也做了改进。例如,改变以前“先讲后练,只练不评”的教学模式;适当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环节;通过“生帮生”达到小组学习的目的等。
  赣辉老师的话让我时刻铭记在心,曼丽老师指出的两个问题引发了我的反思:一是学生的学习必须循序渐进,特别是PS的学习,“快”不了;二是教学不能置学生之学习兴趣于不顾,否则学生没兴趣听了,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看了泽华老师的观点,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教学重心还是放在如何教学生使用软件上,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我非常认同泽华老师说的“这些能力的掌握,可能会比单纯学习软件要有意义得多”。
  批判,使我看到不足,让我进步,引领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其他文献
微课,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新型载体,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传播,供学生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受到很多师生的欢迎。然而,目前对于微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作技术、应用方法上,而对在制作微课过程中如何对微课进行有效设计的研究较少。这会造成一些微课设计方面的盲区,影响微课质量的提高。  本刊已于2019年第2期针对“微课制作技术”展开了对话,在此基础上,本期我们邀请了K12教育网的王珏老师与几位热衷于微课的一
信息技术教材的使用范围往往是面对全国、全省等一个很大的区域,各地区的计算机设备、师资及学生学情都存在着巨大差异性。另外,由于教材文本所限,信息技术教材中展示较多的是显性知识。这些客观条件需要教师在实施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树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等因素,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调整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发掘教材中蕴含的隐性知识,
一年前,在天津看章洁宇老师执教翻转课堂示范课,感觉“翻”得恰到好处。如今读章洁宇的《翻转课堂:“主体”与“主导”的华丽转身》,发现她对英语翻转课堂又有了新的领悟。  章老师一开篇就痛斥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给师生带来的烦恼,表达了通过翻转课堂寻找新的师生角色定位的渴望。这是支持她成功实验翻转课堂的坚强信念。  我们看到,章老师在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时候,给出三个部分的任务,其中第三部分是拓展
摘要: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设计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该系统集成课堂教学视频的直播和点播、同步与异步教学评价以及结果反馈等功能,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 ;高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课堂教学远程评价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9)07-0106-
编辑约我为2013年NOC网络教研团队竞赛初中语文组作品写点评,我因不是语文科班出身,自然有点不太敢接手。后来记起一位曾经担任教研室主任的朋友说过: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一般不是问题(有教参帮忙),方法的指点更加重要。于是自赶“鸭子”上架,对《枣核》的两份自主学习任务单试作评说。  亮点:  亮点一:“达成目标”清晰明了,让学生对任务有一个总体了解  淄博市桓台县实验学校参赛团队(以下简称
2016年7月13日,我们一行三人前往安徽合肥,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决赛。7月14日上午,比赛现场公布了小学英语的赛题——北师大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School Sports Day。在这里,我们精诚协作,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从微课程实施方案的设计到微视频制作,从互评兄弟团队作品到反思梳理团队教研,每一个环节我们都细细推敲与打磨,直至完善相关
当今,教育大数据持续累积和深度挖掘,数字化测评工具和软件进入中小学教学,以精准化、个性化为特征的精准教学日益普及。但让精准教学从理想的“趋势”转化为现实的“优势”,我们仍然需要做很多努力。南长实验中学的精准教研实践是源自于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既破解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关键瓶颈,又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全国中小学校开展精准教学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起源实践:解决教学中的真实问题  南长实
教学现场  笔者在设计一节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编程模块《初识Scratch》公开课中,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按照常规设计思路,一般是从介绍软件的界面出发,让学生知晓大致的主要界面功能,再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作品,完成对软件的基本认识,进而完成该课的教学目标。但是反思教学效果,学生无意识的技能模仿成为传统设计的表征。作为一节具有示范性质的公开课,笔者希望能体现出打破常规的思路,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  问题分析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从根源上弄清为什么“知识难以理解”。知识是科学描述事物内在规律的需要,由一系列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术语”及特定的“逻辑关系”“推理方法”等构成。正是由于知识必须要具备通用性、无歧义性、可扩展性,因而知识也必然是抽象的、去情境化的,而这也正是知识难以理解的根源。因此,教学的本质就是将抽象的知识重新还原其情境。情境越具体,越丰富,离学生越近,其所蕴含的知识就越容易理解。故事化设计
教研活动是教师合作研讨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开展的主要阵地。但在当前的教研活动中,更多时候存在着“假教研”的现象,为了教研而教研,教研活动的形式化、浅表化、朦胧化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作为教研主体真正的参与度远远不够,严重影响了教研活动的质量。这其中的核心原因,笔者认为是教研缺乏深度思考的参与。这样的“浅教研”势必带来教师的“浅教学”,教师的“浅教”则必然导致学生的“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