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ratc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社会需要具有开拓型、创新型的人才。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谓人文性,即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性差异,尊重独特個体。因此,在语文这门大课程中的教学中倡导个性是一种方向,本文仅结合教学实践对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素质教育 新课程 小学语文
  随着新课程的颁布,它意味着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将学生凸显个性,张扬个性,因此,进行个性化小学语文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对话”也好,“个性化”也罢,其实质就是昭示平等、民主。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平等沟通”,尊重学生,转变“权威”角色。传统的课堂,老师是“小朝廷”,居高临下,学生则是“臣民”,正襟危坐,规规矩矩地接受老师的教训和灌输。这种“接受教育”已经延续千百年了,改起来也非一日之功。然而不改不行,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民主意识,让学生从师生“对话”与相处中,体悟民主与平等,展现充满活力的个性。课堂上学生已不是盛知识的容器,而是源源不断的知识源。让课堂真正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1.创设情景,轻松学习
  尊重儿童文化,就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创设适合儿童文化发展的环境,倾心营造与儿童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润儿童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跳进课堂。教学中,常常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来创设情境认识拼音,比如,容易混淆的“b、p、d、q”几个声母使学生记忆的一个难点,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就设计了“变魔术”的游戏来帮助学生区分、记忆。课前准备一个半圆环,一根小棒。试着把圆环放在小棒的右下角、右上角、左下角和右下角。让学生来做出正确的判断分别是哪个字母。这样几次魔术之后,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笔者再把我的魔术棒交给学生,让他们也当一次小魔术师,考一考其他的同学,这样在愉快的活动情境中轻松的解决了难题。此外,我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拼音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设计了“找朋友、摘果子”等小游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地调动起自己的眼、耳、口、脑去完成游戏中的各种任务,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在活动中充分享受了学习的乐趣。优化课堂内部环境,采用直观形象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创设情境,适时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极易吸引学生的知觉好奇,激发其内在探求心理,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与兴趣。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利用多媒体把如被似的雪地及各种动物在雪地里奔跑的情景展现在小朋友们的面前,由静态变为动态,然后让小朋友们观察说说“小画家们”的“创作”。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想像着不断出现的可爱动物,畅所欲言不同动物别具的“创作”,还能个性化地朗读、表达,教育回归了生活。有人曾经说过:“学生的眼睛不会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菜园里》一课,如果能让各具特色的蔬菜在课堂里触手可及。看一看、闻一闻以及摸一摸,亲眼发现“豆角像一根子绳子”、“包心菜就是卷心菜呀!”那还需教师多费口舌吗?
  2.关注童心、童趣
  儿童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游戏精神。游戏追求的是一种过程的快乐,它成为儿童快乐的本质。语文教学要用儿童文化去孕育儿童生命,激发儿童的生命活力。由于新教材更贴近儿童的生活,良好的学习气氛已经成为课堂的新环境。枯燥的识字在老师的创意中常常成了学生喜欢的活动。认读新词变成了“拯救”小溪——打捞漂浮物。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读词语就是在打捞那些“脏物”,“脏物”清除了,词语也巩固了。小学的教育,最可怕的是把儿童教成不是儿童,或不当成儿童来教。尤其是语文教学应该是有趣的,应该是鲜活的,应该是有精神的。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走进绚丽的母语殿堂。
  3.拓宽空间,师生互动
  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自我。语文教学就要为课堂的有限时空注入无限的张力,充分拓宽空间,增强课堂活力。
  (1)共享智慧。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性格特点、情趣爱好,他们在课堂的特定情境“对话”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互动,学会相互接纳与争辩,学会不断地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发展
  并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语言。
  (2)体验过程。首先,要在体验中生成。语文课堂是生成的课堂,许多证人回味的课,正是唤醒了学生的体验,才使得课堂充满灵性,创意迭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辩论的平台,让学生在充分地阅读走进文本后,用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来展开辩论、交流。第二、体验中发现。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操场上》一课教学,先出示一幅“操场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挂图,让学生找找哪些活动和手的关系比较密切。随机地抽出“打、拔、拍”三个字,并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闯:“它们三个字长得有点像,哪儿像呢?”这个问题为学生的发现作了良好的铺垫。很多小朋友在做做、想想中就记住了字形。第三,体验中愉悦。新课标的实验教材特别强调了与孩子的生活、与孩子们的说话情感紧密结合,它所配的插图也是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习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总之,新课程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应当发展学生的个性。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得好:“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身上那些意识的东西成为自觉意识到的东西,而学生通过不断地向教师提供新鲜的经验,提供能够从本能中吸取能量的象征,反过来也扩大和拓展了教师自觉意识的领域。”事实证明,成功有效的教学在于教师和谐、开明、优质的工作,在于学生能从中获取他人生的未来。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数学学习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它不像初中的数学课程,可以凭借小聪明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把成绩提上去。所以进入高中后,在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碰到了巨大的难题,特别是理科相对较弱的女同学,因此,高中女同学应当尽早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  关键词:高中女学生 数学学习习惯  根据自己十年高中的数学教学中经验总结,发现在高中的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女学生数学能力逐渐下降
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中,初中数学主体性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反映了新时代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与《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一致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初中数学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实践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主体性发展 教学模式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特点及其发挥主体性的途径  1初中生数学学习特点  从本质上来说,初中生的数学学
在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的电火花试验装置中,其两个电极分别由镉盘和四根直径为0.2mm 的钨丝构成。用这种装置能确定电流强度4~5A 内的阻性、容性和感性电路的最小点燃电流曲线
摘要:小学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语文教育更是我们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这一阶段的教与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的职责。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深入研究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效果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
猪嵴病毒(Porcine kobuvirus)是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嵴病毒属(Kobuvirus)成员。2008年,匈牙利学者首次报道在无临床症状表现的猪粪便中发现猪嵴病毒;2009年,在
  本论文以国内分离的1株SIVH1N1亚型流行毒株为研究对象。参考GenBank中已发表的SIVH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含有BamHI和HindⅢ酶切位点以及ATG起始密码子的引物,通过RT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学生们在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喜悦的、痛苦的,还是欢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了解,我常常会想,我们的语文阅读课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些问题时时萦绕在我的头脑里,挥之不去。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我校已形成雏形。主题语文,大阅读教学已经在
摘要:數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方法,来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地联想、想象、积极地思维,以获得某种与新学内容有关的形象或思维成果;或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的。  关键词:数学情境 创设情境 创设问题 问题情景 实践
摘要: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学中既要考虑到它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也要考虑到它的阶段性和各阶段的合理衔接和自然过渡。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过渡直接影响到高中英语学习能否顺利开展,教学任务能否完成,甚至关系到三年后的高考。因此,帮助高一新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是所有初、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过渡 学习习惯 教学艺术  从新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21世纪,我们倡导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那么何为养成教育呢?“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良好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小学德育的中心环节。它可以为学生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