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8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在小学教学中的不断深化,深度学习理论为数学教学的有效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在小学数学开展深度学习,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探究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作者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详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中圖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198-02
  1   引言
  在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会经常看到学生在一直做习题,并没有在思考。再加上教师比较注重“即兴思维”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思考的训练,所以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深度学习指导,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习品质[1]。
  2   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意义
  2.1  深度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融会能力,体现数学本质。
  素质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再盲目性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水平[2]。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不仅可以充分体现数学本质,同时对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构建自身知识体系、融会贯通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实践能力有着积极地作用。
  2.2  深度学习有利于教学的科学性发展,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深度学习,需要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运用教学方法,注重思考教学。学生在深度学习中能够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弥补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深度学习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精准性,更具人性化,能做到因材施教,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
  2.3  深度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学习,思维的灵活性更益于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数学能力。
  3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3.1  问题引领,触发欲望
  教师的合理指导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非常重要。吴正宪老师指出:我们应当让思维在“问题链”中“浅入深出”。当教师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后,势必会将学生带入到一种思考状态,并通过适当的提问,对学生进行启发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渡到更深的层次。
  如,关于工程问题的学习,教师可以用旧知识引入法:修一条长1400米的隧道,工程一队每天修150米,工程二队每天修200米,假设两队一起修最快几天修完?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明确解题思路:总工作量÷效率和=合修时间。结合上题给出示例3:一条高速公路,一队单独用12天修完,二队单独用18天修完,假设两队合修要多少天修完?
  师:同学们看一下这两个案例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甲:问题相同,示例3中只强调了单独完成的时间。
  师:要求合修时间,还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乙:根据公式总工作量÷效率和=合修时间,所以还要知道高速路的长度及两队合修每天可以修多少米。
  师:那如何知晓这条高速路的总长以及若两队合修每天修多少米呢?
  学生甲:知道高速路的总长
  师:题中并没有关于这条高速路长度的已知条件。
  学生乙:首先对这条高速路的总长进行假设,然后在逐步求得合修时间。
  运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继而在正确思路的引导下不断分析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诱发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解题假设,将抽象化的问题具体化,用问题打开学生思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3.2  在关键处升华
  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从学生的实际基础出发的,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十分吻合,当面对新旧知识内容衔接时,学生会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引发学生思考,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才能真正地进入到深度学习。
  如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这一内容需要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首先教师做出相应的启示:“虽然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但如果被除数的十位上是7,除以2不能整除,有余数1,这要怎么办?同学们思考一下。老师这里有52根画笔,大家可以用这些画笔表达一下自己的思路吗?”
  在这节教学中,教师以一位组织者、辅助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学生则更专注于思考,对问题的探究,并通过具体操作获得结论。在之前的知识内容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十位以上整除的知识,而当前的问题是在原来知识的基础提出的:十位数不能被整除,存在余数,怎么办?与原来所学的内容存在认知冲突,因此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索。52根画笔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知识内容,利用较为直观、具体的过程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使学生领悟“除法笔算两步计算”的重要性。用深度探究深度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算理概念。
  3.3  联想创造,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联想,主动参与知识探究,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去想象、去创造,在内化的同时形成系统化的认知体系。
  如在《认识百分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熟识的生活化事物来引导:
  师: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大家可以用另一种表述方式表达这句话吗?
  学生甲:一部手机的用电总量为100,现在还剩80。
  学生乙:已用的电量与剩余电量的比是2:8。
  学生丙:剩余电量为五分之四。
  学生丁:用电量是总电量的0.8倍。
  师: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关系。
  根据整个过程,教师整理成板书如下
  结合上述案例,教师并没有将之前所学的知识呈现出来,而是利用实际例题改造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去联想,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创造,一句话的变化将零散的知识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实现了对百分数的深度学习。
  总而言之,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在这种新的模式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制定合理地深度学习计划,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立新.基于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
  [2]于俊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6(23).
  [3]魏小玲.深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的理性追求[J].基础教育研究,2016(18).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需要教师掌握有效衔接的方法,助力学生跨越过渡期,减缓学习坡度,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進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从教学内容衔接、教学方法衔接以及学习方法衔接的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突破初中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为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初中数学;衔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学科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一门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目标指导下,初中物理学科在教学发展中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如此一来,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活动就迫在眉睫了。本文以课堂讨论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基本内涵进行解释的基础上,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学科中的深入实践和高效应用,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讨论法;讨论方法;总结评估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192-0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以及系统化学习方式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良好的数学思维可以提高数学学
期刊
【摘 要】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多以给学生灌输数学知识为主,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多为被动式接受数学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近些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的培养,能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这样可以在培养学生发散性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探究能力,增强对相关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成果。  【关键词】小学;数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中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都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数学的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本文主要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等两个大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203-02
期刊
【摘 要】必须优化学科练习的设计,力求达到“精练高效”,才能使学生夯实基础,逐步达成灵活运用与综合运用的目标,在练习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发展其积极的情感态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化;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207-02  1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学科练习的必要性  学科练习是指按照学校所设置的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方程教学是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搭建三座方程之桥:建立方程思想,减负增效;合理利用解题策略,找准等量关系;帮助学生真正学活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程思想;方程解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179-03  成华区教科院在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科目之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直广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课堂教学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提倡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注重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运用,从而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途径主要为课堂教学,为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具体教学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应用题作为教学重难点,对教师与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本文分析了在数学课堂上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212-02  数学课程具有极强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充分显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小组合作学习法是当下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且有利于开拓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真正实现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同时,小组学习法能够精准的定位学习问题,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小组成员能清楚知识重点,并在日后的生活中予以重视,这符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