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人才培养的困境与体教结合之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引言
  田径是一切运动的基础,被称之为“运动之母”,同时也是奥运会金牌设置最多的项目,正所谓“得田径者得天下”,所以世界各国都对田径项目极为重视。
  我国田径虽然取得过一些骄人的成绩,打破了一些世界纪录,出现了一些世界级的著名运动员,但是整体水平与田径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几年奥运会田径奖牌的数量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田径运动的困境是什么?体教结合产生的基础是什么?体教结合取得了哪些成果?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才能做得更好?这是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2.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困境
  举国体制为我国田径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受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经济总量、民众素质、社会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所以直到今天,我国田径事业一直延续着“三级”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这种体系是我国竞技体育富有特色而又成功的举国体制组成部分,对我国田径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练习体育可以获得国家发放的奖金,可以安排就业,解决了很多人的后顾之忧,于是大量的青少年投身我国体育事业,那些年我国体育后备人才比较充足,包括田径人才。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已经不可能继续为退役运动员安排工作,退役运动员安置和就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成为众多体育项目发展的难题。运动员在成长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训练之中,文化课学习受到影响,成绩普遍不好,无法考入高等级别学校学习深造;而当今社会的竞争压力巨大,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求很高,很多运动员进入社会因为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和文凭,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他们成为体育的牺牲品。无法解决后顾之忧,增加了联系体育的成本和风险,许多人不愿意选择淘汰率极高的体育事业,更不愿意参与市场化程度不高、枯燥无味的田径运动,于是参与田径训练的人数开始减少,能够长期坚持训练的人越来越少。虽然很多调查和数据都说明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在训人员保持稳定,甚至有所增加,但这些都集中在有政策扶持的城市和地区,在训的时间非常短暂,在训的青少年在机会出现时也会因为就业压力更愿意选择上学而不是进入高一级别的运动队。
  通过各体育运动学校的走访得知,毕业生出路主要有三条:第一,进入体工队成为一线队员;第二,进入高校继续学习深造;第三,分流社会。绝大多数毕业生走的是第三条路,没有知识和文凭,这些运动员的就业情况可想而知。正是毕业之后出路的问题,使得练习田径的青少年越来越少,如果解决不了训练和文化课之间的矛盾,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运动员的出路问题,那么后备人才短缺的现象就会愈发严重。
  3.各界的困境
  社会各界无不希望田径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取得更大的突破,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但是就当前形势而言,田径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是最困难的时期。
  3.1国家的困境
  社会是不断进步发展的,国家所有的政策、法规、制度、体系都要根据时代的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只有制定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政策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体育的相关政策法规也一样,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
  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存在巨大的矛盾。关于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制,我国进行了很多必要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改革项目主要涉及那些观众喜爱的、具有很强观赏性的球类项目,而包括田径在内的这些奥运项目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广阔的市场,如果国家不再投入资金,结束举国体制,那么这些项目将会面临更加艰难的局面。但是,我们的举国体制因为社会其他方面的改革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体育影响最大的是因为我国早已打破原有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社会岗位引入竞争机制,运动员退役之后不再安排工作。
  当今社会发展的程度决定了国家一方面不能放弃原有计划经济年代发展而来的体育举国体制,放任自流,另一方面不能完全照搬以前的体制,解决运动员退役之后的就业问题;同时体育的发展又需要广大民众的参与,后备人才越充足,出现优秀运动员的几率就越大,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就产生了。这个矛盾就是国家需要大量青少年参与体育训练,但是又不能提供足够优厚的条件吸引青少年。这个矛盾是时代的产物。
  3.2运动学校的困境
  几十年来,我国的体育运动学校为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历届奥运会和国际性赛事的冠军几乎都是来自于各级体育运动学校,可以说没有体育运动学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就没有今天的水平和成就。
  但是如今,体育运动学的发展,面临巨大的难题。结合其他学者的文章和笔者在河南省各学校走访的结果,总结目前我国体育运动学校发展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源数量和质量下降。由于传统体制下体育运动学校的优惠政策已经失去,体校吸引力在现阶段有所下降,愿意进入体育运动学校学习的青少年越来越少,质量也有所下降。第二,经费不足,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无论是教练员的工资还是训练条件,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第三,学生文化课成绩差,出路较窄;每天参与体育训练势必会分散青少年的精力,如果不加强管理和引导,就会造成文化课学习成绩下降,并且会严重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出路。
  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不得不延续的举国体制,一方面因为国家需要必须保留体育运动学,以便为竞技体育发展服务,另一方面部分学校资金缺乏,上学和就业方面没有优惠政策,使得体育运动学校陷入困境。
  3.3河南田径传统学校的困境
  河南省体育传统学校共有1626个,共开设项目28个,其中开设田径项目设点930个,参训人数244819人,是所有项目中布局点最多、参训人数最多的。这些学校为河南省田径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田径传统学校与体育运动学相比,本身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样面临巨大的困难。体育传统学的优势在于生源,在于文化课的教育水平,在于学生的出路较宽,所以近些年来体育传统学校在业余训练方面成绩较为突出。令体育传统学校尴尬的是并没有培养出成绩特别好的优秀运动员,更多是在做体育运动普及和推广,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不足。这种困境和尴尬主要是因为是体育教师的训练经验不足造成的。体育传统学校的大多数教练员都拥有较高的学历,但是缺乏指导高水平运动队的实践经验。师耀武在其文章《河南省体育传统学校业余训练的研究》及高松山在其文章《河南省体育传统学校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中给出了同样的结论。   4.体教结合之路
  4.1体教结合的产生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田径后备人才培养似乎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国家不得已要坚持已经变形的举国体制,体育运动学习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体育传统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难以解决的困难。但这只是孤立地看待事物和困难,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联系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寻找出路解决问题并不难。
  走体教结合之路,是解决目前各方面困境的良方。运动员出路问题已经成为举国体制和其下属的体育运动学校吸引大量青少年投身田径的瓶颈,体育传统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又缺乏水平高、经验足的教练员。从美国的高校职业体育运动模式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发,体育和教育如果能够密切合作,两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为体教结合坚定基础。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先后共同颁布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运动学校办学规定》、《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在《(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体教结合共同培育高水平后备人才体系。
  4.2体教结合的成果经验
  1996年,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国华星集团公司、北京电视台体育中心三方共同组建华星B1V三高足球俱乐部。将足球训练与市场结合起来,几年来,人大附中足球俱乐部为北京市和高校输送了大批足球后备人才。
  2006年9月,河南省省体工大队与郑州四十七中开始合作办学,由双方共同设立“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省体工大队教学班”,实行学训结合,多年来取得了突出成绩。2007年5月,郑州四十七中6名运动员学生代表中国,在波兰华沙参加世界中学生网球锦标赛,获得团体第六的好成绩,同时获得世界中学生网球特别贡献奖。这也是中国中学生代表团至今获得的最佳成绩。2007年7月,12名运动员学生代表河南省中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游泳锦标赛,又获得了女子团体第三、男子团体第五的好成绩,同时获得了“精神文明代表队”称号。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也曾经专程来到郑州四十七中观看考察,这在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清华大学经过20多年的探索,已在跳水、田径、射击等项目上达到很高水平,以胡凯、刘天佑为代表的一批学生运动员,已经在国际和国内的竞技体育赛场展现了突出实力,其自下而上建立的“一条龙”培养模式,是教体结合的突出体现。
  4.3体教结合之路仍需不断探索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我们已经在体教结合这条路上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仍有很多矛盾和困难没有解决,仍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近几年,关于体教结合又称为体育和教育学界谈论的热点问题,大家在肯定体教结合政策的同时,也总结了一系列的问题。
  体教结合缺乏相应的配套机制;在法律法规,战略发展目标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文件;在制度上没有明确教育、体育两大部门在实施“体教结合”中各自承担的责任和权益。体教结合观念片面,出现人才衔接的“倒置”的现象;体教结合的初衷是通过体育和教育的结合培养高水平的运动人才,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并不是一味地解决运动员的文凭问题,不是让运动员成名之后挂靠大学“混”取文凭,但是现在出现了部分高校为追求一时的成绩,选择招收国家现役运动员、退役运动员的现象,忽视了对高校自身运动员——低级别学校学校考入大学的运动员的培养,有“本末倒置”之嫌。体教结合培养效率低下;目前走体教结合道路的高校、中小学、体育运动学校的数量巨大,但是并没有真正培养出来具有代表性的运动员,“眼镜飞人”胡凯也只是昙花一现。
  5.结语
  我国田径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同时遇到了巨大的困境。“体教结合”给我国田径事业甚至是体育事业开启了另一扇窗,是我国必须坚持的发展模式。改革和探索之路从来都充满坎坷,在“体教结合”的道路上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只要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的多加关心和支持,不断深入研究出现的问题,就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黄香伯,周建梅.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1).
  [2]虞重干.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体教结合”[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3]刘纯献.体教结合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0(3).
  [4]郑婕,陈志伟.“体教结合”的内涵解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1).
  [5]胡小明.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体育科学,2011,31(6).
  [6]王洪泱,刘黎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6).
其他文献
给这节课冠名为“欣赏与分享”,是因为我一直都认为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必然理念。而这节课中我们确实一起通过诵读的方式欣赏并分享了《荷塘月色》的美,领略了诵读的魅力。  这节课缘于全市要在高一开展一次阅读公开课,文题选定是《荷塘月色》,这篇美文,本身很多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有很多精彩的设计方案。我们想要出新,想要出彩,可谓难上加难。在教研员的指导及备课组的几次商榷下,我们决定“同题异构”,一节文本研习,一节
摘 要: 数学课堂应该找准认知起点,由知识的传授向学生能力的提升、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转变,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 《通分》教学片段 教学实践 反思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
摘 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大学生干部实现自身价值的机遇。本文以“营销村官”李宗昆为例,指出大学生党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促进作用,并对高校思想教育及培养举措对大学生党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影响及作用进行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我国大学生村官产生的背景。  按照党中
进入高三,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同学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心态,影响到学习和身心健康。我通过和学生交流了解到,多数学生感觉“累!”;有的学生内心有点“烦!”;有的学生心绪急躁不安;还有的学生用“既感受不到快乐,又感受不到压抑,没有任何感觉,好像一根木头一样”表达了“麻木”的心情;有的学生用“有许多事情需要做,却又紧张不起来,也不知该从哪儿做起”表达了自己的“迷茫”和“困惑”。高三学习效
摘 要: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在注重学生智力因素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教学中的非智力情感因素的影响作用。情境决定心境,氛围决定思维。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综合各种良好因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营造一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教状态,激发学习动机,发掘学生潜能,为不断提升教学质效、全面促进化学教学打造重要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情境教学 师生关系
摘 要: 在当今各种教育观念杂陈、功利主义盛行和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这个问题值得教育界和每位家长深思。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家庭教育中一些可行的做法。  关键词: 家庭教育 问题 反思  一、家庭教育中的存在问题分析  1.“棍棒教育”的抬头。  2011年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教授蔡美儿
摘 要: 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刚升入中职的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往往不适应,不知所措,感到孤独,无心学习,所以对刚升入中职的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指导,显得很重要。  关键词: 案例 中职生 人际交往能力  一、案例基本情况  李同学是我班的一名很内向的女生,虽然个子高高的,但有点驼背,整个人看起来很沉闷,与别人说话时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一般是低头,言语也很简洁,而
阳光乃宇宙能量之源,象征着光明、温暖、多彩、和谐与生机。阳光教育正是借喻阳光的这些美好特性,通过一系列以人为本的“阳光环境”打造和“阳光策略”实施,形成以“阳光”为核心的教育文化,提高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实现学校精神品位提升的一种教育理念。其核心内容是打造“阳光教师”、培养“阳光学生”、建设“阳光课堂”、实施“阳光管理”、形成“阳光文化”,为实现公平教育提供可能。  一、打造阳光校园,树立公平观念
摘 要: 本文从英语专业阅读课的教学现状出发,探讨了英语专业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探究式阅读教学旨在探索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注重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高效、独立的阅读者。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探究式教学 阅读教学模式  1.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变革列为重要内容。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
摘 要: 自2010年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赣南医学院党委始终以提高教师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从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业务能力、育人理念、管理创新能力等方面出实招、抓落实,为学校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创先争优 高校教育 教师队伍  在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既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密切联系和服务师生,以及在新形势下促进教师队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