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得法 教学得益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o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需要教师掌握有效衔接的方法,助力学生跨越过渡期,减缓学习坡度,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進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从教学内容衔接、教学方法衔接以及学习方法衔接的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突破初中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为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初中数学;衔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172-02
  学生从小学迈入初中的过渡阶段,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对数学学科教学而言,如何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那么如何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衔接呢?
  1   教学内容衔接
  数学知识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即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为了初中数学的有效学习,而初中数学学习则是为了小学数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与提升[1]。
  小学高年级与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
  其一,数与代数。在小学4~6年级学习的数学内容主要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反比例”,初中数学中的“数与代数”教学内容主要为“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因此在过渡教学内容中,需要找到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在同一类型中的内容相关联的点,如“式与方程”与“方程与不等式”的连接,以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为基点延伸过渡到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陌生感。
  其二,图形与几何。小学4~6年级涉及到的图形教学内容主要为“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测量”“图形与位置”,初中数学在前两者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增加了“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的内容。
  其三,统计与概率。小学数学中相关内容较为简单,主要是对简单的数据统计、可能性的初步了解,而初中阶段则将“统计”“概率”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
  其四,实践与综合应用。小学数学中的综合运用与初中数学中的课题学习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在内容上实现了链接,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地思考习惯与强化知识应用能力。
  对此,教师应找到不同阶段教材内容中的关联性,通过教材内容的有效衔接,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具备针对性、实效性,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之间都是具有联系的,应挖掘其相承性,通过有效衔接、层层递进构建完成知识体系[2]。
  2   教学方法衔接
  教学方法的衔接需要建立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特征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掌握的基础知识、学习心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制定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特色化教学方案,并且需要教师认真梳理小学与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找到相关知识的相通点,为教学方法的衔接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保持原有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丰富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更加新奇的数学学习体验。教师在讲授新知中,为了做到无缝衔接,可以根据新知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搜索学生已经积累的数学学习经验或者是生活经验,以更加直观的、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呈现新知,能够提高学生在数学新知学习中的接受程度,在生活化教学方法运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生活化的特点,并且学会用数学的角度看到生活问题[3,4]。如在小学《认识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衔接中,教师可以举出生活中常见的“打折促销”的实例,让学生应用方程解答现实问题,增加学生对方程的深度认识,同时学会将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应用于实践,为数学模型的构建以及数学思想的生成提供助力。
  3   学习方法衔接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衔接还是教学方法的衔接都是为了学生能够“获得知识”,而自古以来便有“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的说法,充分说明了让学生“获得”不如教会学生“如何获得”,只有让学生真正具备“获得”的方法,才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对此,学习方法衔接需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因此在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就应该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课前预习习惯、课后复习习惯、课堂记录习惯、疑点标记习惯、作业检查习惯等,这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同时掌握知识推敲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知识点梳理能力,让学生在知识点梳理中做到融会贯通。
  其二,挖掘学习潜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涉及的数学知识数量少、难度低,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并不会觉得困难。但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有所增加、难度有所提升,更加抽象难懂,需要教师适当放缓教学节奏,以“慢”节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挖掘知识本质,引领学生深度探究,在打好基础之后探寻学习策略与技巧,做好触类旁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慢”节奏的教学模式下,通过深度学习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其三,激活学习动机。中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投入的精力与学习兴趣的高低存在密切的关系,缺乏数学学习兴趣也就缺少学习动机,在教师压迫下学生被动学习所产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对此,教师应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激活学习动机,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如在“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圆是什么样子的?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物体?圆有哪些特征?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满足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其四,培养数学严谨性。教材中的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准确性、严谨性、概括性,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同样要遵循这几个原则,在思考问题时尽量全面、严谨,让学生在数学语言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树立科学探究的优秀品质。
  通过学习方法的衔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摆脱“奴性”学习状态,彻底抛弃机械的学习方法,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衔接需要教师掌握有效的衔接方法,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有效衔接,提升“教”与“学”的质量,这有助于降低教学难度,提升学生对新知的接受程度,从而实现“衔接有法”“教学得益”的目标,满足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初中教学与小学教学衔接思考[J].何绍军,潘海平.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4).
  [2]学法指导与教法、学法之间的理性分析[J].张军.中国学校体育.2015(1).
  [3]谈小学高年级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J].赵静.小学教学参考.2017(21).
  [4]刍议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衔接[J].徐玉梅.知识窗(教师版).2016(8).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方式之一,本文试着从增强探究欲望、提供探究机会、优化探究过程、激发探究智慧等几个方面阐述,为日常互动教学中渗透真实、有效的自主探索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兴趣;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183-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
期刊
【摘 要】有效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和知识转化的能力。同时,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可以减轻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压力,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化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提高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在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还未真正进入化学的世界,其分组实验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教师需要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克服这些问题,使学生分组实验的正面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 要】面对新课改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已经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全面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论文以问题教学法为研究切入点,对这一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
期刊
【摘 要】元素周期律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的热门知识点。为使学生牢固掌握这一重点知识,加深对元素位、构、性的认识,灵活应用所学、分析与解答相关化学试题,开展复习教学工作时既要认真讲解基础知识,又要讲解典型例题,使其掌握相关的方法与技巧,找到解题突破口,实现解题效率与解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更好地接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并不适合生物教育,因其古板性与乏味性并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想学生更好的接收知识,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因此,基础教育新课堂应运而生,跨学科教学,利用学生掌握的其他已有学科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递进、多元化学习,给予了课堂极大的方便。本文通过介绍运用跨学科教学中地理知识在生物课堂上的应用,并就其优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多元化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多元化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提出采用考试评价与课堂评价相结合、自主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有差异的评价策略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小学数学课程评价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方式;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为主的基础学科,如果采取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易出现数学基础薄弱、知识掌握不牢、成绩不尽人意的情况,甚至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课堂核心,采取趣味教学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方法
期刊
【摘 要】为了学生更有质量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授知识外,还会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用以巩固知识。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没有合理设计作业,会阻断学生正确数学思维的形成,还会让学生失去探索数学的兴趣。因此,优化数学作业设计,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十分重要。本文就如何布置数学作业及怎样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作业;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智能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具有巩固技能、反馈评价、形成策略、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的功能。练习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基础知识和形成熟练的技能。心理学认为,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总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反映在教学规律上,学生要获得知识和能力,也要有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计算教学中学生也要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否则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