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yo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我们倡导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那么何为养成教育呢?“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良好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小学德育的中心环节。它可以为学生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今天我想从两方面来谈谈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1、养成良好的坐资习惯
  一个人的坐姿显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有益处。对人的眼睛也是一种享受。所以良好的坐姿习惯也是小学生养成教育不可或缺的。
  2、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礼貌习惯也很重要。要让小朋友们知道想获得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对别人有礼貌。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问好,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共汽车上碰到伤残病、老人等要主动让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
  3、养成爱卫生的习惯
  爱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因此要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爱卫生的习惯,就不仅仅成为一句口号,而是必须见诸行动的具体事实。
  4、养成爱学习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既有助于孩子们对知识的吸收,也能让孩子们在习惯中爱上学习,自主学习。
  二、学生应该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1、教师的严格要求。从刚进班起,我就要求要让学生坐时腰挺直,两脚平放在地上,
  “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课桌一拳远”,这样既稳当、美观又科学。
  2、家人的监督鼓励。为了让学生养成的礼貌习惯得到以巩固,有时在班上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回到家对家人说一句或几句自己以前没有对家人说过的礼貌用语,像“请妈妈为我检查一下作业”之类的话。回到家,家人也应该严格要求孩子要懂礼貌,讲文明用语,并且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懂礼貌的快乐。
  3、从小事做起。要让一年级小学生从最简单的做起,不乱扔垃圾,将上课用的废纸用一个塑料袋装起来,下课后倒入垃圾桶。这样让他们体会到要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是不容易的,要保持这种环境、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必须爱卫生,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激趣学习。对于小孩子来说,规规矩矩的坐着学习很难,孩子天生好动,枯燥的学习只会让他们越来越烦躁,所以激发孩子的兴趣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如:在我听过的一节课中,学习的是认识职业,教师用一种很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她利用各种道具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学生表现的很积极,整个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这是一节成功的课,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微笑,学生快乐,老师也快乐。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质疑英语教育。很多人认为英语教学费时费力、效果不显著。当然,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是通过十几年的教学摸索,我逐渐认为到: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更是一个情感交流,情感教育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如果能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  和谐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
摘要:高中数学学习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它不像初中的数学课程,可以凭借小聪明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把成绩提上去。所以进入高中后,在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碰到了巨大的难题,特别是理科相对较弱的女同学,因此,高中女同学应当尽早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  关键词:高中女学生 数学学习习惯  根据自己十年高中的数学教学中经验总结,发现在高中的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女学生数学能力逐渐下降
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中,初中数学主体性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反映了新时代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与《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一致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初中数学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实践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主体性发展 教学模式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特点及其发挥主体性的途径  1初中生数学学习特点  从本质上来说,初中生的数学学
摘要:小学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语文教育更是我们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这一阶段的教与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的职责。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深入研究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效果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
猪嵴病毒(Porcine kobuvirus)是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嵴病毒属(Kobuvirus)成员。2008年,匈牙利学者首次报道在无临床症状表现的猪粪便中发现猪嵴病毒;2009年,在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学生们在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喜悦的、痛苦的,还是欢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了解,我常常会想,我们的语文阅读课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些问题时时萦绕在我的头脑里,挥之不去。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我校已形成雏形。主题语文,大阅读教学已经在
摘要:數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方法,来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地联想、想象、积极地思维,以获得某种与新学内容有关的形象或思维成果;或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的。  关键词:数学情境 创设情境 创设问题 问题情景 实践
摘要: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学中既要考虑到它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也要考虑到它的阶段性和各阶段的合理衔接和自然过渡。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过渡直接影响到高中英语学习能否顺利开展,教学任务能否完成,甚至关系到三年后的高考。因此,帮助高一新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是所有初、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过渡 学习习惯 教学艺术  从新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