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阳光校园,践行公平教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m888c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乃宇宙能量之源,象征着光明、温暖、多彩、和谐与生机。阳光教育正是借喻阳光的这些美好特性,通过一系列以人为本的“阳光环境”打造和“阳光策略”实施,形成以“阳光”为核心的教育文化,提高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实现学校精神品位提升的一种教育理念。其核心内容是打造“阳光教师”、培养“阳光学生”、建设“阳光课堂”、实施“阳光管理”、形成“阳光文化”,为实现公平教育提供可能。
  一、打造阳光校园,树立公平观念
  阳光是生命成长的能量来源,没有阳光,生命便无法成长。只有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阳光、健康向上的校园里,他们的生命之树才会生机盎然,才能茁壮成长。
  (一)营造阳光环境。学校根据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回归教育本质、体现教育公平、着眼长远发展为己任,修订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让学校管理充满时代气息,承载厚重文化,张扬个体特色,洋溢生活真情,关爱生命质量,闪烁智慧光芒,绽放教育激情。要让师生的心灵世界充满阳光,让师生的学习与创造充满阳光,让校园的每个角落充满阳光,致力于为学生健康成长铺设阳光大道,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阳光舞台,为学校的科学发展营造阳光环境,实现“天天都精彩,人人都长才”的价值追求,彰显“智慧、健康、和諧、快乐”的幸福人生。还要重视人本管理,尊重教师和学生,关心师生疾苦,让师生从细节和小事中感受学校对他们的尊重。这些做法,有力地保障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使全校师生精神更加饱满,工作更有激情。
  (二)建立阳光人际。建立以人为本、优美、文明、有品位的阳光校园环境;引导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基于平等和尊重,形成和谐、宽容、温馨的阳光校园人际关系;培养师生多元的价值观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培养积极向上、尚进、尚书、尚美、尚善的阳光生活态度;形成和谐、尚美、包容、高品质的阳光校园文化;努力提供健康、快乐、美好的阳光校园生活,尽最大努力,实现大家的梦想。
  (三)开展阳光活动。阳光是七彩的,阳光教育就是让师生在各种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为今后的发展找到更明确的方向。活动不仅能丰富师生校园生活,缓解师生的紧张情绪,增强师生的自信心,而且让师生在互动活动中学会彼此合作、沟通、相处的技巧,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整个校园更加生机勃勃。实践中,我们一方面组织师生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支持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艰苦与快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走进社会,懂得如何帮助别人,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体现自身价值,为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打下基础,从而很好地改变师生的公平教育观念。
  二、建设阳光课堂,提供公平机会
  阳光课堂要求教师把课堂变成实现理想、激发智慧、砥砺品格、培养精神的课堂,师生之间心灵互通的课堂,舒展灵性、充满人性、张扬个性的课堂,民主、开放、倾听、研究、合作、竞争的课堂。倡导老师温暖课堂,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享受教学活动的愉悦。
  (一)塑造阳光教师。阳光教师是面对教育,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孩子,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发展,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这样的教师才是将教育视为快乐的教师。阳光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培育学生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行为引领,一种思想启示。老师要努力以端庄大方的形象、激情四射的手势、抑扬顿挫的声音、丰富多彩的表情,让学生从每一个细节中去享受这种艺术;力求用生动、精炼、准确、富于感染力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方法,挖掘教材中与生活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让课堂也充满阳光。
  (二)构建阳光课堂。要让课堂充满阳光,必须在教学常规管理中,引导教师转变传统观念,改革教学方式,细化研究目标,反思教学全过程,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模式,确立以“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探索实践、促进发展”为主线的综合实践型校本课程,开展“寻找为祖国自豪100个理由”、“轻轨与我们的生活”、“小百灵交易节”、“传承江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与自然”等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开展阳光评价。要用赏识的眼光评价学生。赏识就是夸奖,就是表扬,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后进生的转变也是夸出来的。只要学生有闪光点,只要学生有进步,就要及时地夸,不吝啬地夸。用平等人格尊重学生,从心理上和行动上把学生看做我们的朋友,看做我们的同伴,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站在不同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理解他们的想法,对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循循善诱。
  三、树立阳光精神,实现公平教育
  任何伟大人物、伟大事业的成功,没有一种精神作支撑都是无法实现的。阳光的本质特性注定了阳光教育进取、敬业、奉献、变革、感恩的教育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看到希望与成长的进取精神,是一种从优秀到卓越不断追求的精神,是一种对事业敬畏和热爱的精神,是一种知恩图报的传统精神。
  (一)生命教育。教育的价值在于关爱每一个生命自由和谐地发展。“万物生长靠太阳”。生命离不开阳光,每一个生命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阳光的普照。“阳光教育”旨在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教育学生热爱生命,指导学生光大生命,发展学生潜在的优势,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为每一个生命的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快乐教育。小学生活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学生在校园内外的学习和生活是否快乐充实,直接影响到他未来的生存状态。知识需要掌握,能力需要发展,但这应该建立在快乐和幸福之上。
  (三)绿色教育。阳光是绿色之母。阳光的照耀使植物完成光合作用,使大地一片葱茏,呈现出勃勃生机。绿色教育,一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生态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营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着眼学生的未来,关爱学生的明天,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一片绿地,拥有一片灿烂的阳光。
  (四)成功教育。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成功。学生的成功就是老师的最大成功,就是教育的最大成功。给每一个学生充分锻炼的机会,给每一个学生广阔的自由天地,也就是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拓展多样化的成功新标准,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引领学生成功地学习和生活。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学秘书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服务,以教学工作服务为中心,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教学秘书面对的第一工作对象是教师,教师的年龄、职称、阅历呈现出不同的特性;教学秘书面对的第二工作对象是性格各异、家庭背景不同、享受教育资源不均等的学生群体,这两个方面都决定了教学秘书工作的特殊性和困难性。教学秘书工作的内容繁杂,层次结构复杂,工作量大,所以借鉴客户关系管理流程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关键词: 高校
摘 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走向室外的实践越来越多,效果也越来越好。本文就小学英语室外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室外教学 教学实践    英语启蒙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兴趣是启蒙教育的动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尽早地进入英语环境很重要。而小学生的天性和可塑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英语中只能用轻松愉快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合理安排教学过
摘 要: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乐于写作,这是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作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就是激发学生的真情,如此才能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好文章。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写作情感 激发方法  “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的过程,是一种把看清楚、想清楚的东西写清楚的能力。指导学生写作文
给这节课冠名为“欣赏与分享”,是因为我一直都认为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必然理念。而这节课中我们确实一起通过诵读的方式欣赏并分享了《荷塘月色》的美,领略了诵读的魅力。  这节课缘于全市要在高一开展一次阅读公开课,文题选定是《荷塘月色》,这篇美文,本身很多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有很多精彩的设计方案。我们想要出新,想要出彩,可谓难上加难。在教研员的指导及备课组的几次商榷下,我们决定“同题异构”,一节文本研习,一节
摘 要: 数学课堂应该找准认知起点,由知识的传授向学生能力的提升、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转变,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 《通分》教学片段 教学实践 反思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
摘 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大学生干部实现自身价值的机遇。本文以“营销村官”李宗昆为例,指出大学生党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促进作用,并对高校思想教育及培养举措对大学生党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影响及作用进行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我国大学生村官产生的背景。  按照党中
进入高三,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同学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心态,影响到学习和身心健康。我通过和学生交流了解到,多数学生感觉“累!”;有的学生内心有点“烦!”;有的学生心绪急躁不安;还有的学生用“既感受不到快乐,又感受不到压抑,没有任何感觉,好像一根木头一样”表达了“麻木”的心情;有的学生用“有许多事情需要做,却又紧张不起来,也不知该从哪儿做起”表达了自己的“迷茫”和“困惑”。高三学习效
摘 要: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在注重学生智力因素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教学中的非智力情感因素的影响作用。情境决定心境,氛围决定思维。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综合各种良好因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营造一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教状态,激发学习动机,发掘学生潜能,为不断提升教学质效、全面促进化学教学打造重要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情境教学 师生关系
摘 要: 在当今各种教育观念杂陈、功利主义盛行和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这个问题值得教育界和每位家长深思。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家庭教育中一些可行的做法。  关键词: 家庭教育 问题 反思  一、家庭教育中的存在问题分析  1.“棍棒教育”的抬头。  2011年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教授蔡美儿
摘 要: 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刚升入中职的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往往不适应,不知所措,感到孤独,无心学习,所以对刚升入中职的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指导,显得很重要。  关键词: 案例 中职生 人际交往能力  一、案例基本情况  李同学是我班的一名很内向的女生,虽然个子高高的,但有点驼背,整个人看起来很沉闷,与别人说话时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一般是低头,言语也很简洁,而